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多西紫杉醇、表阿霉素、环磷酰胺的化疗方案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造血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2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均采用TAC方案化疗,对照组单用化疗,治疗组自化疗之日起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在化疗完成3个周期后评估2组患者血常规及T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结果:化疗后治疗组T细胞亚群计数及血红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多西紫杉醇、表阿霉素、环磷酰胺的化疗方案可明显改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造血功能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灸通督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BFGF、血清VEGF、NIHSS评分、MESSS评分及ADL评分的影响,初步探讨针灸通督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BFGF、VEGF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针灸通督组(A组)、常规针刺组(B组)及药物对照组(C组)3组,每组40例,疗程14d。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BFGF、血清VEGF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治疗前后NIHSS评分、MESSS评分及ADL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3种疗法均不同程度地提高BFGF、VEGF的表达,改善NIHSS评分、MESSS评分及ADL评分;针灸通督组对各项指标的影响优于常规针刺组和药物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通督法可明显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BFGF、血清VEGF的表达并改善NIHSS评分、MESSS评分及ADL评分,提示针灸通督法防治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更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针灸通督、常规针刺、药物三种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细胞凋亡相关指标Caspase-3(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9(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9)水平的影响和临床疗效的差异,探讨针灸通督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针灸通督组(A组)、常规针刺组(B组)、药物对照组(C组),各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进行Caspase-3、Caspase-9、神经功能缺损、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检测,并将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种疗法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Caspase-3、Caspase-9活性、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及ADL的作用,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灸通督组各观察指标改善明显,与常规针刺组、药物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针灸通督疗法具有抑制细胞凋亡、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患者脑神经元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益心定悸方辅治室性早搏疗效及对左心室功能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室性早搏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心内科室性早搏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益心定悸方,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左心室功能、心率变异性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67%、78.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增高(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V)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心率变异性指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24h窦性心博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相邻R-R差值50ms个数占总窦性心博数之比(PNN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益心定悸方辅治室性早搏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有效降低室性早搏发生频率,提高左心室功能,改善心率变异性水平,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比较针灸通督、常规针刺、药物3种治疗方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骨髓干细胞动员标记物CD34+、CD133+细胞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针灸通督组(A组)、常规针刺组(B组)、药物组(C组),每组40例。3组在基础病常规药物治疗的前提下,A组患者采用艾灸百会、大椎刺络放血,同时结合针刺的治疗方法,取穴为风池、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B组针刺风池、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C组采用中成药通心络胶囊进行对照。3组均治疗14 d。3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进行CD34+、CD133+、神经功能缺损的检测及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种疗法均能不同程度升高患者外周血CD34+、CD133+细胞水平,组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3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B、C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疗法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组与B、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通督组、常规针刺组、药物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骨髓干细胞动员、神经功能缺损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干预作用;针灸通督组对患者骨髓干细胞动员、神经功能缺损的干预作用优于常规针刺组和药物组,提示针灸通督疗法在治疗脑梗死方面可能具有更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灸通督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BFGF、血清VEGF、NIHSS评分、MESSS评分及ADL评分的影响,初步探讨针灸通督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BFGF、VEGF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针灸通督组(A组)、常规针刺组(B组)及药物对照组(C组)3组,每组40例,疗程14d。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BFGF、血清VEGF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治疗前后NIHSS评分、MESSS评分及ADL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3种疗法均不同程度地提高BFGF、VEGF的表达,改善NIHSS评分、MESSS评分及ADL评分;针灸通督组对各项指标的影响优于常规针刺组和药物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通督法可明显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BFGF、血清VEGF的表达并改善NIHSS评分、MESSS评分及ADL评分,提示针灸通督法防治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更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