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降低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内毒素水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运用鲎试剂定量检测技术对病例内毒素水平采血检测.结果:治疗组内毒素水平1.64±0.46Eu/ml,至第七周恢复正常者占50%;对照组内毒素水平2.10±0.51Eu/ml,至第七周恢复正常者占30.6%;两组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对降低内毒素水平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输血是治疗患者疾病和抢救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大风险,患者可能因输血感染各种疾病、发生输血反应危及生命。因此,为了提高输血安全性,降低输血风险,避免因输血所导致的医疗纠纷的发生,控制并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科2009年遇到的1例迟发性溶血反应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龙敏  赖冬  赖飞 《福建医药杂志》2012,34(4):142-143
目的 通过检查临床输血病历,调查其质量合格情况,加强临床输血的质量控制,规范临床合理用血.方法 依据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同时结合"厦门市临床输血合理性标准",对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输血病历进行检查,比较2009年与2010年输血过程的各个环节质量合格情况.结果 2010年输血病历的各输血环节质量合格情况相对于2009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01).2009年输血病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输血申请单不完整,输血指征把握不当,输血病历中无输血病程记录和输血后评价,或输血病程记录过于简单、不规范等问题;2010年上述问题有所改观,但仍存在输血后评价不及时等问题.结论 输血病历中存在问题,输血病历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西昌市农村留守学生掌握青春期生理知识的情况及其心理状态,探索为农村留守学生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的最佳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法对西昌市农村地区4所初级中学、3所小学的农村留守学生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西昌市农村留守学生在青春期健康知识及性生理知识的掌握度、青春期心理、性心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盲点和误区。结论:西昌市农村留守学生接受的青春期健康教育有所缺失,其在青春期心理、行为等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有关部门必须充分重视西昌市农村留守学生的青春期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对其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力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的常见疾病及其患病率,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教职工预防保健意识。方法对1382名教职工进行血压、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乙肝标志物、血糖、血脂、胸透、心电图、B超等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影响高效教职工健康的主要疾病是脂代谢异常、高血压、脂肪肝、肾脏病。结论高校教职工常见慢性疾病患病率较高,应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慢性病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莱菔硫烷(sulforaphane,SFN)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组(H/R组)和SFN预处理组(10μmol/L SFN预处理细胞12 h后,进行缺氧/复氧处理)。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及凋亡程度,CCK8法检测各组H9C2心肌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法检测血红素氧化酶1(HO-1)、醌氧化还原酶1(NQO1)、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R组和SFN预处理组心肌细胞存活率均降低(P均0.01),HO-1、NQO1、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及Bcl-2/Bax均升高(P均0.01)。与H/R组相比,SFN预处理组的细胞生长状态较好,细胞存活率明显提高[(76.00±0.52)%对(55.73±0.43)%,P0.01],HO-1(3.24±0.01对1.86±0.01,P0.01)、NQO1(1.67±0.01对0.95±0.01,P0.01)和Bcl-2(0.70±0.00对0.48±0.01,P0.01)蛋白表达水平及Bcl-2/Bax(1.22±0.01对0.56±0.00,P0.01)均明显升高,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0.57±0.00对0.85±0.01,P0.01)。结论:SFN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与促进HO-1、NQO1、Bcl-2蛋白表达,抑制Bax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创伤性失血患者血细胞比容(Hct)和酸碱度(pH)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从2015年1月-2017年1月来本院急诊科和ICU救治的创伤后大出血的多发伤危重病例中,选择符合创伤评分和大量失血标准以及排除标准的108例。用血液分析仪检测并分别统计Hct(%)≤10、10-20和20-30,以及pH≤7.20、7.20-7.35、7.35-7.45和7.45的患者所占比例;用血凝仪(凝固法)检测各不同Hct组和pH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用血栓弹力图(TEG)仪检测R、Angle和MA值,收集患者各预后指标做相关法分析。