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1 病历介绍 患者,男,55岁,主因右乳腺无痛性肿物2年,进行性增大伴乳头血性溢液1个月于2001年5月19日入院。2年前发现右乳腺有一约花生米大小肿块,呈进行性增大,但生长缓慢,未治疗,近1个月来肿物增长加快。查体:右乳腺外上象限可触及约5.5 cm×4.0 cm大小不规则的肿物,活动度可,边界清,有囊性感,无压痛,右乳头稍内陷,挤压有血  相似文献   
2.
根据从双膜理论出发由Bernou lli方程得到的液泛气速与液速之间的函数关系,考察了两个与填料有关的模型参数:一个是由填料比表面积a和床层空隙率ε所组成的填料因子a/3ε,另一个是本文定义的填料结构参数。研究表明:拉西环和球形颗粒属于同一类型,其结构参数确定为1.4;而鲍尔环和矩鞍环属于另一类填料,填料结构参数确定为0.9。由于同时考虑了填料结构和填料因子的作用,因此对液泛的预测更有针对性、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3.
活血化瘀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前后甲襞微循环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由于长期慢性疲劳而得不到改善引起的一组慢性缺氧性症候群 ,其病理基础是微循环功能障碍。本文对此应用活血化瘀法则治疗 30例 ,并对其治疗前后甲襞微循环的改变进行了观察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 门诊就诊患者 30例 ,其中男 12例 ,女 18例 ,年龄 2 8~ 48岁。患者临床表现 :头痛、头晕、头闷、失眠多梦、怕惊、健忘、胸闷气短、阵发性耳鸣、视物模糊、烦躁易怒、腰、背、肩不适、全身疲劳、手足麻木、面部或下肢憋胀或浮肿。符合国际卫生组织命名的“慢性疲劳综合征 (亚健康状态 )”诊断标准。1.2 检…  相似文献   
4.
5.
采用苯甲酸颗粒-水-空气系统,进行了气液两相逆流状态下的传质实验,获得了规整装填和散堆装填两种不同装填方式对液固传质系数的影响。分析得出在载点以下的操作范围内,气液逆流反应蒸馏塔内液相雷诺数的变化对传质影响较大,气相雷诺数的影响则不明显;并且散堆装填的液固接触效率明显好于规整装填,两者效率之比为1.72倍,并采用液固接触效率关联了传质Sherwood数,得到了如下关联结果:Sh/Sc^1/3=4.65Ф^1.1ReL^0.245。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肿瘤外科术后发生药物性肝炎患者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3月期间在肿瘤外科行手术后发生药物性肝炎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对症治疗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特征,对患者的发病原因、预后状况进行探讨。结果导致患者术后发生药物性肝炎的药物包括抗生素类药物、抗肿瘤药物、中草药、解热镇痛药物。年龄、饮酒史、乙肝表面抗原(HBs Ag)阳性、术前新辅助化疗均为导致患者术后发生药物性肝炎的相关因素。给予对症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6%。结论对肿瘤外科患者术后发生药物性肝炎的病因、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给予对症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预后状况。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明显上升.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为晚期.静脉化疗应用于晚期肺癌可以缓解症状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静脉化疗较易产生难以耐受的不良反应,斑蝥酸钠维生素B6作为一种静脉化疗辅助用药应用于肿瘤临床治疗,可明显减轻化疗不良反应,增加患者耐受性.为探讨该药在晚期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将35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在静脉化疗基础上加用斑蝥酸钠维生素B6,连续静脉化疗6个周期后观察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伊班膦酸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是各种肿瘤晚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50万晚期肿瘤患者发生骨转移,其中以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最为多见.70%~90%的骨转移存在不同程度的骨痛,严重影响着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1].我院2006年11月~2008年10月对65例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患者应用伊班膦酸钠治疗,效果显著,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200例非小细胞肺癌FFPE样本中ERCC1的相对表达量,确定判别ERCC1表达量等级的临界值并对其进行回顾性验证.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FFPE样本中ERCC1和内参基因的表达量,并通过2-ΔCt法计算ERCC1的相对表达量.以其中位值为判别ERCC1表达量等级的临界值,并通过患者应用铂类化疗药物的短期、长期疗效进行回顾性验证.结果 200例FFPE样本中,ERCC1和内参基因均可检出的检出率为89.0%.ERCC1相对表达量与患者年龄、性别、分型、分期及有无吸烟史等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高表达、低表达ERCC1患者在应用药物后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22.0%、53.7% (P <0.05).采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ERCC1表达量是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总体生存的独立因素(P<0.05).ERCC1高表达、低表达患者接受铂类化疗药物治疗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8个月、14个月,差异有显著性(P=0.018);ERCC1高表达、低表达患者中位总体生存时间分别为10个月、15个月,差异有显著性(P =0.028).结论 判定非小细胞肺癌ERCC1表达量等级的临界值适合进行后续验证,为相关检测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李世勇  张建英  贾金明  崔刚  王雷 《临床荟萃》2013,28(10):1114-1115,1119
目的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食管鳞癌组织(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癌细胞发生、发展与转移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菌素亲生物素-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检测24例正常食管黏膜、94例食管鳞癌组织中PI3K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食管癌组织中PI3K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71.3%(67/94)vs 4.2%(1/24)、61.7%(58/94)vs 0(均P<0.01);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两者的表达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分别为92.0%(46/50)vs 47.7%(21/44)、76.0%(38/50)vs 45.4%(20/44)(均P<0.01)。VEGF的表达与肿瘤组织类型、浸润深度等因素有关(P<0.01);PI3K与VEGF表达有关联性(C=0.311,P<0.05)。结论 PI3K、VEGF表达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有关,可作为评价食管鳞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