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OS)的中医证型与睡眠呼吸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0例经确诊为OS患者,比较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不同证型间睡眠呼吸指标AHI、LSpO2、ESS的差异性,并对不同证型与AHI、LSpO2、ESS间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1)70例OS患者中医证型比例由多至少依次为:痰瘀互结证37例(52.9%)、痰湿内阻证11例(15.7%)、气阴两虚证9例(12.9%)、痰热内扰证8例(11.4%)、脾肾阳虚证5例(7.1%)。(2)痰湿内阻证OS患者的AHI、ESS显著高于其他证型患者,脾肾阳虚证OS患者的AHI、ESS显著低于其他证型患者。(3)Spearman相关性分析提示,痰湿内阻证与AHI、ESS成正相关(P<0.01,r=0.445\0.308),脾肾阳虚证与AHI、ESS成负相关(P<0.01,r=-0.32\-0.378),而与LSpO2无明显相关性(P>0.01);其他证型与AHI、LSpO2、ESS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OS患者痰证明显多于非痰证,其中痰瘀互结证占主要比例,痰湿内阻证与AHI、ESS成正相关,脾肾阳虚证患者与AHI、ESS成负相关,AHI、ESS有可能作为诊断OS痰湿内阻证和脾肾阳虚证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成功救治重症乳酸性酸中毒合并酮症酸中毒1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现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外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分级为Ⅰ~Ⅲ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具有清热化痰的中药汤剂(千金苇茎汤加味).两组疗程均为1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SOD和LPO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之后,外周血SOD上升与LPO下降水平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SOD为(31.79±4.18)Nu/mLvs(25.36±3.42)Nu/mL,P<0.01;LPO为(2.63±0.61)mmol/mLvs(3.18±0.55)mmol/mL,P<0.05].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可以提高患者外周血SOD,降低LPO水平,清除体内过多的氧自由基,平衡氧化-抗氧化系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COPD稳定期(气虚兼痰瘀内阻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具有益气化痰活血功效的中药汤剂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舒氟美(氨茶碱缓释片)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在临床疗效、肺功能、生存质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上述多项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COPD稳定期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各省、直辖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中医治疗方案的辨证分型及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各省、直辖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管理局官方网站,搜集有关COVID-19的中医诊治方案,提取中医辨证分型及方药,建立数据库,应...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痰饮是哮喘的"夙根"和"治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相关理论,提出支气管哮喘气道黏液高分泌的治疗大法为温阳化饮,阐明开展中医药治疗哮喘气道黏液高分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许坚  赵文翰  庾慧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3):2129-2129
患者女,49岁,2010年12月初受凉后开始咳嗽,咯白色稀泡沫样痰,未行就诊。2011年1月27日开始出现痰中带血,色鲜红量少,活动后气促,于外院胸片检查提示双下肺感染,经抗感染、祛痰处理未见明显改善。遂于2011年2月7日入住我院,入院时症  相似文献   
8.
心力衰竭属于中医学喘证、水肿、痰饮、心悸等范畴。《悬壶漫录》日:气不振则心气虚“气为阳,阳为气之体,气为阳之用。”若阳心气虚则心动无力,久之则心力内乏,乏久必竭,从而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