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抑郁是一种心理障碍,临床主要以明显抑郁情绪为特征,伴随兴趣减退或愉悦感减少。抑郁会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是导致残疾和全球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近几年来,抑郁患者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抑郁的治疗比较局限。当前临床治疗抑郁以药物为主,但存在一定不良反应。推拿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中医疗法,以经络腧穴为基础,通过神经反射和经络系统调节患者神经和分泌系统,使其功能平衡,达到大脑、心理、肌肉放松的效果,从而缓解抑郁,提高生命质量,值得推广。本文通过检索PubMed、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等数据库,查阅建库至2022年10月有关推拿治疗抑郁的文献,筛选单独推拿以及推拿联合其他疗法治疗抑郁症、亚临床抑郁状态相关的临床研究,并对其进行综述。以指导推拿治疗抑郁的临床诊治,并分析其优势和不足,为推拿治疗抑郁的未来研究方向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抑郁症是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已被列入全国精神卫生工作重点。随着发病率的不断上升,抑郁症相关研究也不断推进。抑郁症发病机制虽尚未完全明确,但免疫假说是近年的热点。实验研究中,现已存在多种抑郁模型,脂多糖(LPS)抑郁模型是能复制免疫反应与抑郁行为的良好选择,得到了国内外大量应用。通过检索文献发现,中医药使用LPS抑郁模型的研究包括中药单体、中药复方与针灸,研究机制涉及神经递质、色氨酸代谢、炎症通路、氧化应激等方面,研究对象多为小鼠,注射方式多为腹腔注射,注射剂量有0.5 mg/kg、0.83 mg/kg、1 mg/kg。通过系统总结有关LPS抑郁模型的中医药应用和相关机制的研究,旨在扩大临床中医药的应用范围并为抑郁症实验研究模型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患者经过不同阶段治疗会引发一系列症状集群,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已有临床研究表明,针灸可有效缓解乳腺癌患者相关不良反应。近几年随着症状群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症状管理领域逐渐由单一症状向症状群转变。因此,文章从不同分期对乳腺癌患者症状群进行了分析、总结,共包括4组症状群:肢体及肌肉骨骼症状群、精神心理症状群、激素相关症状群及胃肠道相关症状群,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团队前期开展的针灸干预肿瘤术后及放化疗后不良的临床研究思路,参考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2017年发布的《针灸的科学机制、临床研究证据以及进一步研究的展望》的会议共识,提出针灸可以分别从以上4组症状群的角度对乳腺癌患者进行管理,以经络辨证为主,在局部腧穴的基础上依据“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选穴、配穴原则,制定针灸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4.
抑郁症是主要的致残原因之一,对人们带来不利影响。尽管抗抑郁药种类较多,但临床上抑郁症治疗效果依然欠佳。因此,目前仍需要探索新的抗抑郁机制。鸢尾素对神经系统的有益作用逐渐被阐明,研究发现鸢尾素具有抗抑郁的作用,其或将成为治疗抑郁症的新靶点。本研究旨在探讨鸢尾素及其上下游抗抑郁的作用机制,通过查阅现有的研究阐释鸢尾素与抑郁症之间的联系,提出SIRT1/PGC-1α可能介导FNDC5/鸢尾素调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促进神经发生,改善抑郁症的潜在机制,为鸢尾素及其上下游抗抑郁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功能性胃肠病,但常引起胃肠极度不适且病情迁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全球发病率逐年上升。临床上,西医主要予以口服解痉、促泌、抗抑郁类药物等治疗,但存在不良反应多,远期疗效差等弊端,因此,寻找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IBS疗效确切、作用持久,成为了近年研究的热点方向。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发现,中医药方法治疗IBS相关通路的机制研究中,以电针、艾灸、中药单体、复方汤剂为主,作用途径涉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5-羟色胺(5-H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等多条信号通路。中医药能通过调节此系列信号通路修复肠道炎症、降低内脏敏感性、增强肠黏膜屏障及调节肠道动力,发挥着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治疗IBS的重要作用。该文以细胞信号通路为基础,综述中医药治疗IBS机制研究的进展,以期为临床上中医药治疗IBS提供理论支撑和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针灸防治乳腺癌患者潮热症状的临床应用方案,为制定临床实践指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全面收集针灸疗法治疗乳腺癌患者潮热症状的现代文献证据;通过人工检索49本古代医籍,收集关于针灸疗法治疗潮热的古代文献证据;通过制定发放《针灸干预乳腺癌患者潮热症状调查问卷》,收集临床专家经验。整合3方面证据形成针灸防治乳腺癌患者潮热症状的临床推荐方案。结果:共检索到现代文献205篇,其中中文文献60篇,英文文献145篇,通过对文献进行纳排,最终纳入13篇现代文献,古代医籍文献与之相关的条目共6项,临床专家问卷共收回52份。综合3方面研究结果发现针灸治疗肿瘤患者潮热常用电针、针刺、耳穴按压等疗法;针刺推荐使用穴位:三阴交、太溪、太冲、风池、足三里、关元、肾俞、阴郄、神门、大椎;耳穴贴压推荐使用穴位:肾、肝、脾、心、神门、身心点。结论:综合3方面证据,形成针灸防治乳腺癌患者潮热症状的临床推荐应用方案,强烈推荐使用针刺、电针疗法,弱推荐使用耳穴按压疗法。  相似文献   
7.
产后抑郁是指产妇分娩后4周内发生的抑郁症,对产妇的身心健康和婴儿的智力、情绪、思维等产生消极影响。由于对产后抑郁的重视度不高以及缺乏有效药物,导致该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逐年升高。近年来研究发现,产后抑郁的生物学机制主要与神经递质失调、神经内分泌紊乱以及炎症介质过度释放等密切相关。中医药治疗产后抑郁疗效确切,然而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晰,因此,笔者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产后抑郁症的生物学机制研究成果,旨在为中医药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子宫破裂是产科严重的共发症之一。如不及时抢救,常因出血性休克。感染等危害母子的健康。现将5年多来收治的24例子宫破裂的病人进行分析和讨论,以供基层产科工作者的参考。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1.1.1年龄:本组病例最大年龄4O岁,最小年龄22岁。22至24岁2例.25至3O岁7例,31至35岁7例,36至。IO岁8例。l‘1·2孕产次与孕间数:第一胎2例一第2胎2例.第三胎g例,第四胎5例,第五至第六胎6例。其中三胎以卜多产妇ZO例,占83.3%。妊娠23“周5例,妊娠3户周1例,其余22例均为足用妊娠。分别在38至/12周之间。1·2病因与分类1.2…  相似文献   
9.
抑郁症是严重的精神类疾病,重度抑郁能够造成患者失能甚至死亡。近年来人们对抑郁症的研究越来越多,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更是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话题之一。文章从中医和西医角度对抑郁症发病机制进行多方位探讨,对指导抑郁症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标准化病人(SP)在《康复医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大学本科二、三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SP教学组(n=42)和传统教学组(n=41),分别采取SP教学、传统教学法,采用课堂测验成绩及问卷调查检验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课程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并且实验组学生获得更高的满意度。结论:SP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于康复专业的其它课程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