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分析致残性急性缺血性小卒中在阿替普酶(alteplase,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早期静脉使用替罗非班(tirofiban)抗血小板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通过多模影像连续入取了2011年1月至2018年6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小血管病变或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且入院时NIHSS评分≤5分和发病在4.5 h内的致残性急性缺血性小卒中病例(n=80)。根据静脉溶栓治疗后早期是否静脉使用替罗非班抗血小板治疗分为标准治疗组(n=37)和静脉溶栓治疗后早期使用替罗非班治疗组(n=43);分析治疗后24 h、48 h、7 d或出院时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变化值、临床症状恶化率(进展和复发)、颅内及其他部位出血的发生率、死亡率、90 d后的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结果:2组在性别构成、年龄分布、基础疾病史、溶栓前NIHSS评分、责任血管的构成比、血压、血糖、血脂、院前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等基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使用静脉替罗非班治疗组NIHSS评分下降程度有低于阿替普酶静脉标准治疗组的趋势,但2组在治疗后24 h NIHSS评分变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vs. 2,P=0.519)、48 h NIHSS评分变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vs. 2,P=0.265)、7 d NIHSS评分变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 vs. 3,P=0.162);早期静脉使用替罗非班治疗组临床症状恶化率低于阿替普酶静脉标准治疗组(4.7% vs. 18.9%,P<0.05);2组在出血发生率和死亡率为0,2组90 d后的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致残性急性缺血性小卒中静脉溶栓后早期静脉使用替罗非班抗血小板治疗是安全和可能更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旨在探讨三七皂苷R_1能否通过调控miRNA-34a/SIRT1/p53通路发挥延缓H_2O_2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衰老的作用。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作为研究对象,建立H_2O_2诱导的衰老模型,以白藜芦醇作为阳性对照药,实验分为青年组、H_2O_2模型组、三七皂苷R1组、白藜芦醇组。药物组提前加入三七皂苷R1(30μmo L·L~(-1))或白藜芦醇(10μmo L·L~(-1))干预24 h,然后用H_2O_2(100μmo L·L~(-1))造模4 h,最后换成完全培养基培养24 h。采用衰老特异性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法鉴定细胞衰老程度,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WST-1法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QRT-PCR检测miRNA-34a,SIRT1和p53的核酸表达,Western-blot技术检测SIRT1,p53和衰老相关蛋白p21,p16的蛋白表达。结果发现,与模型组相比,三七皂苷R1组和白藜芦醇组可有效减低衰老内皮细胞的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率,增强细胞增殖能力和SOD活力,减少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比例,抑制了miRNA-34a和p53的核酸表达,促进了SIRT1的核酸表达,此外抑制了p53,p21和p16的蛋白表达,促进了SIRT1的蛋白表达,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该研究表明,H_2O_2诱导的衰老的内皮细胞可以作为衰老研究的模型,三七皂苷R1延缓血管内皮细胞衰老的效果明显,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miRNA-34a/SIRT1/p53通路延缓了血管内皮细胞衰老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CA153等在乳腺癌肺癌及几种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清以及胸水中CA153在乳腺癌及肺部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化学发光分析法对16例乳腺癌患者血清、27例肺癌患者的血清以及其中8例肺癌患者的胸水、122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的血清及113例正常健康体检者的血清进行CA153、CEA、CA199、CA125水平测定。结果 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水平(37.06±75.03 U/ml)为各种疾病中最高;肺癌组4项肿瘤标志物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与肺部良性疾病组(P〈0.01),肺部良性疾病组4项肿瘤标志物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A153+CEA+CA125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78%6、5.57%,为最佳组合;肺癌患者胸水中4项肿瘤标物的平均值均显著高于血清,胸水与血清间CA125水平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CA153、CEA及CA199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胸水联合检测CA153+CEA+CA125阳性率高达100%。结论 乳腺癌组血清CA153水平为各种疾病中最高;其次为肺癌组。检测血清中CA153、CEA等肿瘤标志物、以及胸水中CA125对肺部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2018—2022年厦门市某三甲医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筛查试验阳性患者的确认试验结果和相关资料,为临床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2022年医院就诊人群的HIV抗体筛查试验结果及经过厦门市疾病控制中心(CDC)免疫印迹法(WB)确认HIV抗体阳性患者的检验结果和临床资料。统计HIV筛查试验和确认试验结果,统计HIV抗体阳性样本的人群分布和科室分布、WB条带分布及HIV-1抗体条带模式。结果 1 323例需送确认试验患者中882例送检,确认HIV抗体阴性339例,阳性466例(465例经WB检测阳性,1例经核酸RNA检测阳性),不确定结果77例中随访确认5例阳性;未送检的441例患者中,既往已确认HIV抗体阳性82例。最终可追踪到的HIV抗体阳性患者共553例,阳性率41.80%。首次确认试验阳性的466例患者中,男女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年龄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94例患者的首诊科室为内科相关科室,72例为外科相关科室。465例经WB检测阳性样本共检出9条HIV-1抗体条带,1条HI...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