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西他赛二线治疗2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单药多西他赛[泰索帝)作为二线化疗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3例经病理和(或)细胞学诊断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曾用含铂类方案化疗,治疗后复发或进展.接受泰素帝75mg/m^2静滴1小时.第1天.每3周重复。结果:可评价疗效23例中.无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17%(4/23),稳定(SD)57%(13/23),进展(PD)26%(6/23),有效率17%(4/23);中位生存期9个月,一年生存率39%(9,23)。不良反应主要是血液学毒性,但患者可以耐受。结论:泰素帝草药用于二线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肯定.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诺维本联合阿霉素一线治疗72例转移性乳腺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邓燕明  卫光宇  林耀东 《肿瘤》2003,23(6):517-518
目的 分析72例接受诺维本加表阿霉素联合化疗方案一线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毒性。方法 72例未经化疗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接受诺维本25mg/m^2每周,静滴d1、d8,表阿霉素静注d1,每3周重复。结果 72例可评价疗效、毒性、生存期,完全缓解12.5%(9/72),部分缓解65.3%(47/72),稳定18.1%(13/72),进展4.2%(3/72),CR PR77.8%(56/72)。WHO血液血毒性:在360个化疗疗程中,Ⅲ和Ⅳ度粒细胞减少分别是32%和16%,Ⅲ和Ⅳ度非血液血毒性低。中位病变进展时间(TTP)为13个月(1~23月),中位生存期为25个月(3~34月)。结论 诺维本联合表阿霉素一线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疗效高、毒性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口服吗啡对癌痛的缓解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作者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2006年该中心所有126例住院病例.收集的资料包括:人口统计学参数、临床诊断、疼痛状况、吗啡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41例(32.53%)小剂量组,58例(46.03%)中剂量组,27例(21.43%)大剂量组在疼痛缓解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结论 研究未发现明显的剂量限制性毒副反应,表明大剂量吗啡的临床安全性高.不同的患者需要的吗啡剂量相差很大,充分剂量滴定均可达到满意疗效,对于吗啡不会随着使用剂量的增加而使不良反应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1997年第五版和2002年第六版AJCC的病理分期标准对乳腺癌预后预测的不同点。方法1996年~1999年治疗157例早期女性乳腺癌患者,根据我们医院的存档资料,按照第五版和第六版的AJCC分期系统进行重新病理分期并随访;主要观察目标为不同分期下的无复发生存率和生存期,用Kaplan-Meier和log-rank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第五版Ⅱ期例数有93例,在第六版分期则只有64例(68.8%)仍是Ⅱ期,其中Ⅱa期例数无变化,Ⅱb期71例中有42.3%(30/71)产生了分期的变化。第五版Ⅰ期患者无复发,Ⅱ和Ⅲ期的无复发生存率有差别,平均无复发生存期分别为77.1个月和64.8个月,但无显著性差异(Log-RankP=0.069)。第六版Ⅰ期患者无复发,Ⅱ和Ⅲ期的无复发生存率亦有明显差别,平均无复发生存期分别为81.2个月和65.4个月,有显著性差异(Log-RankP=0.029)。结论由于体现了淋巴结侵犯的数目,AJCC第六版TNM病理分期系统定义了更多的Ⅲ期患者,Ⅱ、Ⅲ期患者间的无复发生存率具有更显著的差别,较第五版分期系统有了进一步改进,新的分期系统一样适用于中国乳腺癌患者。  相似文献   
5.
来源隐匿的转移癌(metastasis of unknown origin,MUO)是指经病理或细胞学检查证实,而常规检查未能确定原发灶的转移癌[1]。本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约占所有癌症患者的0.5%~9.0%[2]。现通过对本院23例MUO的报道,探讨MUO的诊治方法。1临床资料1997年2月~2005年8月,本院收治了23例MUO。男9例,女14例,年龄45~72岁。腹膜转移(包括恶性腹腔积液)7例,颈部淋巴结转移5例,锁骨上区淋巴结转移4例,骨转移3例,脑转移、皮肤转移、盆腔转移及恶性胸腔积液各1例。腺癌17例,鳞癌5例,大细胞癌1例。经进一步特殊检查,14例找到原发灶,其中肺癌5例,卵巢癌3…  相似文献   
6.
鼻咽癌肺转移的联合化疗2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燕明  吴勇华 《癌症》1995,14(6):465-465
鼻咽癌肺转移的联合化疗21例报告邓燕明,吴勇华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528000)我科自1988年12月至1994年1日共收治鼻咽癌肺转移病人21例,均为用以顺铂(或卡铂)为主的联合化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性...  相似文献   
7.
邓燕明 《医药导报》1997,16(6):264-265
我科自1995年3月~1996年7月,口服路泰治疗30例中、重度疼痛的晚期癌症患者,取得满意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30例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44岁~74岁,中位年龄59岁。全部病例经组织学和(或)细胞学确诊。乳腺癌并骨转移5例,鼻咽癌并骨转移、结肠癌并腹腔转移各3例,肺癌并骨转移6例,食道癌、舌癌各1例,肝癌5例,骨肉瘤、胰腺癌、胆管癌各2例。Karnofsk评分30分~60分。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GP与DP两种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3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依据随机分组法分为GP组和DP组,GP组患者使用吉西他滨联合铂类进行化疗,DP组患者使用多烯紫杉醇联合铂类进行化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GP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46.7%,DP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3.3%,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和安全性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见,GP与DP两种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均具有较为满意的近期疗效,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肺腺癌的近期疗效和急性毒副反应.方法 18例经病理确诊的局部晚期肺腺癌患者(ⅢA或ⅢB)接受同步放化疗,放疗均采用IMRT计划,照射剂量60~70 y,1.8~2 Gy/次,5次/周.同步化疗方案为培美曲塞(500 mg/m2 d1),顺铂(75 mg/m2d1).3周重复,共2个周期,与放疗同期进行.部分患者接受1~2周期的新辅助化疗,化疗方案同同步化疗方案.结果 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 12例,稳定(SD)2例,进展(PD)1例,客观有效率(CR+PR)为83.4%,疾病控制率(CR+PR+SD)为94.5%.主要毒副反应是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和轻度胃肠道反应,经对症支持治疗患者均能耐受.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肺腺癌,近期疗效肯定,耐受性良好,远期疗效和晚期并发症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单药与联合方案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比观察奈达铂单药用于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与顺铂加5-氟脲嘧啶联合方案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83例局部晚期鼻咽癌分为两组,43例接受奈达铂同步放化疗(N组),40例接受顺铂加5-氟脲嘧啶联合方案同步放化疗(PF组).结果:肿瘤放疗剂量50 Gy时鼻咽病灶消退率N组及PF组分别为62.8%、65.0%(P > 0.05),颈部淋巴结转移病灶消退率分别为69.8%、75.0%(P > 0.05).全程放化疗结束后1个月鼻咽病灶消退率N组及PF组分别为88.4%、85.0%(P > 0.05),颈部淋巴结转移病灶消退率分别为83.7%、85.0%(P > 0.05).中位随访30个月(6 ~ 41个月),总生存率N组与PF组分别为75.3%、76.1%(P > 0.05),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9.8%、70.0%(P > 0.05).毒副反应恶心、呕吐、口腔黏膜反应PF组均较N组明显(P < 0.05).结论: 奈达铂单药用于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与顺铂加5-氟脲嘧啶联合方案同步放化疗的疗效相近似,总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及无复发生存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奈达铂单药在恶心、呕吐、口腔黏膜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