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摘 要目的:探讨中药补肾活血解毒方联合大鼠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UCMSCs–EXO)移植调控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Smad 通路对急性肝衰竭模型肝细胞凋亡和肝功能的影响。 方法:取健康成年 SD 大鼠,随机分组给药后制 备含药血清。取健康 SD 大鼠随机分为联合给药组、外泌体对照组、中药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正常组,除正常组外均进 行造模成功后并给药处理,对大鼠肝功能指标进行测定。肝卵圆细胞和原代肝细胞培养后分别加入不同的含药血清,孵育 后诱导细胞凋亡。凋亡诱导结束后,细胞计数试剂盒 –8(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免疫 荧光法检测凋亡肝细胞 TGF–β1 表达,Western blot 法对细胞中 Smad2/3 磷酸化(P–Smad2/3)、Smad7、TGF–β Ⅱ 型受体磷 酸化(P–TβRⅡ)和 TGF–β1 蛋白表达进行检测。 结果:联合给药组、外泌体对照组、中药对照组大鼠的谷丙转氨酶(ALT)、 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大鼠(P < 0.05),且联合给药组大鼠的 AST 和 ALT 水平低于外泌体对照组、 中药对照组大鼠(P < 0.05);联合给药组细胞活性高于外泌体对照组和中药对照组(P < 0.05);联合给药组凋亡细胞少 于外泌体对照组和中药对照组(P < 0.05);联合给药组的 TGF–β1 表达低于外泌体对照组、中药对照组细胞(P < 0.05); 联合给药组 P–TβRⅡ、P–Smad2/3、TGF–β1 蛋白表达低于外泌体对照组和中药对照组,Smad7 蛋白表达高于外泌体对照组 和中药对照组(P < 0.05)。 结论:中药补肾活血解毒方结合 UCMSCs–EXO 能够改善急性肝衰竭大鼠肝功能并且能够通 过调控 TGF–β1/Smad 通路抑制急性肝衰竭模型肝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发热待查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发热待查住院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14例发热待查患者中,最终明确诊断101例,确诊率为88.6%。病因包括:感染56例(49.1%),其中肺部细菌感染占30.4%(17/56),结核病占14.3%(8/56);结缔组织疾病25例(21.9%),其中成人Still病占44.0%(11/25),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占24.0%(6/25);肿瘤12例(10.5%),其中淋巴瘤占58.3%(7/12);其他8例(7.1%),其中药物热占50.0%(4/8),坏死性淋巴结炎占25.0%(2/8);原因仍未明确13例(11.4%)。结论大部分发热待查患者经仔细的临床检查和分析可明确诊断,发热待查病因以感染、结缔组织疾病及肿瘤为主,疾病类型与热程等有关。  相似文献   
3.
4.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中常见的肠道疾病,目前患该疾病的人群越来越多,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在治疗上诸多中医学者各抒己见。葛来安主任自创蒸脐疗法联合中药治疗脾胃虚弱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扶正化淤方与恩替卡韦片联用对治疗乙型肝炎患者伴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乙型肝炎伴肝硬化患者82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恩替卡韦组和中西药结合组,每组41例;恩替卡韦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片治疗,中西药结合组在恩替卡韦组基础上加用扶正化淤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月后的总有效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的肝纤维化和肝功能指标如透明质酸酶(HA)、Ⅲ型前胶原N端肽(PC-Ⅲ)、层黏连蛋白(LN)、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中西药结合组患者治疗后HA、PC-Ⅲ、LN、AST、ALT和TBil水平均低于恩替卡韦组(P<0.05);中西药结合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恩替卡韦组(90.24%vs 73.17%)(P<0.05)。结论:采用扶正化淤方与恩替卡韦片联用治疗乙型肝炎伴肝硬化患者的优于单用恩替卡韦片,有效改善了患者肝纤维化程度,提高了其肝功能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苏州地区2004-2008年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苏州地区医院感染流行状况及临床分离菌株的耐药特点,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 ,对苏州地区2004-2008年32所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苏州地区5年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6%,医院感染发生率最高的科室为重症监护病房(16.1%),最常见的部位为下呼吸道(40.5%);男性构成比高于女性(57.4% vs 42.6%),年龄>60岁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45.3%)最高,5~14岁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2.9%)最低;医院感染常见的危险因素为慢性基础疾病、恶性肿瘤、泌尿道插管与气管切开、插管及放化疗,医院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感染率最高(46.2%),真菌呈逐年上升趋势(29.9%);医院感染菌耐药率均较高,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阳性率为22.8%、17.9%,MRSA、MRSE阳性率分别为44.4%、55.4%.结论 医院感染形势严峻,需采取合理措施控制医院感染,降低病原菌耐药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奥曲肽对顽固性腹水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顽固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相应的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白蛋白、利尿及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奥曲肽0.1mg,皮下注射,每8 h一次,共14 d。所有病例均完成2周的疗程。结果治疗组患者2周内腹围平均每天减少量为(2.03±0.43)cm,较对照组的(1.08±0.63)cm减少明显(P〈0.05);治疗组24 h尿量(2 087±374.7 ml)及24 h尿钠含量(162.31±98.35 mmo1)较对照组24 h尿量(1 578±175.6 ml)及24 h尿钠含量(68.56±18.38 mmol)明显增加(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顽固性腹水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有助于促进顽固性腹水的消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6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恩替卡韦治疗48周;对照组予拉米夫定治疗48周。观察两药对HBV-DNA、ALT、血清学应答及耐药的影响。结果治疗48周后,两组HBV-DNA阴转率和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ALT复常率和血清学应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恩替卡韦在HBV-DNA阴转率和控制HBV耐药方面优于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表达趋化因子受体4(CXCR4)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SCs)移植治疗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D-GalN/LPS)所致急性肝衰竭大鼠的疗效。方法采用胶原酶和胰酶两步法分离大鼠UMSCs,采用肝衰竭大鼠血清诱导大鼠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高表达CXCR4。以D-GalN/LPS腹腔注射建立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并于造模后24、48、96、144 h经大鼠尾部静脉分别注入UMSCs(移植对照组)、高表达CXCR4的UMSCs(移植治疗组)、等量无菌磷酸盐缓冲溶液(PBS)溶液(空白对照组)。移植后第3、7天收集血液标本,第7天留取肝脏和肺脏组织标本,观察各组大鼠7 d生存率、肝功能和肝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移植治疗组、移植对照组的7 d生存率分别为66.7%、53.3%,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的20.0%(P 0.05)。移植治疗组肝功能及肝脏炎症损伤均较移植对照组和空白对照显著改善(P 0.05),且未见肺栓塞等不良反应。结论 UMSCs移植对D-GalN/LPS所致的急性肝衰竭大鼠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而高表达CXCR4的UMSCs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之一,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难治性疾病,预后差。中医学称之为“臌胀”。理想的治疗方法应该针对肝脏组织病理学的变化,从导致腹水的根本上进行施治,但目前暂时缺少有效且肯定的治疗方法。2012年5月~2013年6月我院应用臌胀敷脐散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并与西药常规治疗3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