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8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分析报告了 1~ 5年级学生HBsAg携带情况 ,阳性检出率为 5 .4 9% ,低于省内平均阳性率。但有随年龄的增大HBsAg携带率增高的趋势 ,男性高于女性 ,提示乙肝疫苗是目前国内用于预防乙肝最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86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照组给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8及第15天行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观察并监测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5天NIHSS评分显著降低,Barthel评分显著升高(P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第8天,治疗组NIHSS评分显著下降,Barthel评分显著升高(P <0.05)。治疗组于治疗后第8及第15天比较同期对照组,NIHSS评分显著下降,Barthel评分显著升高(P <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1 000例妇女病普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所于 1998年进行相关人群妇女病普查。现将普查情况总结如下。1 普查对象及方法1.1 一般情况普查对象 :受检单位的已婚妇女 10 0 0名。最大 5 5岁 ,最小 2 4岁。普查方法 :对普查对象询问病史 ,常规检查及阴道细胞学涂片病检。1.2 检查内容问诊及按妇女病检查常规 ,通过阴道窥器 ,用肉眼观察宫颈情况及阴道分泌物情况 ,对白带多且泡沫状或豆渣样的妇女取阴道后穹窿分泌物 ,置于生理盐水玻片上进行显微镜检查。每例均做子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用巴氏或苏木素染色 ,按巴氏 5级分类法诊断 ,再用双合诊检查盆腔情况。2 结果 (见表 1,2 ,3)…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腺样体肥大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腺样体肥大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接受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与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症状恢复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症状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儿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腺样体肥大患儿的优势明显,联合围手术期优质护理的症状恢复率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低密度脂蛋白亚类与血脂的相关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动脉粥样硬化(AS)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但相当数量的颈动脉AS患者LDL-C正常,因此有必要寻找其他指标,以便更准确地评估个体罹患AS的危险性。小而致密的LDL颗粒的存在与缺血性心脏病、颈动脉As及血管性痴呆的发生高度相关,而且与高三酰甘油血症有相关性。我们利用先前建立的LDL颗粒大小的测定方法。研究颈动脉AS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LDL颗粒大小,并探讨其与血脂指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新化合物3β,12β,20(S)-三羟基达玛-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3β,12β,20(S)-trihy-droxy dammarane-3-O-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HRG)即人参皂苷结构修饰物的体内抗肿瘤活性。方法建立肝癌H22鸡胚尿囊膜(CAM)移植瘤模型,观察药物对移植瘤生长、诱导血管生成数、生长抑制率等的影响;将移植瘤切片及HE染色进行光镜组织形态的观察和测定;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移植瘤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新化合物HRG 25、50、100μg.mL-13个剂量组对肝癌H22-CAM移植瘤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抑瘤率分别为27.73%、50.02%、64.21%;HRG可显著减少移植瘤诱导血管生成数,且光镜下观察发现各用药组移植瘤组织均存在不同程度坏死,坏死程度与移植瘤诱导血管生成数成反比例关系;HRG可降低移植瘤的微血管密度,并下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结论 HRG具有体内抗肿瘤活性,能够显著抑制肝癌H22-CAM移植瘤的生长和其诱导的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移植瘤微血管密度和下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刘宏顺  胡磊  赵凤丽 《河北医药》2022,(24):3802-3806
脑干是维持患者生命活动和意识状态的重要中枢,脑干梗死后,若不及时就医,病死率、致残率极高。脑干梗死是脑血管疾病中最为严重的一类疾病,孤立的脑干梗死灶多由脑干供血的穿支动脉病变引起,病因可能是供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分支阻塞,也可能是由于穿支小动脉的玻璃样变性或纤维素样坏死引起。核磁影像技术的发展及在临床诊断中的广泛应用,提高了脑干梗死的检出率,可以显示责任病灶的位置和大小以及供血动脉情况。脑干梗死的病因不同,患者的临床影像特点、症状及预后也不同,临床工作中需要注意区分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以减少患者的不良预后。本文从孤立的脑干梗死患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预后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梗塞晚期溶栓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塞的晚期溶栓疗效。方法 :急性脑梗塞患者 12 0例 ,随机分为尿激酶 (UK)治疗组和精制蝮蛇抗栓酶对照组进行治疗前后疗效评定比较。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1) ,且在治疗组中早期溶栓 (t≤ 12 h)和晚期溶栓 (12 h0 .0 5 )。结论 :急性脑梗塞(和进展型脑卒中 )晚期溶栓治疗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兔离体颈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内皮依赖的舒张的影响。方法:以血管条等长张力法测定ox-LDL、L-精氧酸(L-arginine,L-Arg)等对兔动脉内皮依赖的舒张功能的影响。结果:较低浓度的ox-LDL(50μG·ml-1)明显抑制颈动脉经乙酰胆碱介导内皮依赖的舒张,而不抑制非内皮依赖的舒张。L-Arg可部分逆转ox-LDL密度脂蛋白引起的颈动脉内皮依赖的舒张功能损害。结论:ox-LDL可抑制兔颈动脉内皮依赖的舒张而不影响基底动脉内皮依赖的舒张,补充L-Arg可改善受损的内皮依赖的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