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与17~18世纪欧洲比利时的赫尔孟特等人提出的生物体内“非物质因素”的“活力论”不同,中医的气为生命物质的“活力”,而活力是相对生命这个大系统而言的物质运动状态和物质成分自身。生命力则是生命物质活力的动力之源。洪宗国先生结合热力学中的吉布斯自由能、焓、熵等概念,在《生命的和谐》一书中,将生命力定义为生命能、生命的驱动力和生命的潜力的总和,正好从物质层面将我们定义的生命物质的活力和生命力等概念具体化了。  相似文献   
2.
中医证候实质与阴阳平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医证候实质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在于认清中医证候实质与阴阳平衡及生命物质运动的关系。中医证候的多理化指标现象不是中医证候实质研究的失败,恰恰相反,正是多理化指标的偏高与偏低,揭示了中医阳证与阴证同生命物质运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赵国求 《美中医学》2007,4(4):27-30
中医中的阴阳是人体最佳自稳态状态参量,阴阳具有科学的内涵。由此,中医的阴虚火旺有了现代科学解释,中医的孕脉应是两种心率的叠加,是可以由实验来检验的。  相似文献   
4.
骗术并非伪科学,是物理学家赵国求的观点。以此立论,所谓“水变油”,所谓“伪气功”似乎都归不到伪科学的范畴。一位治学严谨,学富五车的专家,对一些几乎已成“定论”的论点提出了别样的见解,确实让人大吃一惊。这位物理学家对气功及特导功能的研究是否与他对分子、原子的研究一样高明而娴熟呢?如果您对此心存疑虑的话,不妨读读下面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5.
阴阳平衡与现代科学物质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是物质运动状态或构成成份相对于自组织系统最佳有序状态正负偏离的哲学抽提,偏快或构成成份增加属阳,反之属阴。几千年来的中医实践和几十年来的中医证实质研究从宏观和微观视角给出了有力的证明。精是气之母,精是物质,因此,气是依托于物质的,是物质的活力。物质的活力是指对自组织系统达成自稳态(有序)有贡献的物质运动状态或构成成份,阴阳二气则是物质运动状态或构成成份对系统最佳有序状态的正负偏离,但这种偏离不超过破坏系统有序的阈值。  相似文献   
6.
阴阳平衡等价于人体最佳自稳态的科学论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人体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健康的人体,从中医的角度看,阴阳平衡态就是人体的健康状态,从西医的角度看,就是人体的各种理化指标均处于正常取值范围的状态,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就是人体这个复杂巨系统的自稳念(有序态)。健康的人体,总有一个最佳健康的状态。对于中医就是最佳阴阳平衡态,对于西医就是各种理化指标的最佳标准取值状态,对于系统论就是最佳自稳态{最佳有序态}。一般情况下,人的健康,不可能总是处在最佳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理论结合的困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传统文化中,中医是最有魅力的瑰宝之一.这既在于她神奇的医疗效果,也在于她深奥神秘的医学理论.数千年来中医的发展有几次重大的飞跃,但每一次飞跃都没有跳出早期的解剖学知识,单纯的临床经验和传统哲学流派对中医的深刻影响.阴阳五行和医疗实践的结合,构建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和体系,<黄帝内经>则是这一理论体系的最早代表作,至今仍是中医诊疗实践中的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肺与肝证本质规律解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4 0年来中医“证”实质研究所揭示的微观病理指标进行全面观察与分析后发现 ,尽管人们寻求具体证特异指标的目的无法实现 ,但大量的统计数据清晰地表明 ,中医的阴证 ,其病理指标普遍偏低于正常状态值 ,而中医的阳证 ,其病理指标普遍高于正常状态值。上述实事 ,再次从微观角度证明了生命物质运动稳定平衡态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1人体最佳自稳态与中医阴虚火旺的现代科学解释 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巨系统。在中医证实质研究中,可能会发现对某一证候变异指标的测定中,既有指标的偏高,同时也有指标偏低的特异情形出现。这并不奇怪。对于阴证,从总体上看应是偏低的指标起主导作用,一些偏高的指标,是由偏低的指标引起的,只要我们解决了偏低的指标,偏高指标就自动调整过来了。反过来也一样,对于阳证,从总体上看应是偏高的指示起主导作用,一些指标的偏低是由偏高指标引起的,只要我们解决了偏高的指标,偏低指标也可以自动调整过来。所以中医辨证是首位重要的,如果“证”辨错了,就会在诊断中误用反药导致疾病的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