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通里穴对对不同性别青年人RMSSD和LF norm的影响,探讨针刺通里穴对迷走神经的的影响。方法:选择心率变异性正常的健康男女青年各20人,在特定条件下,针刺通里穴,并在针刺前5min、针刺时留针10min、出针时以及出针后10min,检测男女HRV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针刺前后男女青年RMSSD和LF norm与针刺前相比均改变,捻针时持续增高,直至出针后5 min持续增高,男女组间相比且男女变化有差异,P<0.05。结论:针刺通里穴可使迷走神经功能增强,女性变化大于男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上下肢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0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28例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n=60)给予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n=68)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评估并比较康复护理前后2组患者上下肢功能、神经功能;统计2组康复护理后脑卒中恢复程度。结果与康复护理前相比,康复护理后2组患者乏力、偏瘫、麻木、走路不稳积分均显著下降(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康复护理前相比,康复护理后2组患者上下肢FMA、MBI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CSS评分均显著下降,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Brunnstrom分期评定脑卒中恢复程度,研究组患者优良率为76.47%(52/68),对照组为60.00%(36/6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较常规康复护理而言,中医康复护理可更加有效改善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上下肢功能及神经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祝海波  代璐  邵音 《中医药导报》2019,25(9):123-126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法辅助智能运动控制训练对卒中后偏瘫患者平衡和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卒中后偏瘫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智能运动控制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刺络拔罐法辅助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平衡能力及下肢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Berg平衡量表(BBS)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Motricity指数中下肢肌力积分(MI-L)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改良Ash-worth评分量表(MAS)评分较干预前降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Fugl-Meyer评分法(FMA)与功能性步行分级量表(FAC)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高切速全血黏度、低切速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均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刺络拔罐法辅助智能运动控制训练可改善卒中后偏瘫患者平衡能力,提高下肢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血液黏稠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运用小儿推拿配合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特发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0例小儿特发性癫痫患儿采用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三组:推拿组、推拿配合药物组与药物组,每组各20例。采用计数的方法观察癫痫患儿发作持续时间以及发作频率,并与治疗前比较。结果:推拿配合药物组可明显减少患儿癫痫发病次数并明显缩短发作持续时间,与推拿组、药物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推拿配合药物组治疗小儿癫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主要探讨小儿推拿手法配合丙戊酸钠对特发性癫痫(全面强直-阵挛发作)患儿脑电图的影响。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分组比较法,将入选的60例特发性癫痫患儿分成3组,每组各20例。采用脑电图仪记录各组治疗前、后癫痫波分布情况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推拿配合药物组可明显改善患儿脑电图,明显减少癫痫波次数,与推拿组、药物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推拿配合药物组可明显改善患儿脑电图癫痫波情况。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观察深刺下关穴结合耳针治疗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表评分、血浆P物质及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60名三叉神经痛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分别采用深刺下关穴结合耳针针刺治疗、毫针治疗,隔日1次,治疗15天,观察治疗前、后的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表评分、血浆P物质及β-内啡肽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后比较,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表评分均有下降,且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的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表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后比较,血浆P物质均有下降、β-内啡肽均有升高,较治疗前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的血浆P物质低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β-内啡肽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深刺下关穴结合耳针治疗三叉神经痛较毫针针刺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三叉神经痛患者血浆P物质、上调β-内啡肽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腘三针联合温针灸背俞穴治疗寒湿瘀阻型腰痛(LB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寒湿瘀阻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腘三针联合温针灸背俞穴治疗,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2组均治疗2周。治疗2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中医证候评分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的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JOA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VAS评分、JOA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中医证候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TXB2、6-K-PGF1α、TNF-α水平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TXB2、6-K-PG...  相似文献   
8.
周围性面瘫是一种突发性,以颜面部表情肌肉群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肌肉麻痹.本病发病突然,病人表现为同侧面部所有表情肌弛缓性瘫痪,其中以原发性周围性面瘫为多见,约占周围性面瘫病人总数的80%[1] ,病人不能做蹙额、皱眉、露齿、鼓颊等动作,口角向健侧歪斜,漱口漏水,进餐时食物常常留滞于病侧齿颊间,病侧额纹变浅,鼻唇沟消失,眼睑闭合不全,迎风流泪,少数病人初起有耳后、耳下及面部疼痛,严重时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模糊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安神定志方对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miR-103a-3p及其介导的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β淀粉样蛋白25-35诱导PC12细胞构建阿尔茨海默病体外模型,将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安神定志方组、过表达组和安神定志方+过表达组(联合组),采用安神定志方含药血清和miR-103a-3p模拟剂进行干预。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RT-qPCR检测细胞miR-103a-3p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p-TrkB、Tau、p-Tau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PC12细胞各时点细胞活力明显降低,凋亡率明显增加,LDH活性和MDA含量明显增加,SOD和GSH-Px活性明显降低,miR-103a-3p mRNA表达明显升高,p-Tau蛋白表达明显升高,BDNF、p-TrkB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