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对唇形科植物迷迭香进行初步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性状、组织横切面及粉末显微鉴别方法。结果:通过对迷迭香药材茎、叶的横切面显微鉴别,茎、叶、花的粉末的显微鉴别,详细描述了迷迭香的生药学特征,找出了迷迭香的详细鉴别特征。结论:可为制定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和利用药材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滇产迷迭香精油的挥发性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滇产迷迭香精油的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制备方法、条件,采用了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析了滇产迷迭香精油的挥发性化学成分,包括43种化合物的中文名称、分子式和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优化基质处方,制备乳腺结重痛轻凝胶贴膏剂,并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其治疗乳腺增生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以初黏力、持黏力及综合感官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对乳腺结重痛轻贴膏的基质处方进行优化,考察凝胶贴膏的成型性。借助网络药理学,通过TCMSP、Targetnet、Genecards、OMIM等数据库检索获取该制剂活性成分和乳腺增生的作用靶点,利用Venny工具筛选交集靶点,并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运用String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分析,并使用Metascape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KEGG和GO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借助AutoDockTools和PyMoL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正交试验优选出乳腺结重痛轻凝胶贴膏基质处方为溶胀比1∶40的卡波姆20 mL,3 g·mL-1的药液20 mL,甘油7 mL,0.1 g·mL-1的对羟基苯甲酸甲酯1.5 mL。基于网络药理学,筛选出结重痛轻方的有效成分45个,以及活性成分与乳腺增生的交集靶点49个,包括ESR1、EGF...  相似文献   
4.
5.
韩志超  梁运江  赛春梅 《中草药》2024,55(1):320-331
黄芩Scutellariae Radix是我国常用的大宗中药材,在建设健康中国、维护世界公共卫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种质及生态环境对黄芩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与积累具有显著影响。通过对关于黄芩质量形成与种质、气候及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充分理解黄芩栽培的特殊性,并重视多学科交叉、分子生药学、土壤酶、内生微生物、微生物组学及多组学等研究,是未来黄芩质量形成影响因素的研究重点,为指导黄芩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酸枣仁颗粒的薄层色谱(TLC)鉴别方法,为控制其产品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对方中的酸枣仁、知母、甘草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TLC色谱中均能检测出酸枣仁、知母、甘草.结论:定性方法准确可行,重复性好,该方法可作为该品种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一个稳定可靠的方法来测定秦归活络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YMC C18(4.6mm×150nm,5μ);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15:85);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30nm,进样量为10μ.结果:芍药苷的保留时间为8.7分钟,在20.2μg/ml-101.0μ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r =0.99998,n=5);芍药苷的回收率为104.0%,RSD =0.7% (n =6);供试品放置24小时内稳定,RSD=0.61%(n=5).结论:本方法测定结果准确,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秦归活络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唇形科植物迷迭香进行初步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性状、组织横切面及粉末显微鉴别方法。结果:通过对迷迭香药材茎、叶的横切面显微鉴别,茎、叶、花的粉末的显微鉴别,详细描述了迷迭香的生药学特征,找出了迷迭香的详细鉴别特征。结论:可为制定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和利用药材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迷迭香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物含量测定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迷迭香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为控制其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法测定含量并比较其优缺点。结果:紫外分光光度法平均回收率为99.70%,RSD=1.952%,薄层扫描法平均回收率为103.11%,RSD=2.568%.结论:两种方法均较灵敏、准确,可作为迷迭香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物质量的粗控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小果博落回果荚正丁醇萃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其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靶点及通路。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中高压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小果博落回果荚正丁醇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NMR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Targetnet数据库获取目标化合物的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OMIM及TTD数据库获取阿尔茨海默病相关靶点,将两者输入Venny在线工具获得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靶点。通过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相互作用网络,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使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KEGG和GO通路富集分析,并用AutoDockTools 1.5.7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研究。结果 从小果博落回果荚正丁醇萃取物分离得到5个酚苷类化合物;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出TNF、PTGS2、APP等10个关键靶点,Pathways in cancer、Serotonergic synapse、Alzheimer''s disease等10条重要通路,分子对接显示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 化合物3~5为首次从博落回属分离得到,化合物5 为首次从罂粟科分离得到;小果博落回可能通过作用于TNF、PTGS2、APP、ABCB1等关键靶点,干预APP/Aβ/NMDAR信号通路,来降低炎性因子、抑制炎症反应和减少脑内Aβ肽沉积,起到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