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人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CVDI)和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6例颈内动脉系统TIA病人在末次发作后24h内进行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TIA组与对照组比较,平均血流量(Qmean)、平均血流速度明显下降(P〈0.05或P〈0.01);脑血管阻力、特性阻抗(Zc)、脉搏波波速(WV)、动态阻力(LR)、临界压力(CP)都增高(P〈0.01)。病灶侧与病灶对侧比较,脑血管阻力(R)和脑动脉弹性值都增高,病灶侧平均脑血流量下降,血管自身调节功能减退。TIA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性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高(P〈0.01)。结论脑血流动力学障碍是引起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凝血酶加洛赛克治疗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23例重症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病人,用凝血酶2000u ̄5000u胃管注入,初步止血后再给予洛赛克20mg鼻饲,并每日1次连用5d。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评价氟桂利嗪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10.9)、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0.9)、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2010.9)、中国医学会数字化期刊库(1997~2010.9)、PubMed(1966~2010.9)和Cochrane Library(2010年第9期)等,纳入有关氟桂利嗪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的随机对照试验,参照Jadad评分标准评估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研究,合计54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与安慰剂和不治疗相比,氟桂利嗪可以提高成人和小儿难治性癫痫治疗的有效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OR(95%CI)分别为2.98(1.88~4.73)和33.75(4.13~276.00)。氟桂利嗪的主要不良反应有嗜睡、疲乏、头晕、头痛和体重增加,但不良反应除体重增加外主要出现在用药早期,用药一段时间或经减小剂量、对症处理后就会消失或自行缓解。结论目前研究表明氟桂利嗪治疗难治性癫痫有效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2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MRI表现,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避免误诊.方法对24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起病眩晕20例,呕吐13例,意识障碍17例,肢体活动障碍9例,瞳孔改变10例,眼球运动障碍14例.磁共振成像(MRI)均发现后循环区多灶性脑梗死.结论基底动脉尖及其分支供血区域大,其梗死后表现为多病灶症状,MRI是明确诊断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进展性脑梗死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进展性脑梗死病人临床资料,对其体温、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及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54例进展性脑梗死病人中发热22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2例伴高血压,其中17例收缩压低于150mmHg,12例脉压小于30mmH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例合并有糖尿病,39例有不同程度的颅内外血管狭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多与发热、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是否并发颅内外大血管狭窄或闭塞有关,而病人收缩压下降、脉压小也易引起进展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7.
血脂异常与脑卒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脑卒中每年新发病例超过200万,死亡病例120万~150万,居总死因的第二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目前已明确多种环境和生活方式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虽然仍不清楚血脂与脑卒中的相关性,但对冠心病患者的研究表明降脂治疗能降低脑卒中的危险.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探究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训练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枣庄市立第二 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60 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30 例。对照组以 传统的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重复经颅磁刺激并认知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 Loewenstein 认知功能评 估量表(LOTCA)评分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情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LOTCA 各项评分及 MoCA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恢复认 知能力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浅论麻黄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黄为麻黄科草本状小灌木草麻黄、木贼麻黄和中麻黄干燥草质茎,其味辛微苦,性温,现代《中药学》教材,多认为麻黄"归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咳嗽气喘及风水水肿等病证[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降纤、抗凝、抗血小板联合治疗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PI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0例PI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碟脉灵注射液+低分子肝素+奥扎格雷钠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降纤酶治疗.监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激活的凝血酶原时间(APTT)、肝肾功能.治疗14 d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9.4%(44/47),显著高于对照组[67.4%(29/43)](P<0.05).治疗后治疗组PT、APTT分别为(19.76±5.53)、(35.43±6.03)s,对照组PT、APTT分别为(17.26±1.49)、(35.71±5.64)s,2组与治疗前比较显著提高(P均<0.05),而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Fib为(1.51±0.42)g/L,对照组Fib为(3.10±0.69)g/L,治疗组Fib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P均<0.05),对照组Fib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临床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降纤、抗凝、抗血小板联合治疗PIS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