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美国百圣AU3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对 74例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及容积指标进行测定 ,并按NYHA心功能分级法进行评定。另 3 7例为对照组 ,用常规方法治疗。结果 :治疗组均可耐受合适剂量的倍他乐克 ,无 1例因不良反应而停药 ;6个月后治疗组及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均有所增加 ,但治疗组增高值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治疗组治疗后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及舒张末期容积显著缩小 ,而对照组治疗后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及舒张末期容积均有所增加 ;治疗前后治疗组及对照组心功能分级均改善明显 ,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两组治疗前后心输出量均有所增加 ,但组间心输出量变化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倍他乐克在心力衰竭标准用药基础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可显著改善左室重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非糖尿病患者冠脉内支架术后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60例非糖尿病患者冠脉内支架术后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30mg,1次/d)。二组分别于服药后6个月复查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并对临床心血管事件作随访登记,同时观察用药安全性。结果随访期间吡格列酮组在心肌梗死发生率、心绞痛发生率及再次血管重建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二组患者分别与治疗前比较,血脂指标均明显降低(P<0.01);空腹血糖均无明显变化(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治疗组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二组间比较,治疗前后血脂、空腹血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胰岛素抵抗指数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吡格列酮能安全、有效地降低冠脉内支架术后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5.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颤动60例分两组,治疗组予以胺碘酮治疗(胺碘酮组),对照组予以普罗帕酮治疗(普罗帕酮组),观察24h内心房颤动转复率、转复后30d内窦性心律维持率及副作用。结果胺碘酮组转复率86.7%,转复后窦性心律维持率76.7%,普罗帕酮组转复率80.0%,转复后窦性心律维持率40%。结论胺碘酮治疗AMI并发AF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7.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中间状态,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粥样斑块破裂、血管内皮受损及血栓形成,极易演变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或猝死。脂代谢异常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积极有效的调脂治疗,能够防止或减少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发生,降低病死率,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早期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UA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40)给予阿托伐他汀和常规治疗,对照组(n=40)仅给予常规治疗,分别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①治疗4周后,治疗组血浆CRP水平、FI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②治疗组血浆CRP水平、FIB水平的降低与胆固醇(TC)水平的降低不相关。结论阿托伐他汀快速降低血浆CRP及FIB水平,在UA的早期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ACS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抗血小板、抗凝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①用药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ST均较用药前明显下降,试验组下降更明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及P<0.01);②试验组发生心绞痛恶化、急性心肌梗死,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者均少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源性猝死也较少,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ACS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是安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20 mg/次,3次/d,口服,2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结果治疗组均可耐受,无1例因不良反应停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较治疗前增加,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及舒张末期容积较治疗前缩小,治疗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及舒张末期容积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心输出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曲美他嗪可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