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前不久,网上传来某校在师生集体上课间操的时候,一名女生自教学楼四层纵身一跳的消息。消息一经传开,给人们带来了许多震撼。我们不由得想到,高二女生,正值青春妙龄,纵身一跃的背后,如此的选择与决然中,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社会问题?不久之后,有网友就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早就应该在学校教学楼上安装防护窗,这样就没事了,能花几个钱?安装防护窗,确实是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载脂蛋白A-I(apolipoprotein A-I,ApoA-Ⅰ)是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的主要蛋白成分,在胆固醇逆转运(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RCT)中发挥关键作用,是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药物研发的重要靶标。靶向ApoA-Ⅰα螺旋研发的模拟肽和基于重组ApoA-Ⅰ研发的HDL模拟肽已进入临床试验,展示了良好的促RCT与抗As活性。本文综述了ApoA-Ⅰ的结构和功能,ApoA-Ⅰ与ABC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LCAT(lecithin cholesterol acyl transferase)、SR-B1(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 1)的分子互作机制,总结了靶向ApoA-Ⅰ模拟肽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模拟肽类抗As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人类首要致死因素,动脉粥样硬化(As)是其主要病理基础。As发病机制复杂,临床使用的化学药物疗效单一,价格昂贵,不良反应较大。作用靶点多、不良反应少、价廉易得的中草药已成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热点,丹参作为代表药物在As防治方面具有独特作用。该文章从中医与As关系以及丹参主要有效组分抗As活性方面,综述了丹参抗As的药理学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其水溶性组分丹酚酸B和丹酚酸A、脂溶性组分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抗As活性与作用机制,以期为丹参抗As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是中老年人不可逆性视力损害的一种主要原因,严重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并加重社会卫生经济负担。晚期ARMD在临床上有两种表现类型,即干性ARMD(dARMD)和湿性ARMD(nARMD)。nARMD以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作为一线药物已取得显著疗效,而dARMD尚无确切的治疗方法。本文就dARMD在临床试验中取得显著进展、可望上市的潜在药物、生物疗法和中医中药进行综述,包括抗炎药(强力霉素和FHTR2163)、抗氧化药(利舒尼布和依来米普瑞肽)、补体抑制剂(APL-2和滋目若)、视觉周期调节剂(ALK-001)、神经保护剂(溴莫尼定)、干细胞移植(MA09-hRPE和BMMF)、基因疗法(HMR59)和中医中药(藏红花、姜黄素、槲皮素和白藜芦醇)等。这些药物临床试验疗效显著,应用前景广阔,为ARMD改善与治疗带来巨大希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内窥可视宫腔组织吸引系统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共纳入60例非意愿妊娠而要求终止者,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内窥可视宫腔组织吸引系统人工流产术)和对照组(常规负压吸引术),每组各30例,观察2种手术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均未发生不全流产、子宫穿孔、人工流产综合征、大出血及感染等并发症。试验组手术时间[(6.9±1.9)min]较对照组显著增加[(4.6±1.0)min,P=0.000];术中疼痛、手术出血量及术后出血时间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窥可视宫腔组织吸引系统安全性较好,可试用于帮助减少人工流产手术对于手术者经验的过度依赖,以降低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但本试验样本量较小,可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我们每个人当以诚挚多情的生命态度,多给孩子们以生的激励;这样的话,或许在冥冥之中,我们不知不觉地便改变了无数生命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栾颖  邹兰华  邢露 《吉林医学》2012,33(7):1475-1476
<正>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其病死率、致残率占首位[1],2010年11月我科收治1例因脑出血后意识不清,致全身大面积烧烫伤患者,经过多次手术和精心护理,患者住院76 d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一种普适的中药复杂组分蛋白结合率的研究方法,并考察化合物极性与其蛋白结合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在大鼠、犬和人血浆中加入低、中和高浓度3种不同浓度的五味子木脂素提取物,采用超滤法制备血浆中五味子木脂素的游离成分;然后通过LC-IT-TOF/MS分别测定血浆及超滤液中的五味子木脂素类成份的浓度;为了解决中药复杂组分定量过程中标准品严重缺乏的难题,本研究采用相对定量法,即以系列浓度的五味子提取物配制标准工作曲线,用于计算出血浆和游离态的五味子木脂素的相对浓度,并计算各木脂素的蛋白结合率;此外,以绝对定量法测定5种具有对照品的蛋白结合率,用于考察上述相对测定法的可靠性。结果:以相对定量法和绝对定量法测得的5种具有对照品的木脂素在血浆中的蛋白结合率结果一致;31种五味子木脂素与大鼠血浆、人血浆和犬血浆蛋白结合率无显著差异;随着极性的降低各木脂素的蛋白结合率增加。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相对定量法可用于中药复杂组分的药代动力学及其蛋白结合率研究中,研究结果还发现:蛋白结合率与化合物的极性相关,化合物的蛋白结合率随着其极性的降低而升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