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氧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和能量代谢调节剂1,6-二磷酸果糖(FDP)联合应用在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取ASAⅡ或Ⅲ级、拟在CPB下行二尖瓣置换、主动脉瓣置换和联合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A组)、依达拉奉组(B组)、FDP组(C组)和联合用药组(D组)。A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B组将依达拉奉0.5mg/kg一次性加入CPB预充液中;C组于主动脉阻断前15min静脉滴注FDP 200mg/kg;D组为将依达拉奉0.5mg/kg一次性加入CPB预充液中,并于主动脉阻断前15min静脉滴注FDP 200mg/kg。分别于麻醉后切皮前(T1)、主动脉阻断前(T2)、CPB停止后2h(T3)、CPB停止后6h(T4)和术后24h(T5)采集桡动脉血,测定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浓度;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并记录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与T1时比较,T2~T4时A组血浆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或P<0.01);T3~T5时四组血浆MDA浓度明显升高、CK-MB活性明显升高(P<0.05或P<0.01);T2~T5时四组血浆cTnI浓度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A组比较,T2~T4时B、C、D组血浆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T3、T4时B、C、D组血浆MDA浓度、T3~T5时B、C、D组血浆CK-MB活性明显降低,T3时B、C、D组和T4时B、D组cTnI浓度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D组比较,T3、T4时B、C组血浆cTnI浓度明显升高(P<0.05)。术中多巴胺最大用量、术后24h引流量A组明显多于D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或FDP单独用药可以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两者联合用药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电针复合七氟烷麻醉干预断尾大鼠核c-fos蛋白表达的应激调控机制,为临床患者诊疗提供一些实验室依据。方法 50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麻醉组、针刺组、观察组、对照组与正常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制备急性应激模型,麻醉组和观察组大鼠行七氟烷麻醉,针刺组和观察组大鼠行电针治疗,对照组和正常组大鼠不进行任何干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皮质酮(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大鼠下丘脑c-fos蛋白表达状况,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对照组大鼠血清CORT、ACTH含量和c-fos蛋白表达上升(P0.05);与对照组比较,针刺组、麻醉组及观察组大鼠CORT、ACTH含量和c-fos蛋白表达下降(P0.05);与针刺组、麻醉组比较,观察组大鼠血清CORT、ACTH含量和c-fos蛋白表达下降(P0.05)。与正常组比较,对照组大鼠血清CD3~+、CD4~+、CD8~+及CD4~+/CD8~+含量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针刺组和观察组大鼠血清CD3~+、CD4~+、CD8~+及CD4~+/CD8~+含量上升(P0.05)。结论电针复合七氟烷麻醉可显著改善断尾大鼠机体应激状况,降低核c-fos蛋白分泌和血清ACTH、CORT含量,提升大鼠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氧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和能量代谢调节剂1,6-二磷酸果糖(FDP)联合应用对在心肺转流(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的全身抗炎作用的影响。方法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A组)、FDP组(B组)、联合用药组(C组)和对照组(D组),每组10例。A组将依达拉奉0.5 mg/kg一次性加入CPB预充液中,B组于主动脉阻断前15 min静脉滴注FDP 200 mg/kg,C组为A、B两组药物的联合使用,D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切皮前(T1)、主动脉阻断前(T2)、CPB停止2 h(T3)6、h(T4)和术后24 h(T5)采集桡动脉血测定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及IL-10水平,记录心脏复跳情况、心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情况及术后24 h创面引流量。结果与D组比较,其他三组能显著减少血浆SOD活性降低的幅度,降低血浆MDA、TNF-αI、L-6I、L-8的升高幅度,增加IL-10的升高幅度(P0.05),以C组作用最为明显。结论 CPB主动脉阻断前给予依达拉奉或FDP均可减轻自由基反应,抑制全身炎性反应,且两者联合用药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针刺百会穴对异氟醚吸入麻醉老年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影响及电生理机制,为临床患者治疗提供一些实验室依据。方法:选取由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SPF级成年大鼠30只,雌雄各半,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观察组(10只)、对照组(10只)与正常组(10只),将观察组和对照组大鼠置入麻醉箱内,吸入运载气体内含1.5%异氟醚,正常组大鼠则置入麻醉箱内吸入空氧混合气,麻醉后观察组大鼠使用针灸刺激百会穴,对照组和正常组大鼠不进行任何干预;麻醉7天后各组随机选取5只大鼠进行空间探索与定位航行实验,取剩余5只大鼠进行体电生理,记录各组大鼠在HFS前后的LTP状况。