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拥军  曾南阳  张敏  刘晓丽  孙芳云 《陕西中医》2009,30(12):1658-1659,1666
目的:探讨雪莲花、雪上一枝蒿、川乌、大黄、栀子、虫六味藏药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方法:用正交试验法对雪莲花、雪上一枝蒿、川乌、大黄、栀子、虫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以渗漉膏的收率及总生物碱含量为考察指标,以药材粉碎度(A)、乙醇浓度(B)、乙醇用量(C)浸渍时间(D)为因素进行三水平四因素的正交试验。结果:因素相关性浸膏收率上为RA>RD>RC>RB。药材粉碎度A为主要因素,乙醇浓度B为次要因素;生物碱收率上RB>RD>RA>RC,乙醇浓度B为主要因素,乙醇用量降为极次要因素。结论:综合两个指标,证明最优渗漉工艺为A2B3C3D1,即药材粉碎过10目筛、加80%乙醇浸渍12h,收集渗漉液为药材总重量的12倍,回收乙醇,浓缩至比重为1.16mg/L(50℃)。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八味沉香丸治疗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TCMSP数据库及文献收集八味沉香丸活性成分及潜在作用靶点。利用Uniprot数据库功能将靶蛋白名转换为基因名。通过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检索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的疾病基因。对八味沉香丸药物靶点和CHD相关基因取交集,使用Cytoscape构建“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将交集靶点导入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终,对筛选出的蛋白与八味三香散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分析表明与八味沉香丸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的59个潜在活性成分作用于与CHD有关的204个靶点和135条通路。与CHD直接相关的信号通路涉及乙型肝炎、PI3K-Akt、HTLV-I感染、癌症中的蛋白聚糖、甲型流感、HIF-1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 显示,筛选的靶点受体蛋白与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 ,初步验证了八味沉香丸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药理作用机制,为后续深入探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椎间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椎间盘的退变而引起。椎间盘退变的发生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如椎体软骨板的变化导致椎间盘营养的供给不足和椎间盘的变形。年龄、凋亡、胶原的异常、血管的长入、椎间盘的负荷、异常的蛋白多糖都有助于椎间盘的变形。椎间盘退变的变化,会影响运动脊柱的高度,同时也伴发生物力学的改变。椎间盘脱出所引起的各种痛疼都是这种退变过程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香、没药、当归、川芎、白芥子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方法:用正交实验法对乳香、没药、当归、川芎、白芥子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以挥发油收取量为指标,以药材粉碎度(A)、加水量(B)、浸泡时间(C)、提取时间(D)为因素进行了水平正交实验。结果:因素相关性为RA>RC>RD>RB,药材的破碎度A为主要因素,加水量B为次要因素。结论乳香、没药、当归、川芎、白芥子中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是将药材粉碎过10目筛,加10倍量水,浸泡5h,水蒸气蒸馏8h,收取挥发油。  相似文献   
5.
健脾补肾活血法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索复方护骨合剂抗老年雌性大鼠骨质疏松的效果。方法:50只雌性22月龄老年大鼠,分为大、中、小剂量治疗组、雌激素治疗组及老年组,连续给药50天;另6月龄大鼠12只作为青年对照组。观察各组实验大鼠骨显微结构、骨皮质的改变。结果:复方护骨合剂大剂量治疗组可显著增加骨松质骨小梁数目、骨小梁体积百分比、骨皮质指数,减小骨小梁间隙(P<0.05)。结论:复方护骨合剂对老龄雌性大鼠骨质疏松有显著改善或阻止骨质疏松发展的作用,提示其具有良好的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西藏高校非医学类大学生肺结核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为西藏高校开展肺结核健康教育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1 163名西藏高校非医学类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采用率、χ2检验等。结果西藏高校非医学类大学生肺结核防治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28.8%,总正确态度持有率为68.9%,总正确行为持有率为39.4%。结论西藏高校非医学类大学生对肺结核的认知水平偏低,防治态度较好,健康行为需强化。应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其肺结核防治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评价西藏大学生肺结核防治同伴教育近期效果,为西藏高校开展肺结核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西藏4所高校学生,按学校随机分为干预组(571人)和对照组(563人).干预组开展同伴教育,对照组发放宣传页.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两组干预前和干预后1个月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结果 干预组的肺结核防治知识知晓率、正确态度持有率和正确行为形成率分别由干预前的27.6%,73.7%,39.9%提高到干预后的58.4%,82.1%,45.4%;对照组分别由于预前的26.8%,64.1%,39.0%提高到干预后的40.7%,67.8%,44.8%.经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同伴教育使干预组知识知晓率和正确态度持有率分别提高了16.7和4.6百分点,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正确行为形成率无影响(P>0.05).结论 同伴教育和发放宣传页均可提高大学生的肺结核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但前者效果优于后者,可作为西藏大学生肺结核健康教育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结核分支杆菌异烟肼(INH)耐药与结核杆菌KatG基因突变和缺失的关系。方法收集结核病患者的痰标本238份,分离培养结核杆菌分离株60株,其中异烟肼敏感株28株,耐药株32株,抽提临床菌株DNA和H37RV标准株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多态构象分析(PCR-SSCP)和测序方法对结核分支杆菌KatG基因突变进行检测。结果 238份肺结核病人痰标本,涂片抗酸杆菌阳性60例,阳性率25.2%;以结核分支杆菌H37RV为对照,28株药物敏感株的KatG,基因扩增产物273片段单链多态构象分析(SPSS)图谱均正常,32例耐INH分离株中32株KatG基因扩增阳性,其中11株SSCP图谱与H37RV株有差异,KatG突变率为34.37%。结论新疆地区结核杆菌INH耐药率仍属于高耐药区域,新疆地区结核分支杆菌INH耐药的产生可能是其KatG基因突变所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全球结核病疫情回升,结核病依然是一个全球性的、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异烟肼(isoniazid,INH)是治疗结核病的主要一线药物之一,2000年第4次结核病流行调查资料显示,INH的耐药率达17.6%,仍居第一位.故结核分枝杆菌对INH耐药的问题备受关注.新疆是我国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高发区,研究新疆结核杆菌耐INH的机制,建立一种对临床分离株耐药的快速检测手段,是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比较藏汉大学生结核病知信行,为开展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抽取西藏某高校学生3 032名进行结核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总体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为64.8%,藏族与汉族大学生也均为64.8%,藏族与汉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P>0.05);结核病正确态度持有率为93.1%,汉族大学生(94.4%)高于藏族大学生(9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09,P<0.05);结核病正确行为形成率为84.3%,藏族大学生(87.7%)高于汉族大学生(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767,P<0.05).结论 藏、汉族大学生均接受过结核病相关知识教育,但深度欠缺,且传播结核病防治知识的主动性不强.应结合学生特点,利用多种方式,并寻求专业机构的协助,在学生群体中开展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