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吡哆胺对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诱导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VSMCs,选3~4代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进行药物干预.以未加任何干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VSMCs为对照组,以10-7 mol/L AngⅡ刺激作为AngⅡ组,以不同浓度(0.1 mmol/L、1.0 mmol/L、10.0 mmol/L)吡哆胺预处理作为吡哆胺组.采用四唑盐比色法检测吡哆胺对VSMCs增殖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上清液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内活性氧簇(ROS)水平,实时荧光半定量PCR检测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核因子κB( NFκB)P65、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磷酸(NADPH)氧化酶P47phox的mRN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ng Ⅱ组促进细胞增殖(P<0.01),升高细胞上清液中AGEs浓度(P<0.01),使细胞内ROS生成增多(P<0.01),胞内RAGE、NF-κB P65、NADPH氧化酶P47phox mRNA相对量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1.0mmol/L和10.0 mmol/L吡哆胺预处理可以逆转AngⅡ作用下的细胞增殖(P<0.01),降低细胞上清液中AGEs 浓度(P<0.01),减少ROS生成(P<0.01),使RAGE、NF-κB P65、NADPH氧化酶P47phoxmRNA表达下降(P<0.01),且吡哆胺10 mmol/L作用比1 mmol/L更显著(P<0.01).结论:毗哆胺可能通过抑制AGEs的形成、降低胞内ROS水平,减少RAGE、NF-κB P65、NADPH氧化酶P47phox表达,从而有效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s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H型高血压与抑郁症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老年H型高血压、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及一般人群各160例,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检查,比较四类人群中抑郁症的患病率。结果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抑郁症患病率为四类人群中最高(P<0.001)。结论老年H型高血压与抑郁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是血管中膜的主要细胞成分,它的增殖和迁移是血管病变的细胞基础病理改变之一。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与VSMCs上其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AT1R)结合后,可经丝裂原激动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of kappa B,NF—κB)等多条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4.
〔摘 要〕目的:观察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片治疗膝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试 验方法选取河源市中医院 2018 年 10 月至 2020 年 4 月收治的 100 例 KOA 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 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和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观察组采取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片治疗,两组 患者均连续治疗 24 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 12 周及 24 周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美国膝关节协 会评分(KSS)。结果:治疗 12 周及 24 周后,两组患者 VAS 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 KSS 评分 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12 周及 24 周后,两组患者膝关节内侧间 隙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 片治疗 KOA 的效果良好,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增大关节间隙。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Wiltse入路峡部植骨跨运动节段内固定治疗腰椎峡部裂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82例腰椎峡部裂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拟行峡部植骨跨运动节段内固定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入路,而试验组患者实施经Wiltse入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前、术后7 d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试验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的VAS、ODI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经Wiltse入路峡部植骨跨运动节段内固定治疗腰椎峡部裂患者,可明显缩短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减轻术后7 d的疼痛与功能障碍,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中应用互联网+多元联动模式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江西省南昌市第一医院住院或门诊复诊的120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组间年龄、性别均衡可比的原则上,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互联网+多元联动模式”的延续护理。干预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个月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互联网联合多元联动的延续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和护理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miRNA-132在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患者中的表达及治疗潜力,并进一步分析miRNA-132在利拉鲁肽治疗肥胖相关性高血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我院门诊及住院60岁及以上被确诊为肥胖和/或高血压患者及健康人群共200例。分为肥胖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组、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组和无相关关系的健康人,每组各5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miRNA-132,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分析比较miRNA-132对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预测能力。将50例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利拉鲁肽组、给予利拉鲁肽1.8mg/天和氨氯地平5mg/天治疗,及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5mg/天治疗,每组各25例。在双盲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观察血清MiRNA-13 2水平、BMI、血压、血脂、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改变。 结果: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组血清中miR-132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健康人群组、肥胖组、原发性高血压组 (P<0.001)。采用ROC曲线对血清中miR-132水平检测诊断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效能进行分析,miR-132检测的AUC为0.9834。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miR-132的表达水平增加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BMI、血压、甘油三酯、LDL-C、HDL-C、空腹血糖、HbA1c、HCY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BMI、血压、甘油三酯、LDL-C、HDL-C、空腹血糖、HbA1c、HCY改善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8%,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miR-132在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病人血清中表达降低,利拉鲁肽治疗显著增加miR-132的表达。miR-132有望成为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患者的危险标志物和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我院自制驳骨膏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及对血清中钙、磷及钙磷乘积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50例骨折患者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根据骨折移位情况采用手法整复,治疗组在复位情况下局部外用驳骨膏再行夹板外固定,对照组仅进行夹板外固定,对两组分别于骨折后第1、2、3、4周静脉抽血,测定血清钙、磷、钙磷乘积的含量,观察驳骨膏对骨折愈合过程的影响。结果:75例外用驳骨膏的治疗组较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缩短。治疗组血钙含量,在骨折后第1周明显升高(P0.01);第2、3、4周血钙均逐渐下降(P0.01或P0.05)。相反,治疗组血磷含量,在骨折后第1周下降(P0.05);第2、3、4周血磷均逐渐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钙下降和血磷升高均更明显(P0.05)。结论:驳骨膏能够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具有较好的疗效,是一种价格低廉、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平卧位下改良前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技术要点以及疗效。 方法 2013 年8月- 2016 年8 月采用平卧位下改良前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321例,男170例,女151例,年龄在46~84岁,平均76岁,记录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术后3月跛行率及Trendelenburg 征阳性率、并发症,随访髋关节Harris 评分。 结果 切口长度平均为8.4cm(7.0~10.0)cm,术中出血量平均165ml(110~300)ml,手术时间平均40 min(30~50)min,术后平均下地行走时间为2.5d(2~5 d),术后3个月跛行率及Trendelenburg 征阳性率3%,未出现脱位、假体位置不良情况,随访时间最短3月,最长达3年,平均Harris 评分达94.5 分。 结论 平卧位下改良前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手法配合补肾壮腰方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腰痛程度和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月河源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手法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手法联合补肾壮腰方治疗,疗程均为9周.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