结果:对照组第1~5天其逃避潜伏时间均高于正常组,观察组逃避潜伏期时间均低于对照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垮台次数较正常组显著下降,观察组大鼠垮台次数较对照组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在HFS后1、30、60分钟时其fEPSP幅度均低于正常组,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氟醚吸入麻醉以后会造成老年大鼠出现POCD,对大鼠百会穴行针刺能够使异氟醚所造成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得到明显改善,其作用原理可能和异氟醚对大鼠海马神经元LTP抑制得到缓解有联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股骨近端一针两点(single-penetration dual-injection,SPEDI)技术用于老年膝关节以下手术的安全性、便捷性、有效性. 方法 选择行膝关节以下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SPEDI技术组(A组)、腘窝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组(B组).超声引导下使用0.5%盐酸罗哌卡因20 ml和5 ml行坐骨神经及隐神经阻滞,记录两组摆体位时间,阻滞操作时间和总操作时间,入室给予镇静药后(T0)、操作时(T1)、切皮时(T2)、手术结束时(T3)的SBP、DBP和HR,评估注药后10、20、30 min时感觉阻滞、运动阻滞及术中使用舒芬太尼情况. 结果 A组摆体位时间、阻滞操作时间和总操作时间显著短于B组(P<0.05);操作时A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B组平稳(P<0.05);腓肠神经在注药后20、30 min,胫神经在注药后30 min的感觉阻滞B组高于A组(P<0.05);运动阻滞及术中舒芬太尼需要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SPEDI技术在老年膝关节以下手术中操作便捷、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讨筋膜内热针联合腰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血清IL1β、TNF-α和PGE2水平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腰三针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筋膜内热针,对比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VAS 评分和WHOQOL-100评分、临床症状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两组治疗前JOA评分、DOI评分和WHOQOL -BREF评分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JOA评分和WHOQOL -BREF评分明显升高,DOI评分明显降低(P <0.05);且治疗组改善较多(P<0.05);两组治疗前腰痛和下肢放射痛评分、腰背肌后伸IMS和ROM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腰痛和下肢放射痛评分明显降低,腰背肌后伸IMS和ROM明显升高(P <0.05);且治疗组改善较多(P <0.05);两组治疗前血清IL1β、TNF-α和PGE2水平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1β、TNF-α和PGE2水平明显降低(P <0.05);且治疗组降低较多(P <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筋膜内热针联合腰三针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降低血清IL1β、TNF-α和PGE2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目前多采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1]。除手术外,完善的术后镇痛对老年患者平稳渡过围术期也至关重要。既往术后镇痛常选用静脉输注镇痛药,但常有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传统神经阻滞不良反应相对较小,但精确性较差[2]。本组旨在分析超声引导连续髂筋膜阻滞在老年患者PFNA内固定术后镇痛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血清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胱抑素 C (CysC)和清蛋白水平对大面积心肌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02例,按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心功能不全和/或心源性休克分为两组:不伴心功能不全和/或心源性休克组63例,伴心功能不全和/或心源性休克组39例。再按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是否大于200 IU /L 分为两组:CK‐MB 峰值大于或等于200 IU /L 病例组(n=58)和 CK‐MB 峰值小于200 IU /L 病例组(n=44)。所有患者入院第2天清晨检测血清 HDAC3、CysC 和清蛋白水平。结果与未发生心功能不全和/或心源性休克组比较,发生心功能不全和/或心源性休克组的患者血清 HDAC3和 CysC 水平显著升高(P<0.01),血清清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 CK‐MB 峰值小于200 IU /L 病例组患者对比,CK‐MB 峰值大于200 IU /L 病例组患者的血清 HDAC3和 CysC 水平显著升高(P <0.01),血清清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血清 HDAC3、CysC 和清蛋白水平对大面积心肌梗死有一定预测价值,有利于判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