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肾炎蛋白尿的病机,一般认为是脾肾两虚引起,系脾失统摄之权,肾失封藏之职,肾气失固以致精微外泄。虽然脾肾两虚是蛋白尿的病机,但影响脾肾两虚的因素很多,他脏虚损可以影响脾肾,各种邪实也可影响脾。因此绝非单纯补益脾肾可以完全解决问题,临证时我们认为大多数患着存在着湿、热、瘀、虚,错纵交织,波及多种脏腑器官,处理起来尤为棘手,我们用中医药治疗本病收到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学史》《中外医学史》等医学史课程讲述医学发展历程和规律,是中医类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医学史课程具有抽象性和广泛性的特点,传统授课方式对授课效果的提升存在局限性。在人本主义思想视域下,将实践型教学运用到医学史课程教学中,重点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强调实践型教学在医学史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具有现实必要性。笔者在人本主义思想的视角下,阐述实践型教学的理念,分析了实践型教学模式在中医类专业医学史课程教学中运用的难点,提出将实践型教学运用到中医药院校医学史课程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学史>是中医及相关专业本科课程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必修课程,是本科各专业中唯一的一门系统、全面学习掌握中国医药学起源、形成、发展过程的基础先导课程.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可以了解中医学的全貌,掌握中医历史上的辉煌成就--历代医家的医疗实践经验和学术理论,接受医家们高超的医术和高尚医德思想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消痰活血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1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化痰祛瘀法对高脂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运用消痰活血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150例(治疗组),并与血脂康治疗75例(对照组)对照。结果: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明显降低(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升高(P<0.01),并优于血脂康对照组。结论:化痰祛瘀法具有明显调节脂代谢紊乱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外台秘要·序>一文在六版、七版医古文教材中均有收录,作者王焘为唐代仕宦而精医,"便繁台阁二十余载,久知弘文馆图籍方书等".是文广征博引,行文流畅,为序言佳作.笔者对教材注释有一点歧义,就是主客问难一段"则圣人不合启金滕,贤者曷为条玉版?"中,"则"两版教材均训为"如果",表假设.这样训解,使所引用典故,无法解释,而且译文顺文敷衍,貌似通畅而于义抵牾.笔者认为"则"当训为"那么",表示顺承上文,申说应有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由肾气丸及补阳还五汤谈气、阳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仲景八味肾气丸与清代名医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两方的方名均值得思考.前者方中有桂枝、附子,本为通阳之品,却名"肾气";而后者方中主药黄芪为益气之属,却名为"补阳" .若将两方方名中"气"、阳"互换,似乎才"药"、"名"相对.然古圣在方剂命名时用心匪浅,岂能有误?  相似文献   
7.
透热养阴思想是叶天士治疗温病最主要的学术思想之一,在《温热论》《幼科要略》《眉寿堂方案选存》《临证指南医案》等代表性著作均有呈现,本文从温病卫气营血不同阶段分析叶天士透热养阴用药规律,阐明透热养阴在温病治疗中的重要性,以期为温病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李杲,字明之,晚年自号东垣老人,金元著名医学家,河北正定人。代表性著作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等。世人究其脾胃学说者众,疏于其他学术之弘扬。今考辨《内外伤辨惑论》关于寒热与内外伤"辨惑"中的意义,探讨其病证诊断思维特点。  相似文献   
9.
肺系疾患的临床施治原则大都根源于《伤寒论》。通过对《伤寒论》太阳病篇 32条条文的研究 ,总结出从肺论治治则 10条 ,这对后世研究肺系疾病的证治 ,拓宽治疗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充分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六味地黄丸中茯苓、泽泻、丹皮三药的作用存在争议,结合方源从肾之"体阴用阳"进行解释较为明晰.此方源于《金匮要略》之肾气丸,所治5种病证均有水液代谢不利.方中地黄、山茱萸、山药三药用量较大为主药,功在补肾体之阴;桂枝、附子少量使用,温阳化气;茯苓、泽泻、丹皮利水渗湿、祛除水邪以助肾之用属"佐助药",全方补肾化气利水,八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