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8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5篇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刘超  赵颂  张秀梅  王翠瑶  刘洋  肖建英 《山东医药》2012,52(20):10-12,15
目的观察曲古抑菌素A(TSA)对甲状腺鳞癌SW579细胞株生长增殖及p53和p21表达的影响,进而探讨TSA抗甲状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W579细胞,实验分为DMSO组、TSA组(终浓度为50、100、200、400 nmol/L),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用RT-PCR方法检测SW579细胞p53及p21的mRNA表达;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W579细胞p53及p21的蛋白表达。结果 MTT结果显示,TSA可明显抑制SW579的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与未加TSA组比较,TSA组随着浓度的逐渐加大,p2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53 mRNA表达不变,而p53蛋白表达水平上调。结论 TSA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甲状腺鳞癌细胞株SW579有剂量依赖性地增殖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TSA提高SW579细胞p53的表达,进而再上调p2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肌腱断裂在手外科中极为常见,肌腱修复对于功能恢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修复后肌腱的粘连形成导致功能障碍,是肌腱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因此如何防治肌腱修复后粘连一直是手外科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随着肌腱外源性愈合以及内源性愈合学说的建立,如何抑制外源性愈合,促进内源性愈合成为解决肌腱粘连的关键。笔者对目前预防肌腱修复后粘连的方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四溴苯三唑(TBB)对甲状腺鳞癌SW579细胞株生长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甲状腺鳞癌细胞株SW579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细胞均在培养24 h后加药,加入不同浓度的TBB,使其终浓度分别为12.5、25、50、75、100μmol/L。培养到一定时间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及形态变化;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培养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 mRNA表达。结果低浓度TBB组(12.5、25、50μmol/L)肿瘤细胞有向良性细胞形态转化的趋势;高浓度组(75、100μmol/L)细胞生长密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与低浓度组相比,向成熟分化的趋势不明显。MTT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均出现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实验组随着TBB药物浓度的升高,S期细胞在细胞周期中所占比例逐渐减少,G1期细胞则明显增加,细胞滞留在G1期。RT-PCR方法检测发现实验组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上调。结论 TBB可抑制甲状腺鳞癌SW579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上调Caspase-3基因表达,激活Caspase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期间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广汉市人民医院共收治的130例偏侧面肌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1.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面肌痉挛强度在0级、Ⅰ级中所占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Ⅱ级、Ⅳ级所占的比例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穴位注射治疗偏侧面肌痉挛患者较针刺治疗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双丁酰环腺苷酸(dbcAMP)对甲状腺鳞癌SW579细胞株增殖的影响。方法:将dbcAMP0.5、1.0、2.0mmol/L作用于甲状腺鳞癌SW579细胞24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MTT)法检测SW579细胞增殖的变化;经dbcAMP0.5mmol/L作用24h后,ELISA法检测细胞成熟促进因子(MPF)的活性,WesternBlot方法检测cdc2-Tyr15磷酸化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经不同浓度dbcAMP处理的SW579细胞株的增殖均受抑制。在0.5mmol/LdbcAMP作用下24h,SW579细胞MPF活性为(22.87±2.57)ng/L,远小于对照组的(115.50±7.5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24,P0.05)。实验组cdc2-pTyr15磷酸化水平(0.258±0.026)高于对照组的(0.142±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24,P0.05)。与对照组相比,应用0.5mmol/LdbcAMP处理细胞之后,G0/G1期无显著变化,S期细胞数量减少,G2/M显著增多。结论:dbcAMP能够显著降低甲状腺鳞癌SW579细胞株的活力,使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9-顺式维甲酸(9-cis-retinoic acid, 9-cisRA)对甲状腺鳞癌细胞株SW579细胞RARβ、p21、CDK4、CyclinDl表达的影响, 进而探讨9-cisRA的抗癌作用机制。  方法  分别以终浓度为1×10-7、1×10-6、5×10-6、1×10-5mol/L 9-cisRA作用SW579细胞, 各组细胞均在培养24 h后加药, 继续培养48 h。用RT-PCR方法检测SW579细胞RARβ、p21、CDK4、CyclinD1的mRNA表达; 用Western Blot检测SW579细胞RARβ、p21、CDK4、CvclinD1的蛋白表达。  结果  9-cisRA作用后, RT-PCR检测结果表明, 经不同浓度9-cisRA处理的细胞RARB、p21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 CDK4的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 CyclinD1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9-cisRA处理的细胞RARβ、p2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 CDK4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 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  结论  9-cisRA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能通过上调RARβ、p21的表达进而下调细胞周期蛋白CvclinD1的表达, 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9.
赵艳  李丽华△  赵颂 《天津医药》2015,43(9):974-977
摘要: 目的 探讨天然小分子化合物青蒿琥酯 (Akt) 通过诱导人头颈部鳞癌细胞凋亡而抑制肿瘤生长的分子机制。方法 培养人头颈部鳞癌细胞系 UM-SCC-10A, 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 法检测 Akt 半数抑制浓度 (IC50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浓度 (0、 2.5、 5、 10、 20、 40 μmol/L) Akt 对细胞形态的影响;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 免疫印迹 (Western blot) 分析 Akt 诱导凋亡相关蛋白和细胞周期调节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Akt 对 UM- SCC-10A 细胞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 且生长抑制率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加; 当 Akt 处理细胞 48 h 时, IC50 为 15.01 μmol/L。荧光显微镜下, 使用细胞核染料 Hoechst33258 观察到细胞核内出现凋亡小体; 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 Akt 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在 G1 期, 细胞出现大量凋亡; 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 P53、 P21 蛋白表达量上调、 细胞周期蛋白 D (Cy⁃ cline D) 下调; 线粒体途径诱导的 Bcl-2 相关 X 蛋白 (Bax)、 细胞色素 C (cytochrome C) 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caspase-3) 表达上调, B 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 (Bcl-2)、 procaspase-3 表达下调, 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结论 Akt 经由线粒体途径诱导 UM-SCC-10A 细胞凋亡, 阻滞细胞周期于 G1期, 进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0.
袁静  梁佳  赵颂  包翠芬 《广东医学》2012,33(14):2065-2067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诱导的危重病性肌病中PKB/Akt、PKC及NF-κB p65的表达情况。方法健康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再被分为7、9、11 d亚组(n=10)。实验组采用地塞米松(5 mg/kg)连续腹腔注射,1次/d,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动物处死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比目鱼肌中PKB/Akt、PKC及NF-κB p65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可见少量PKB/Akt、PKC及NF-κB p65阳性表达细胞。与对照组比较,PKC、PKB/Akt于实验7 d显著升高,随时间延长,表达量逐渐降低,至11 d接近正常水平;NF-κB p65于9 d表达升高,11 d亚组略有降低。结论地塞米松诱导的危重病性肌病中PKC、PKB/Akt及NF-κB p65的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