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脊柱相关疾病病因学“六不通”理论是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根据多年临床诊疗实践总结而来的宝贵经验,邵敏教授跟师韦教授后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提出“六不通”理论同样适用于膝痹病诊疗的观点。在目前精准医疗的环境下,肌骨超声视角下基于“六不通”理论论治膝痹病的再认识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借助肌骨超声对膝周软组织有较好的分辨力以及动态对比成像的优势,可以实现膝痹病的“六不通”病灶靶点的定位和定性,为针灸、针刀、推拿手法等多种治疗方法提供可视化的参考依据与辅助引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 系统评价针刺联合中药口服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Pub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有关针刺联合中药口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文献,检索时间为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0月1日;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研究共纳入8篇文献,累计样本量762例,其中治疗组385例,对照组37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灸联合中药口服治疗膝骨关节炎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OR=4.57,95%CI[2.26,9.26],P<0.01);针灸联合中药口服在改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上优于西药组(SMD=-3.64;95%CI[-5.04, -2.24],P<0.01);在改善 WOMAC 评分上,针灸联合中药口服组优于西药组(SMD=-11.56;95%CI[-17.09,-6.03],P<0.01);在提高 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上,针灸联合中药口服组优于西药组(SMD=16.43;95%CI[9.01,23.85],P<0.01);针灸联合中药口服组治疗上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低于西药口服组(OR=0.30,95%CI[0.13,0.68],P<0.01)。【结论】 针灸联合中药口服治疗膝骨关节炎在有效性和症状功能改善方面优于西药治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鉴于纳入研究的数量少,质量较低,上述结论有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联合中药口服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Pub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有关针刺联合中药口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文献,检索时间为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0月1日;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8篇文献,累计样本量762例,其中治疗组385例,对照组37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灸联合中药口服治疗膝骨关节炎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OR=4.57,95%CI[2.26,9.26],P<0.01);针灸联合中药口服在改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上优于西药组(SMD=-3.64;95%CI[-5.04,-2.24],P<0.01);在改善WOMAC评分上,针灸联合中药口服组优于西药组(SMD=-11.56;95%CI[-17.09,-6.03],P<0.01);在提高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上,针灸联合中药口服组优于西药组(SMD=16.43;95%CI[9.01,23.85],P<0.01);针灸联合中药口服组治疗上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低于西药口服组(OR=0.30,95%CI[0.13,0.68],P<0.01).[结论]针灸联合中药口服治疗膝骨关节炎在有效性和症状功能改善方面优于西药治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鉴于纳入研究的数量少,质量较低,上述结论有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高渗葡萄糖增生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52例KOA患者随机分为低浓度组25例和高浓度组27例,分别往膝关节腔内注入10%、25%浓度的高渗葡萄糖5 ml,每2周1次,连续注射4次。观察其治疗前后疼痛、功能、关节滑膜厚度变化及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两组治疗后WOMAC评分、VAS评分、30秒椅子站立测试和40米快步步行测试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高浓度组滑膜厚度显著薄于低浓度组(P<0.05);两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腔内注射10%、25%浓度的高渗葡萄糖均能有效减轻膝骨关节炎的疼痛及改善其功能,其中高浓度(25%)可能更具有治疗潜力。  相似文献   
5.
基于功能解剖学探讨了慢性颈痛的发病机制、诊断、针灸治疗选穴及针刺操作、摄生调护。功能解剖学和传统针灸学对于慢性颈痛的认知存在共同点:两者均认为自身稳态的失衡是慢性颈痛的病机,在治疗上均强调恢复自身稳态的平衡。传统的慢性颈痛理论仅聚焦于导致颈痛的疾病,而功能解剖学则更关注其功能上的异常,更强调导致慢性颈痛的头颈部的力学失衡模式。功能解剖学相应的评估模式与治疗理念可应用于慢性颈痛的针灸临床治疗,协助指导穴位选择及揣穴,明确针刺操作方式及层次,把握疾病的标本关系,指导养生调护。故结合功能解剖学学科理论,可进一步完善针灸学对于慢性颈痛的认识,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正下肢放射痛和/或麻木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临床症状,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尤其是麻木,恢复缓慢、病程长且疗效不佳。笔者认为,不管是外邪侵袭,还是七情、五劳所致的经脉不通或不荣,在疼痛局部皆存在经脉气血运行不畅、脉络瘀滞。因此,根据"菀陈则除之"的治疗原则,采用梅花针叩刺经络皮部,以开泻之法祛皮部之瘀滞,通经脉之阻塞,使邪有出路,脉行通顺,气血畅达,达到疏经通络、行气活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超声波治疗联合本院制剂温通膏治疗下腰痛(LB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门诊诊治的45例LBP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超声波联合温通膏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4次后的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变化及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结果:治疗前、后的ODI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评价提示显效10例,有效28例,总有效率为84.4%。结论:温通膏联合超声波可有效改善LBP患者的疼痛、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McKenzie疗法联合肌内效贴治疗上交叉综合征(upper crossover syndrome,UC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4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UCS患者7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McKenzie疗法联合肌内效贴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推拿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静态颈肩部姿势[头前伸角度(forward head angle,FHA)和圆肩角度(forward shoulder angle,FSA)]、颈椎关节活动度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FHA、FSA、颈椎关节活动度和N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FHA、FSA和ND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颈椎各方向活动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McKenzie疗法联合肌内效贴治疗UCS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调整异常姿势,改善颈椎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的:探讨电针膝三针对膝骨关节炎大鼠 Toll 样受体 4(TLR4)及核因子 κBp65(NF–κBp65)磷酸化水平变 化的影响。 方法:选取 40 只 8 月龄大鼠,10 只为对照组,其余 30 只采用后肢跟腱切除法造模。造模后平均分为模型组、 电针组和塞来昔布组,8 周后取材。肉眼和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膝软骨组织形态学变化,分别通过 Moran 评分、Mankin 评 分判定软骨病变程度;用 Western blot 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软骨 TLR4、NF–κBp65 磷酸化蛋白(p–NF–κBp65)以及白细胞 介素 –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含量变化。 结果:模型组 Moran 评分低于对照组,Mankin 评分高于对照组; 而电针组和塞来昔布组 Moran 评分高于模型组,Mankin 评分低于模型组。模型组大鼠 TLR4、p–NF–κBp65、IL–6、TNF–α 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而电针组和塞来昔布组 TLR4、p–NF–κBp65、IL–6、TNF–α 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 结论:电针膝三 针可减少膝关节炎大鼠软骨破坏,延缓软骨退变,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 TLR4/NF–κBp65 通路关键调节因子 TLR4、 p-NF–κBp65 的表达,减少炎症因子 IL–6、TNF–α 的释放,从而延缓膝骨关节炎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