结果 Hct(%)各组中,20-30的患者比例最高48.2%(52/108),≤10所占者比例最低14.8%(16/108);各pH组中,7.20-7.35和≤7.20的患者比例占前2位,分别为40.7%(44/108),和30.6%(33/108)。随着Hct降低,PT(s)、APTT(s)、TT(s)和R(min)值逐渐增高,分别从16.86±5.55,46.13±23.26,21.21±9.72,10.21±3.91上升到25.01±9.84,94.44±43.84,27.83±11.07,17.6±4.86(P0.05或0.01),Fib(g/L)、Angle(°)和MA(mm)值却逐渐降低,分别从1.43±0.97,43.74±9.05,46.52±10.27下降到0.83±0.63,32.52±8.46,26.88±10.21(P0.05或0.01);pH7.45时,随着酸度增加,PT、APTT、TT逐渐增高,分别从14.84±3.79,35.06±16.68,16.24±4.11上升到25.1±10.38,86.9±39.61,29.5±12.75,MA、Angle值逐渐降低,分别从46.77±14.21,43.74±9.05下降到33.3±11.07,30.52±9.46(P0.01或0.05)。相关性分析:pH和Hct呈正相关(P0.01);R值、PT、APTT及预后指标与Hct、pH呈负相关(P0.05或0.01),Angle和MA值与Hct、pH呈正相关(P0.05或0.01);Fib与pH呈正相关(P0.01),TT与pH呈负相关(P0.01)。结论 随着创伤性失血患者Hct和pH的下降,其凝血功能障碍逐渐加重,且Hct水平越低其酸中毒越严重,预后越差;Hct和pH都是影响创伤后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赖冬  田艳  龙敏  赖飞 《福建医药杂志》2015,37(2):102-104
目的探讨血小板输注无效(PTR)的影响因素与血小板抗体的关系。方法采用固相凝集技术,PTR计算公式及诊断标准采用CCI标准。将121例血小板输注患者分别分为血液病组和非血液病组,血小板计数<20×109/L组和血小板计数<50×109/L组,有无输血史组,输血次数>3次组和输血次数<3次组。分别检测其血小板抗体,并计算血小板增高指数(CCI)和PTR发生率。结果 121例输注血小板患者PTR发生率为34.7%,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为19.8%。血液病组PTR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血液病组(P<0.05),而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却没有明显差异(P>0.05);血小板计数<20×109/L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血小板计数<50×109/L组(P<0.05),而PTR发生率却明显低于血小板计数<50×109/L组(P<0.05);有输血史组和输血次数>3次组的以上两指标均明显高于无输血史组和输血次数<3次组(P<0.05,P<0.01)。结论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与血小板输注疗效与患者有无输血史和血小板输注次数以及血小板输注的临界值均有关联,患者的病因也会影响血小板输注疗效,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与血小板输注疗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冕宁县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改水病区病情现状及当地居民的饮水型中毒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为更好地控制地氟病在该地的流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冕宁县泸沽镇的改水病区随机抽取900人,非病区的冕宁县城区随机抽取600人,对全部调查对象进行地方性氟中毒相关知识、知识来源途径等方面的问卷调查,对其中于当地出生并在当地生活居住的调查对象按Dean法进行氟斑牙诊断和分度。结果改水病区调查对象的氟斑牙检出率为60.97%,远大于非病区的5.70%(P<0.005),改水病区调查对象的各度氟斑牙检出率均明显高于非病区(P<0.005),改水病区与非病区的氟牙指数分别为1.58、0.11。氟斑牙患者中认为氟斑牙对生活造成了影响的比例为56.01%,其中41.42%的患者认为氟斑牙严重影响了美观。总体调查对象中,当地地氟病病因知晓率为35.78%,氟中毒的症状知晓率为35.36%,饮水性氟中毒的防治措施知晓率为32.01%,改水病区调查对象获得地氟病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有关部门的宣传(39.13%)与居民间的相互交流(38.89%),而非病区的主要途径则为电视、广播(50.74%)。结论改水病区的氟中毒病情仍然严重,需保障改水工程的正常运转,才能真正控制当地地氟病的流行。冕宁地区居民的地氟病知识知晓率较低,迫切需要加大对该地区地氟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并加强该地区健康教育的普及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受到职业外照射的放射人员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为职业外照射防护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厦门市602名放射工作人员的外周血,常规淋巴细胞培养,测定微核率,并对不同性别、不同工龄及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的微核率进行比较。结果放射工作人员(观察组)平均淋巴细胞微核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39±1.44)vs(0.38±0.64),P〈0.01]。女性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高于男性[(1.31±1.25)vs(1.52±1.71),P〈0.05]。工龄小于30年者,淋巴细胞微核率与工龄呈显著正相关(r=0.452,P〈0.01)。医学应用组平均淋巴细胞微核率高于工业应用组[(1.57±1.22)vs(1.29±1.09),P〈0.05]。结论长期小剂量、低剂量率的照射可引起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增高,且女性较男性显著。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与工龄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