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0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44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的临床发病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37例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与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资料显示:①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的初发症状为持续发热(97.30%)伴肌无力或/和肌痛(78.38%),受累肌群以四肢近端多见;②血清肌酶谱升高;③肌电图均呈肌源性损害,病肌电位明显降低;④常件有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损害。结论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可以发热、肌肉乏力为初发症状,常伴有间质性肺炎及吞咽困难;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系统损害的临床发病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9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与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资料显示:9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中贫血占65.96%,白细胞减少占41%,血小板减少占38.2%。经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2周以上,血液系统损害完全缓解率及部分缓解率分别达52%和29%,总有效率81%。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常伴发血液系统损害,临床表现以贫血、白细胞减少多见,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5(GDF5)基因rs143383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退变性腰椎间盘疾病(LDD)的相关性。方法从272例LDD患者、311例对照人群外周血白细胞中提取基因组DNA,并采用Taqman探针法行SNP分析。结果在显性模型(TT vs.TC/CC)(P=0.041,OR=1.42,95%CI=1.01-1.98)、隐性模型(TT/TC vs.CC)(P=0.031,OR=0.43,95%CI=0.19-0.94)以及女性患者(P=0.023,OR=1.83,95%CI=1.20-2.79)中,SNP位点rs143383与LDD均呈显著相关性(P=0.012,OR=1.43,95%CI=1.08-1.88)。结论 GDF5对LDD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健康人携带的沙门菌中沙门菌基因组岛(SGI1)的分布情况及特性,分析其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方法对5株第一类整合子阳性的沙门菌检测SGI1,分别检测其左侧、右侧部分和其中间的部分基因,以及环状形式和切除状态,通过接合转移及自然转化检测其可移动性.结果 一株鼠伤寒沙门菌携带SGI1,位于thdF和int2之间,且其多重耐药区含aadA2,floR,tetG,blaPSE-1基因,存在环状形式及切除状态,且可通过自然转化方式转移至其他菌株.结论 SGI1可通过自然转化方式转移到其他菌株,介导多重耐药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非特异性的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普遍认为肠道微生物群在IBD的发病过程中起有关键作用。益生元是一些可调控肠道微生物群的非消化性食物成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益生元在IBD中的有益作用。某些膳食补充的益生元可作为可发酵底物来促进肠道有益菌的生长和代谢活性,增加短链脂肪酸的产生,从而发挥抗炎作用。本文将从传统和新兴的角度对益生元在IBD中的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阐述,从而为其在IBD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从后尿道狭窄患者尿液中分离出多重耐药的D2群棒状杆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后尿道狭窄患者尿液中分离出多重耐药的D2群棒状杆菌赵建宏,易和平,张艳林,张静,商彦钗(河北医学院二院,石家庄050000)D2群棒状杆菌(COrvnebacteriurnCDCGroupD2),属于棒状杆菌属,King于1972年首次描述,现尚未...  相似文献   
7.
艰难类梭菌是一种革兰染色阳性专性厌氧芽孢杆菌,是医院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艰难类梭菌拥有多种表面蛋白,可参与菌体的黏附定植,影响细菌生物代谢,并调节毒素表达,对艰难类梭菌感染致病至关重要。基于艰难类梭菌表面蛋白的研究,对开发艰难类梭菌感染防治的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不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作为指示底物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活跃检测方法(CIM)结果的影响。方法分别用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作为指示药物,对90株肠杆菌科细菌和105株非发酵菌进行CIM试验来检测碳青霉烯酶,并用PCR方法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结果肠杆菌科细菌中碳青霉烯酶基因阳性菌株用美罗培南检出率为91.0%(71/78),亚胺培南检出率为92.3%(72/78),厄他培南检出率为85.9%(67/78),3种药物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5,P=0.377);肠杆菌科细菌中碳青霉烯酶基因阴性菌株CIM试验用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检测均阴性。非发酵菌碳青霉烯酶基因阳性菌株用美罗培南检出率为94.0%(63/67),亚胺培南检出率为74.6%(50/67),厄他培南检出率为70.1%(47/67),美罗培南检出率均高于厄他培南和亚胺培南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株碳青霉烯酶基因阴性鲍曼不动杆菌菌株中有2株美罗培南CIM试验阳性,而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检测均阴性。结论应用美罗培南作为反应底物进行CIM试验与基因检测的一致性最高。此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结果易判断,适合在临床实验室开展。  相似文献   
9.
作者将临床分离的55株大肠杆菌进行了系统生化鉴定,并用5株埃希氏菌属分型噬菌体进行了分型。结果55株大肠杆菌中均被47例均5株噬菌体中的一至数株裂解,分型率为85.5%,其中E-1、E-2…E-5一裂解率分别为32.8%,30.9%,10.9% ,43.6%,32.8% ,其中E-4裂解率最高,达43.6%。共可分18个噬菌体型别,以4型最多。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无创产前检测(NIPT)做为一线筛查方法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实践中的效果。方法河北省自2019年7月开展"NIPT民生项目", 为辖区内符合条件的孕妇(不适用人群除外)提供NIPT一线筛查, 高风险孕妇接受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和指导干预, 低风险和假阳性孕妇继续进行产前检查, 发现异常后再次到产前诊断中心遗传咨询并产前诊断。对所有孕妇进行随访, 了解妊娠结局与新生儿健康状况。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接受NIPT一线筛查孕妇的检测结果和临床数据, 统计分析NIPT一线筛查的检测性能指标。结果 (1)筛查人群基本信息:共筛查孕妇424 330例, 成功检测423 596例, 检测成功率为99.83%(423 596/424 330)。成功检测孕妇的年龄为(28.8±4.5)岁, 筛查孕周为(16.6±2.3)周, 高龄孕妇(≥35岁)占比为10.18%(43 132/423 596),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受孕孕妇占比为1.58%(6 713/423 596), 双胎妊娠孕妇占比为1.38%(5 849/423 596), 初产妇占比为34.23%(1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