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肛窦炎又称肛隐窝炎,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肛瘘、痔和肛裂的伴发症或前驱症。随着人们饮食及生活习惯的变化,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经阅读相关文献,将近年来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肛窦炎的治疗情况予以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毫针、电针和艾灸对膝关节骨关节炎(KOA)大鼠关节软骨形态结构及核转录因子-κB (NF-κB)p65/Nod样受体蛋白3(NLRP3)通路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毫针组、电针组和艾灸组,每组8只。采用右侧膝关节腔内注射碘乙酸钠复制KOA大鼠模型。3个治疗组均取右侧“犊鼻”“内膝眼”,分别给予毫针、电针和艾条温和灸各15 min,隔日治疗1次,共治疗4周。X线观察各组大鼠右侧膝关节结构并测量直径,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超微结构,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18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右侧膝关节软骨组织中NF-κB p65、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和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右侧膝关节间隙变窄严重,软骨细胞明显固缩,线粒体中度肿胀,右侧膝关节直径增加(P<0.01),血清TNF-α、IL-1β、IL-18含量升高(P<0.01),膝关节软骨组织中NF-κB p65、NLRP3、TNF-α表达升高(P&...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运用不同针灸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运用计算机和数据挖掘技术,建立针灸治疗KOA数据库,对近10年运用中医针灸疗法治疗KOA的文献进行收集、整理、筛选、录入、审核、分析。总结不同针灸疗法治疗KOA的术式、临床疗效、术式与取穴关系、针具规格、针刺层次等特点。结果:治疗KOA的术式达46种,以灸法频次最高、术式种类最多。针灸治疗KOA效果显著,有效率均在90%以上,其中中医微创技术的治愈率最高(42.23%)。术式与取穴关系分析表明,中医理论指导的针灸疗法多注重辨证取穴,而中医微创技术则多为近部取穴。使用频次最高的针具直径为0.3 mm,针具直径越大,愈显率越高。针刺层次最多为筋,其次在骨,针刺至骨的治愈率最高。结论:针灸疗法治疗KOA疗效显著,有着深厚的中医理论基础,临床治疗KOA要注重整体调理,针刺至筋骨层,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究文献中手针疗法治疗疾病的应用规律,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法:搜集期刊、医案、医籍中手针治疗疾病的文献作为原始数据,建立手针疗法治疗疾病数据库,对60多年来手针疗法相关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录入、审核、提取数据、统计分析,总结手针疗法在临床应用中的规律和特点。结果:手针疗法在临床各科中均有应用,在外科和内科中应用频次较高。期刊、医案、医籍文献中外科应用频次分别是132次(66.33%)、73次(50.69%)、67次(11.65%),内科应用频次分别是37次(18.59%)、59次(40.97%)、338次(58.78%)。期刊文献中,手针疗法治疗各科疾病疗效显著,愈显率分别为:外科88.45%、内科78.06%、五官科89.96%、儿科90.65%、妇科60.61%、皮肤科67.73%;手针治疗各科疾病以双侧或者健侧手穴为主,手针配合运动疗法的使用频次为107次。医案文献中涉及34种疾病,以伤筋和腰腿痛较为多见。医籍文献中涉及了123种疾病,内科病种最多(56种)。结论:手针疗法在临床各科中均有应用,其中外科以伤筋、腰腿痛为主,内科以腹痛、哮喘为主,儿科以小儿遗尿、小儿腹泻为主,五官科以肌筋膜疼痛功能紊乱综合征、乳蛾为主,妇科以经行腹痛为主,皮肤科也有应用;取单侧手部穴位治疗疾病愈显率较高;手针治疗外科疾病时多配合运动疗法;手针疗法在治疗各科疾病时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头针疗法的临床应用规律及特点,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计算机与数据挖掘技术,建立头针疗法数据库,对近50年来头针疗法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筛选、录入、审核、提取数据、统计分析,总结头针疗法的科属、病种、进针方式、行针手法、头针各体系、临床疗效等方面的应用特点及规律。结果:头针疗法临床应用广泛,以内科应用频次最多,其次为外科、儿科。在各病种中,以中风及中风后遗症应用频次最多。头针进针方式中,快速推进针体法应用频次最多,其次为飞针进针法。行针手法以快速捻转法为主,频率多在200次/min。头针各体系中,应用频次最多的为焦氏头针,其次为国际标准化头针。头针疗法治疗临床各科疾病效果显著,其中皮肤科和妇科最为突出,总体有效率达90%以上。结论:头针疗法在内科中的应用优势显著,多用快速推进针体进针方式和快速捻转行针手法,头针疗法治疗各科疾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依然严峻。为了更好地战胜此次疫情,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通过对古代及现代相关文献的分析,探讨针刺疗法干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行性,并对中国针灸学会推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针刺干预方案进行了分析,同时补充了耳穴干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拟定方案。建议国家在应用中药的同时,发挥好针灸的优势,在医治过程中合理配备一定比例的针灸医师,以充分利用综合治疗手段,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安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还可以节省国家资源,早日战胜疫情。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艾灸与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将6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艾灸组(30例,脱落2例)和针刺组(30例,脱落2例)。针刺组穴取患侧内膝眼、犊鼻、鹤顶、血海、梁丘、足三里、阿是穴行针刺治疗,留针30 min;艾灸组采用艾灸箱于膝关节局部进行治疗,每次60 min,两组治疗均每两天1次,连续4周,共计14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并评定疗效;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1β、MDA含量及血清SOD活力。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WOMAC评分,血清TNF-α、IL-1β及MDA含量均降低(P<0.05);SOD活力均增高(P<0.05)。与针刺组比较,艾灸组患者治疗后WOMAC评分,血清TNF-α、IL-1β及MDA含量较低(P<0.05);SOD活力较高(P<0.05)。艾灸组总有效率为89.3%(25/28),优于针刺组的42.9...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