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重症颅脑外伤长期迁延昏迷患者,其植物生存状况及致残率高,因而促醒及后遗症的恢复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韩西茜  路熙盛 《当代医学》2011,17(34):135-136
中药调配是中医临床开展中药治疗的重要环节,是中医辨证论治思想的最终体现,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促进中药事业的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但在实际工作中,时有这样和那样的差错,轻可延误患者病情,危及病人的健康,重则危及病人生命,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3.
针药结合治愈重度颅脑损伤致同侧偏瘫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度颅脑损伤可致严重偏瘫,同侧偏瘫较少见,治疗难度亦大。笔者采用针药结合,头体(针)同用的方法治疗1例,取得较好疗效,实录如下。1一般资料王某,男,17岁,因车祸致伤头部5h入住我院骨脑外科,CT示:左额颞顶叶硬膜下血肿,约80ml,脑中线右偏,左侧脑室消失。诊断:重度颅脑损伤(左额颞顶叶硬膜下血肿并脑疝形成GCS5分)。入院后约1h,行急诊手术:左侧标准大骨瓣开颅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②气管切开术。术后第24天,请笔者会诊。查:神清,易喜易悲,左侧口眼歪斜,眼不能睁,口角流涎,上肢肌力0级,下肢III级。饮食二便及睡眠均可,舌淡红夹瘀,苔薄白腻,脉弦滑。2病情分析患者系巨大左额颞顶叶硬膜外血肿,在病情进展中,左半球额叶运动区受血肿压迫产生右侧移位。脑干被右侧小脑幕锐利游离缘压迫,中脑受到严重继发损伤致左侧半身瘫痪。3治疗方法3.1针刺方法:先取体穴,治疗结束后取头穴。头针:选穴:选用国际标准头针穴位,取右侧顶颞前斜线、顶旁1线、顶旁2线。体针:取左侧头部:阳白透鱼腰、地仓透颊车、水沟、牵正。上肢:肩、曲池、手三里、外关透内关、合谷透劳宫。下肢:环跳、足三里、阳陵泉、解溪、太冲。头针、体针均留针3...  相似文献   
4.
周围性面瘫又叫面神经麻痹(神经炎、贝尔氏麻痹、亨特综合症)俗称"面瘫、阴阳脸、歪歪嘴、吊线风等",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表现为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限制.笔者在临床上常遇惧怕针刺疼痛者,多以补阳还五汤治疗,疗效较佳,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路熙盛 《陕西中医》2010,31(12):1672-1673
患者,男,34岁,于2008年3月4日入院.病史:2月前,因感冒后1周,出现进行性,对 称性四肢疼痛无力,末端麻木,四肢肌力0级,四肢腱反射对称性消失,查脑脊液:蛋白细 胞分离,被某医学院附属医院以"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收住入院,经2月治疗,病情稳定 后,遂返家乡,以相同诊断入本院内科进一步恢复治疗.4月8日邀笔者针灸治疗.查:神清 ,对答切题,脸色苍白,消瘦(体重38kg,身高165cm),语音低微,食欲极差;四肢 肌力Ⅰ级.膝反射(+),跟键反射(+);舌淡,苔薄白,脉弱无力.以1993年黄山格林 -巴利综合征会议制定的GBS诊断标准和分型,该例患者为重型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  相似文献   
6.
路熙盛 《光明中医》2008,23(3):363-364
柴平汤首见于《增补内经拾遗方论》,为《伤寒论》小柴胡汤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平胃散合方而成,小柴胡汤称之为经方(古方),平胃散与之相对则称之为时方(今方),经方与时方合用,刘渡舟教授称之为“古今接轨方”。该方有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功。配伍严谨,药物精练,疗效显著。柴平汤在内伤杂病中的应用,从古至今,历代医家多有研究及发挥,医者尽知。然对其在外科疾病中广泛而灵活的运用,则鲜为人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