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萎缩性鼻炎诊治一得邱美和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337000)萎缩性鼻炎,属慢性虚损性疾病,病程迁延,主要表现为鼻粘膜干燥,鼻甲萎缩,鼻腔空旷但患者自觉鼻塞,嗅觉减退或消失,有痂皮附着,涕痂堆积日久则腐败发臭,故又称臭鼻症。肺开窍于鼻,为水之上源,能宣发...  相似文献   
2.
从“三部三脏相关说”论治耳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邱美和 《新中医》1993,25(4):8-10
作者借鉴古今医家经验并结合临床实践观察,提出耳病“三部三脏相关说”,即外耳属肝,外耳病从肝论治;中耳属肺,中耳病从肺论治;内耳属肾,内耳病从肾论治。此学说的提出,对深入认识耳病和探讨治疗途径有启发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鼻窦炎从痈论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邱美和 《新中医》1993,(9):13-14
本文从临床实践出发,对鼻窦炎的论治一改传统的从脏腑分型论治的观点,提出鼻窦炎应从痈论治,将鼻窦炎分为初、中、末三期,分别以消、托、补三法治疗,简明扼要,切合实际,于临床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喉科急重症是指各种类型的喉风和喉痈。即现代医学之咽喉部急性炎症致喉阻塞或脓肿。由于咽喉为人体清气之径,水谷之道,一若染疾,轻则清气、水谷难入,致正气化源不足;重则清气、水谷不入,浊气不出而危及  相似文献   
5.
作者对痰瘀同源学说从理论源流、病理机制及临床价值三个方面作了系统论述,对于正确理解和运用此学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渗出性中耳炎从肺论治三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邱美和 《新中医》1996,28(2):6-7
本文以中耳属肺为理论指导,论述了渗出性中耳炎从肺论治的具体方法,即初期邪在肺卫,肺失宣降,治宜宣肺祛邪;中期肺气壅塞,水湿不散,治宜泻肺利水;末期肺气受损,清窍失养,汉宜补肺复元。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略论“升阳解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美和 《中医杂志》1992,33(7):11-12
对升阳解毒法的源流、机理、应用、方药进行了探讨,认为毒邪或毒证不能只以消热解毒一法去论治。性属阴、寒、虚者必振奋或扶助阳气以升阳解毒,其中阴毒实证治宜辛温散寒、升阳解毒;阴毒虚证治宜甘温补益、升阳解毒;并举例说明该法临床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痰淤同源学说研究运用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邱美和 《西部中医药》1994,7(3):47-48,33
1980年始提出的痰淤同源理论设想,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和运用,经过10余年的研究和探索,至今其理论更臻完善,其运用更加扩展,其前景更为可观,并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各科的实践,对正确认识一些疑难杂症的机理,古方的组成意义及临床疗效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痰淤同源理论的完善 痰淤同源理论的发展完善基本上遵照痰淤同治—痰淤同病—痰淤相关—痰淤同源这一线索。考古籍已记载了大量的痰淤同治方剂,最早如《内经》的四乌贼骨一芦茹丸,其中的乌贼骨配茜草,过去不好解释,现从痰淤同源角度就好理解了,仲景《金匮要略》痰淤同治的方剂有苇  相似文献   
9.
本文受古今医论启示,提出"流湿润燥"为治疗燥症的重要大法,对其治燥机理及临床应用进行了独特的系统论述,并阐明宣肺、理气为具体"流湿"的方法。对开拓中医论治燥症的思路和方法以及明确理解、推广运用"流湿润燥"法,提高中医药防治燥症的疗效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述痰瘀同源学说的病理机制后,论证了部分耳鼻咽喉疾病有痰瘀共同致病的体征及机理,并结合案例评价了该学说在耳鼻咽喉科中应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一些耳鼻咽喉疾病机理的新认识和临床疗效的提高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