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通过整理《针灸大成》中有关百会穴的文献记载,对百会穴的腧穴定位、刺灸方法、针灸临床应用进行讨论,发现其腧穴定位与现代《针灸学》基本一致,可针可灸,多针二分,每次灸量不超过七壮,累计止于四十九壮,其临床适应证包括内科疾病、五官科疾病、儿科疾病、皮肤科疾病及肛肠科疾病,擅用于治疗内科急症、风疾,可单独使用亦可配伍其它穴位,临证须注意辨证施治、灵活选穴。  相似文献   
3.
中风后失眠均与"郁、虚、痰、火热"有关,并与瘀有密切关系。我们依据"瘀"为中风病的核心病机的理论,提出运用祛瘀生新法治疗中风类疾病。创造了祛瘀生新安神方、祛瘀生新安神针法及刺络拔罐放血法,用之于临床,对中风后失眠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