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麻比(口罕)”是我国有名的传统傣药。它是热带季风区的一种落叶乔木。以往的中文名是“印度枳”、“孟加拉苹果”、木桔。我们建议中文名用“麻比(口罕)”为好,因为它与印度、泰国缅甸以及英文名的音读大体上是相通的。我国傣医取“麻比(口罕)”果、茎、根、叶、种子各部入药。现在傣医认为它是难得稀有之品,如得此药,则另行收藏于特制药袋中。不仅如此,“麻比(口罕)”是我国进口藏药品种之一。我们最近调查所知,在我国云南南部热区还有为数不多的老龄开花结果植株,可是并未很好利用与保护。如果很好保护利用,便可解决部份傣药与藏药之需。反之,不加保护利用,长此以往,则有丧失“麻比(口罕)”种源可能。本文调查研究了有关药用植物学有关问题,使其更好保护利用这一种新的药用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2.
神效油,傣语方名为“丫喃满丫的帕召”。相传我国南部傣族地区盛行“小乘佛教”,佛门有一高僧,不但佛学造诣甚高,而且精通医药。适逢一年,某地瘟疫流行,这位高僧为驱除病魔,创制此方,应用甚验。一、制作方法: 落葵叶捣烂取汁90克,蔓荆叶捣烂取汁90克,鸭嘴花叶捣烂取汁90克,芝麻油0.9  相似文献   
3.
4.
荜茇(Piper longum L.)属胡椒科植物,药用部分为未成熟的干燥果穗。荜茇主要分布于不丹、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越南。过去我国一向依靠进口,认为我国不产荜茇。1971年我们在云南保山地区盈江县采到野生荜茇,经植物学鉴定及化学成分分析初步确认与进口荜茇为同一植物。为了进一步确定商品价值,我们进行了生药学鉴定,为今后商业部门收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傣语称该方为“阿塔腊奶”,因方出圣地其效甚佳,称圣地良方。此方实为老傣医推崇名方之一,亦见于傣医药手稿之中。傣医方名为“阿塔腊奶告”,即“老圣地良方”;也有方名为“阿塔腊奶”,但以后者居多,各手稿中“阿塔腊奶”药物组成和应用亦无  相似文献   
6.
傣药的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傣药”是祖国传统医药的宝贵遗产之一,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民族性、地方性很强。在用药方法、剂型、品种与别的民族医药均有很大的不同,有一套配方用药的理论,构成了独特的“傣药”。本文在简单介绍“傣药”发展的同时,列举一些傣药品种、傣医的方剂、用途和傣语名称,为有关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麻耙”是我国有名的傣药,常见于傣医药手稿之中。它是傣药成方“雅沙哩扪挪”的主药。“麻耙”即傣语音读,“麻”即果实。“耙”为疯癫之意,故为疯癫果。取种子食其不当中毒为疯。  相似文献   
8.
大叶火筒树属火筒树科(Lecaceae)植物是云南西双版纳传统傣药。傣语称大叶火筒树为“柊哼因”,老挝、缅甸称“哼因”,这个称呼基本上是相通的。西双版纳老傣医取其根入药,不但应用普遍,而且傣医药手稿也有记载,综其记述,大叶火筒树有破瘀活血,消肿定痛,癒溃生肌之功;植物各部有毒,只宜外用,且忌内服,有方如后:  相似文献   
9.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云南南部热区,气候温暖湿润,为我国姜科植物主要产地之一,该区约有姜科12属植物,占全国属数的65%;有50种、变种,约占全国种数的30%。我国傣族同胞在漫长的岁月中,利用姜科植物防病治病。傣医药利用姜科植物始于何时?有待今后查考,从现存140余年  相似文献   
10.
我国傣医药遗产十分丰富,“红光明眉丸”仅宝库中一方。我们整理出来以供研究。“红光明眉丸”,傣语称“丫苏晚纳浪西”。方出老傣医波炳祖传手稿,很多傣医也甚为推崇,互相传抄应用,能使患者速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