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9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113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术药物反应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荧光素钠静脉注射药物反应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对本组6例药物反应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结果 本组6例患者经平卧休息,药物治疗,观察30min后,各种反应体征明显减轻。结论 用药之前应考虑有药物反应的可能,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减少药物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动态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蛋白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鼠肝窦内皮细胞表达水平的时相变化,探讨其与肝窦内皮细胞下基底膜形成的关系。方法:采用腹部敷贴法建立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模型,HE、Masson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其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TGF、Ⅳ型胶原(ColⅣ)和层粘连蛋白(LN)在小鼠肝脏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并应用彩色图像分析仪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鼠肝窦内皮细胞表达CTGF蛋白阳性或强阳性,肝窦壁LN、ColⅣ表达水平增高,且随着肝纤维化的发展,CTGF和LN、ColⅣ表达逐渐增强,肝窦内皮下基底膜逐渐增厚。图像定量分析两组平均吸光度值、平均灰度值和阳性面积比具有统计学差异;CTGF蛋白与LN、ColⅣ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时小鼠肝窦内皮细胞通过CTGF蛋白表达上调,调控细胞外基质产生,导致ColⅣ、LN分泌增加,参与肝窦内皮下基底膜形成,从而引起肝内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微创弹性髓内针固定方法治疗大龄儿童移位型尺桡骨双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38例儿童尺桡骨双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9~15岁,平均12. 6岁。38例患者采用麻醉状态下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固定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记录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情况,术后1、2、3、6、9、12个月分别复查尺桡骨X射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在未发生延迟愈合情况下均要求患者术后6~9个月返院行内固定物取出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6~12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9个月,平均手术时间58 min、出血量10 m L,平均住院时间5 d,所有伤口均一期甲级愈合。1例患者出现伸肌腱激惹征,在内固定取出后消失,无患者出现肘关节、腕关节僵硬和前臂旋转功能障碍。结论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固定对于大龄儿童不稳定型尺桡骨双骨折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董敏  肖亮  宋明柯 《中南药学》2004,2(3):135-138
目的研究山奈酚对正常和急性短暂缺氧时大鼠海马CA1锥体神经元电压依赖性钾通道的作用.方法急性分离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采用全细胞记录,用含有氰化钾(KCN)60μmol·L-1的标准外液灌流模拟细胞缺氧,观察山奈酚对正常和缺氧时海马CA1区神经元电压依赖性钾通道的作用.结果山奈酚对正常和缺氧时海马CA1神经元电压依赖性K 电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同时抑制瞬时外向型钾电流(IA)和延迟整流性钾电流(Ik),具有浓度依赖和电压依赖性;山奈酚对IA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约为50μmol·L-1,对IK的IC50约为80μmol·L-1.结论山奈酚对正常和缺氧时大鼠海马CA1神经元电压依赖性钾通道有抑制作用,其对钾通道的抑制作用可能参与脑缺血保护.  相似文献   
6.
机械通气的撤离是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临床上常用的撤机方法包括:T管间断撤机、持续气道正压间断撤机、有创无创序贯辅助撤机等,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气管插管患者撤机,而对气管切开患者的撤机研究较少。我们运用无创通气(NPPV)辅助1例气管切开困难撤机患者成功撤机,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8岁,因"反复咳嗽咯痰30+年,心累10年,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CA153与CEA在三阴乳腺癌及非三阴乳腺癌中表达水平的差异,并分析血清中CA153与CEA水平差异与患者预后情况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5年1月至2012年6月经临床病理学确诊的三阴乳腺癌患者120例(三阴组)及非三阴乳腺癌患者575例(非三阴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CA153、CEA含量,并分析这两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与患者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三阴组患者血清CA153含量为(47.06±45.63) U/ml,明显高于非三阴组患者的(30.38±28.57) 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三阴组的CEA含量为(10.11±9.54) ng/ml,高于非三阴组的(7.03±6.87) ng/ml(P<0.05).5年内生存分析结果表明,血清CA153<47.06 U/ml,CEA<10.11 ng/ml的三阴组患者和血清<30.38 U/ml,CEA< 7.03 ng/ml非三阴组患者存在明显的无疾病进展时间和生存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A153与CEA可作为三阴乳腺癌及非三阴乳腺癌患者预后情况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食管癌放疗后复发再程放疗的疗效.方法:对14例再程放疗的食管癌患者采用Varian 23EX电子直线加速器适形放疗,1.2Gy/次,2次/日,总剂量DT33~62Gy,放疗2~3周.结果:10例病变消退(8例食道黏膜恢复,2例癌性狭窄,采用球囊扩张扩大食道,可正常进食),无效3例病灶扩大,1例发生呕血,死亡;未发生放射性脊髓炎,有不同程度放射性食管炎;1年存活率50.00%、2年存活率28.57%.结论:放疗后复发再程放疗,有助于消除食管癌复发症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安全可靠,但仍有部分患者难获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共振平扫T1、T2值及增强后的T1值在脑胶质瘤分级及细胞增殖活性预测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脑胶质瘤患者,其中高级别胶质瘤(high grade glioma,HGG)21例,低级别胶质瘤(low grade glioma,LGG)15例。所有患者在术前1周同时行多对比度一站式弛豫定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ompilation,Magic)扫描、Magic对比增强扫描。在增强前后生成的T1 mapping、T2 mapping测量肿瘤实质区、对侧镜像部位正常脑白质的增强前T1值(T1-pre)、T2值(T2-pre)及增强后T1值(T1-Gd)。对手术标本进行病理分级及Ki-67标记指数(Ki-67 LI)的测定。分析各项Magic参数及Ki-67 LI之间的相关性及高低级别组间Magic参数值、Ki-67 LI之间的差别,并绘制ROC曲线。结果T1-pre、增强前T1比值(ratio of T1-pre,rT1-pre)、T1-Gd、增强前后T1差值(ΔT1)、T1值变化百分比均与Ki-67 LI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r分别为0.502、0.331、-0.351、0.537、0.473。高级别组胶质瘤T1-pre、ΔT1、T1值变化百分比、Ki-67 LI明显高于低级别组,T1-Gd、增强后T1比值(ratio of T1-Gd,rT1-Gd)低于低级别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ΔT1对区分高、低级别胶质瘤的效能最好,其最佳诊断阈值373.25 ms,曲线下面积0.816,敏感度90.5%,特异度60%,P=0.001。结论定量测量T1值可用于鉴别高低级别胶质瘤,对预测肿瘤细胞增殖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电针联合目标温度管理对心肺复苏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心跳骤停(CA)复苏成功自主循环恢复后的昏迷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电针组(36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目标温度管理,电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电针疗法。2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大脑功能评分(CPC)、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结果:ROSC1周及2周后,电针组BIS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62.8±12.6) vs (55.8±12.0);[(79.6±8.9) vs (67.4±11.8),均P<0.05)],电针组NSE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8.9±5.3) vs (22.7±8.8);(15.3±5.5) vs (19.4±9.6),均P<0.05)]。6个月后电针组CPC1~2分构成比较对照组高,CPC3~5分构成比较对照组降低(均P<0.05)。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电针联合目标温度管理可减轻CA后患者的脑损伤,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