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 ,iNOS )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 ,研究 69例石蜡包埋的乳腺癌原发灶标本 ,切片后行iNOS染色。结果 :iN OS显色位于胞质。乳癌细胞内iNOS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月经状况、组织学分级、脉管侵袭、ER、PR无关。肿瘤大小 <5cmiNOS阳性率 5 8 7% ( 2 7/4 6) ,≥ 5cmiN OS阳性率 69 6% ( 16/2 3 ) ,但两者无统计学意义。乳癌细胞内iNOS的表达与c erbB 2蛋白、TNM分期相关 ,且与乳腺癌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有关。iNOS阳性患者 5年内生存率 ( 5 1 2 2 % )较阴性者( 65 3 8% )低。结论 :iNOS与某些临床病理指标有关。并在乳腺癌转移和预后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是口腔门诊常见手术之一 ,只要术式适当 ,一般均能顺利完成。现将 8例低位畸形阻生智齿行口内与口外进路拔除术的选择及利弊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8例中 ,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2 5~ 37岁。手术经口内法成功拔除 5例 ,另 3例口内进路拔除未成功 ,后经口外  相似文献   
3.
4.
笔者采用耳穴揿针治疗胃脘痛269例,效果颇佳,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269例中,男204例,女65例,年龄17-71岁,平均44岁;平均病程3.2年。全部病例均经胃镜检查或钡餐确诊。慢性浅表性胃炎119例,萎缩性胃炎73例,胃溃疡36例,十二指肠溃疡40例。治疗方法:取穴:胃、脾、肝、皮质下、神门、交感、十二指肠(属十指肠溃疡患者用之)。选准穴位,常规消毒,左手固定耳廓,绷紧穴区,右手用小摄子夹住消过毒好的揿针,轻轻刺入穴内,一般刺入穴内2/3,再用小块胶布固定;每次选2-3穴,两耳交替使用,3-5天换一次,6次为一疗程。治疗效果:治愈(症状体征消失,经胃镜或钡餐检查正常)193例;显效(症状体征消失,  相似文献   
5.
自1986年7月至10月期间,我科在食管癌、贲门癌病人的手术治疗中,应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8医院研制的食管胃腔内弹力环扎吻合器进行食管、胃腔内吻合术,初步认为,该吻合器操作简单、吻合准确、造价低廉,可予推广。临床资料本组男6例,女4例,年龄30~60岁,平均52.8岁。食管癌7例(中段3例,下段4例),贲门癌3例。本组病人环扎成功7例,失败3例。失败者中,贲门癌2例,食管癌1例。无吻合口瘘、出血、感染、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脱管时间为10~48天,平均14天。排管时间,最短17天,最长66天。手术方法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右侧卧位。以食管中段癌为例,手术步骤如下:1.手术进路、显露、游离肿瘤、清扫淋巴结以及切开膈肌后的腹腔内操作,均与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组织原位检测指标预测诊断大肠肿瘤的人工智能神经网络(ANN)模型,探讨组织芯片技术与ANN结合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检测ST13等8种组织原位检测指标在大肠肿瘤演进过程各阶段的表达,同时采用ANN构建相应的诊断模型。结果:采用Matlab6.5软件中提供的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函数,对这8种指标在正常大肠组织、大肠腺瘤和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差异进行统计学检验,其中ST13、Bcl-2、Survivin和HSFlm 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将8种指标随机组合,分别构建相应的ANN诊断模型,评价其各自的诊断效率,发现ST13、Bcl-2、Survivin与HSFl mRNA组合的ANN-BP模型预测准确率最高,其对正常大肠组织、大肠腺瘤和大肠癌训练集的预测准确率分别高达92.895%、94.163%和92.013%,对该ANN-BP网络诊断模型的盲法测试结果也分别高达85.714%、79.412%和72%。结论:组织芯片技术与ANN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组织原位检测指标对大肠肿瘤的预测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食管癌切除后,食管胃弓上吻合的手术技巧和方法。方法 对148 例食管癌切除术后食管胃弓上器械吻合的临床资料进行认真复习,并对其操作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148 例食管癌全部手术切除,食管胃弓上器械吻合,发生吻合口瘘1 例,急性胃扩张2 例,其余痊愈出院。结论 食管癌切除后食管胃弓上器械吻合时,吻合口距主动脉上缘15 —2 厘米,避免吻合后成角,胸腔胃应缝缩3 —4 针。  相似文献   
8.
1988~1995年,我们施行食管癌切除462例,术后并发假膜性肠炎4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病人年龄44~65岁,假膜性肠炎发生于术后3~15天。所用抗生素为氨苄青霉素2例,青霉素加卡那霉素、先锋霉素各1例。大便颜色呈海水样、暗褐色各1例,黄色2例;大便量1000~5000ml/d,便次10~30次/d;大便染色为阳性球菌2例,阴性杆菌及未做各1例;细菌培养为金葡菌2例,无致病菌及未做各1例。经治疗治愈3例,死亡1例。  相似文献   
9.
我院曾遇4例慢性食管炎误诊为食管癌而进行手术。其中男3例,女1例;年龄43~62岁;病程3个月~1年。3例有吞咽困难史,1例为上腹部胀痛不适伴食欲差,无吞咽困难。食管钡餐检查均显示食管下段狭窄,钡通过受阻;3例食管管壁僵硬,2例充盈缺损,1例病变以上食管明显扩张。1例食管镜检查见食管粘膜糜烂,充血水肿,活检  相似文献   
10.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复发再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复发再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及手术方式。方法:总结1986年至2001年间26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复发患者再次手术经验。男18例,女8例,年龄43—69岁。食管癌术后14例,贲门癌术后12例。病理证实吻合口复发15例,食管切缘残留癌继发3例,癌残留食管床再发2例,局部淋巴结转移6例。结果:手术切除20例,探查6例。术后出现并发症6例,手术死亡1例。术后生存5年以上2例,3年以上3例,2年以上8例,1年以上5例。结论:对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复发患者,若病变未侵及动脉、气管,无远处转移,心肺功能可以耐受手术者,应积极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