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骨科严重并发症,我们自2003年3月-2003年11月应用海南碧凯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奥扎格雷钠注射液(商品名晴尔)预防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显示直肠前突的X线和MRI排粪造影两种方法,进一步探讨直肠前突排粪造影技术.方法:中重度直肠前突患者32例纳入研究,年龄22~77岁,平均48岁,均为女性;全部X线和MRI排粪造影检查.比较两种图像显示直肠前突及其程度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两种技术均良好显示了全部的直肠前突,X线排粪造影直肠前突程度高于MRI排粪造影.X线排粪造影显示肠并发症(84例次)明显高于MRI排粪造影(26例次,P<0.01);其它肠外并发症则X线排粪造影显示(12例次)不如MRI排粪造影(40例次,P<0.01).结论:X线和磁共振排粪造影各有优缺点,前者在显示直肠前突本身和肠并发症更佳,后者则有利于显示肠外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排粪造影是给患者注入造影剂做“排粪”动作时,对其肛管直肠部做动、静态相结合偏重功能检查的方法,是一种比传统钡灌肠、内镜检查、临床指诊更敏感可靠的方法。它能显示该部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病变,为临床诊断各种类型的便秘、小溃疡等肛肠疾病提供可靠的依据,对于指导手术治疗功能性出口梗阻引起的顽固性便秘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补肾壮骨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观察补肾壮骨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及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按照Hulth造模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造成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壮骨关节丸对照组、补肾壮骨胶囊治疗组,给药8周后拍摄膝关节正位CR片并测定血清、关节液一氧化氮(NO)含量,动物处死后取关节软骨进行电镜观察,并对软骨及滑膜组织的匀浆进行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测定。结果显示补肾壮骨胶囊治疗组关节液NO含量降低的程度与壮骨关节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软骨及滑膜组织中iNOS的含量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电镜观察胶囊组关节软骨退变较模型组和壮骨关节丸组轻。表明补肾壮骨胶囊通过抑制iNOS的表达,降低NO含量,减少软骨细胞凋亡,促进软骨基质合成及抑制其分解,抑制滑膜炎症,延缓关节软骨退变,促进了关节软骨的修复。  相似文献   
5.
男性,41岁,自述1岁时被发现阴茎根部有一"肿物",伴排尿时漏尿,未经治疗,肿物逐渐增大,于2003年3月12日入我院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动态X线和磁共振排粪造影在直肠前突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中重度直肠前突患者16例纳入研究,年龄25~68岁,平均51岁,均为经产妇;全部完成RPH术前和术后的动态X线和MRI排粪造影检查.在两种检查图像上分别分析直肠前突的程度和并发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X线排粪造影显示术前重度直肠前突10例(58%)和中度直肠前突6例(42%),术后仅见中度直肠前突2例;直肠前壁黏膜脱垂、直肠内套叠和痔疮的显示术后(3例次)明显少于术前(33例次)(x2=14.933,P<0.001).MR排粪造影显示术前重度直肠前突7例(43%)和中度直肠前突9例(57%),术后仅显示中度直肠前突1例;结直肠并发症显示(13例次)明显少于X线排粪造影(42例次)(x2=15.291,P<0.001),但显示了更多的结直肠外合并症.结论:X线和MRI排粪造影评价直肠前突各有优缺点,综合评价更完整,并对RPH治疗后评估有良好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直肠前突是指排便时直肠前壁突入阴道后壁形成的囊袋,为出口阻塞盆底松弛综合征之一,亦是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主要原因之一。直肠前突是女性尤其是经产妇常见病,中重度直肠前突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在精神上也给患者造成了巨大压力。我们采用GE 0.35T低场MR设备,通过设置合适的序列,动态观察患者直肠前突手术前后的影像表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的穿刺方法及治疗椎体转移性肿瘤和老年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材料和方法:对106例患者共141个椎体在DSA监视下行椎体成形术,其中椎体转移性肿瘤83例,老年性压缩性骨折23例.结果:106例手术全部成功,疼痛完全缓解98例,部分缓解8例.胸椎注入骨水泥为2~4ml,平均3.1ml、腰椎注入3~8ml,平均4.85ml,骶椎4ml.141个椎体中骨水泥外漏发生率为14.9%,其中出现椎间盘漏8个椎体、硬膜外漏9个椎体、椎旁静脉丛2个椎体、椎旁软组织2个椎体,但均未出现临床症状.结论:经皮椎体成型术对缓解或消除由椎体病变引起的疼痛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无神经症状的骨水泥外漏可不视为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6岁。患儿无痛性跛行1年余,因有进 行性加重倾向来我院就诊。体检:左下肢有短缩,左 侧大粗隆位置较高。髋部无肿胀,无压痛。内收、外 展受限。X线检查:左股骨颈短缩、增宽,股骨头位置 下降,颈干角变小,股骨头内侧与股骨颈交界处见近 三角形骨片游离,骨密度正常,大粗隆位置较高,沈通 氏线连续。X线诊断:先天性髋内翻畸形。图1 左股骨颈变短,颈干角变小,大 粗隆位置升高,股骨头内侧与股骨颈 交界处见三角形骨片   讨论 先天性髋内翻较少见,据文献报道发病率 约占新生儿的1/25000,单侧发病多于双侧。女性发 病率大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