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全麻苏醒期持续泵注小剂量瑞芬太尼对患者拔管期的影响及护理。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年龄31~58岁,择期行肝胆手术的全麻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30例。A组术毕继续泵注0.05μg·kg-1·min-1瑞芬太尼至拔管,B组泵注等量生理盐水至拔管。观察两组患者意识恢复的时间、气道反应、血流动力学变化、吞咽能力恢复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拔管时、拔管后3min、5min心率、血压值均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呛咳率明显低于B组;两组患者术毕至呼唤睁眼时间、拔管的时间及OAAS评分达5分的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麻苏醒期泵注瑞芬太尼可抑制拔管期心血管反应,减少呛咳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为优质护理服务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中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术中B超的手术配合要点及意义。方法回顾研究我院近5年来显微手术治疗听神经瘤患者40例,其中28患者在术中行神经电生理监测以及应用术中B超检查(监测组);其余12例为非监测组。手术中熟练有效的护理配合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结果 40例患者跟踪随访3个月~4年,未监测组肿瘤全切8例,4例患者行肿瘤近全切;神经电生理监测+B超组(下简称监测组)肿瘤全切26例,2例患者行肿瘤近全切。未监测组7例术后患者面瘫恢复或好转,4例无明显变化,加重1例;听力恢复或好转1例,10例无变化,加重1例。监测组术后患者面瘫恢复或好转24例,1例无明显变化,加重3例;听力恢复或好转12例,16例无明显变化,加重0例。监测组与非监测组在肿瘤切除率、面/听神经功能改善方面比较,P均〈0.05。结论听神经瘤显微手术治疗中,充分的术前准备,协调的护理配合,加上神经电生理监测、B超应用可较好地保护面、听神经的功能,提高全切率,对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效果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全麻老年患者在复苏期间发生并发症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通过对508例全麻术后病人进入复苏室(简称PACU)的观察,分析主要的临床观察要点:苏醒期躁动、谵妄、低体温、低氧血症、呕吐。结果:108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发生率21.2%。结论:全麻复苏期间病人情况多变,应严密观察,综合分析并发症原因并对症处理,确保病人安全渡过苏醒期。  相似文献   
4.
陈信芝  赖宇芬  刘光娥 《全科护理》2011,9(28):2592-2593
总结神经电生理监测及术中B超应用下30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的术前准备,强调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有效、协调的医护技配合、神经电生理监测、B超应用等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较好地保护面、听神经的功能,提高肿瘤全切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扎司琼预防无痛人流术后恶心呕吐的作用。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行无痛人流术患者300例,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100例,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阿扎司琼及阿扎司琼+地塞米松,三组患者均注射丙泊酚(3mg/kg)及芬太尼(0.6μg/kg),手术24小时后电话询问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 B组和C组恶心及恶心伴呕吐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组(P〈0.05),C组恶心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小于B组,但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恰当及时的护理,阿扎司琼预防无痛人流术后恶心呕吐有较好效果,复合小剂量地塞米松并无必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