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醛加盐酸羟胺以 Na HSO4· Si O2 为催化剂 ,经微波照射可一步转化为腈。该反应收率高 ,时间短 ,操作简便 ,不污染环境。1 1例收率80 %~ 97%醛加盐酸羟胺经微波照射转化为腈@谭璨  相似文献   
2.
芳香醛加聚甲醛无需溶剂在微波照射下 2 0~ 2 5 s转化为醇。 11例收率 80 %~ 90 %。微波诱导的Cannizzaro反应合成醇@谭璨 @宁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临床治疗方案方法:抽取我科室收治58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阴道安置克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氟康唑治疗,两组患者均间隔6天进行疗效检查.结果:实验组康复22例,好转5例,无效2例;对照组康复16例,好转5例,无效8例.结论:临床上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阴道安放克霉唑要比口服氟康唑疗效好,且无副作用,患者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4.
5.
目的优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参数。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共50例AIS病人,男34例,女16例,年龄47~97岁,平均年龄(66.8±11.9)岁。每例病人均采用4种参数进行DWI检查并获得4组影像,组1为对照序列,组2使用并行采集技术,组3使用并行采集技术并降低激励次数,组4使用并行采集技术,减少重复时间(TR)、回波时间(TE)并放大视野,各组扫描时间依次为177、81、23、18 s。测量4组DWI影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信号强度比(SIR)、病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4组间数据进行比较。由2位医生采用4分法评价4组DWI影像质量,并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4组影像的SNR、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2的SIR最高,但1、2、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4的SIR低于其他3组(均P0.001)。4组间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2的影像质量评分最高,但与组1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3评分低于组1、2(均P0.001)。组4评分3分,低于其他3组(均P0.001)且影响诊断。结论通过采用并行采集技术并降低激励次数(组3)的扫描方案,不仅明显缩短扫描时间,而且影像质量还能满足诊断要求,对需要紧急治疗的AIS病人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7.
用1-辛基-3-甲基-眯唑 四氟硼酸盐-对甲苯磺酸(OMIM-BF4-PTSA)为催化剂-溶剂,将各种有机酸和C4-C18脂肪醇进行酯化的新方法。常法80℃反应1h或微波辐射1min,简单倾倒即可分离酯,催化剂易于重复使用。多例收率80%以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常规平扫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7月本院的5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磁共振(MRI)常规平扫和动态增强(DCE)检查;研究组,在常规平扫基础上,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DCE)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结果 50例患者,11例Ⅰa期,9例患者Ⅰb期,16例Ⅱ期,10例Ⅲ期,4例Ⅳ期。研究组子宫内膜癌诊断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分别为91.6%、84.6%、88.0%,对照组分别为76.9%、58.3%、68.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临床诊断中,以磁共振常规平扫为基础,联合DWI和DCE检查,诊断准确率高,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苯胺或苯甲醚和NH4Br于乙酸中,滴加30%H2O2,室温反应。溴化有区域选择性,对位占绝对优势,对位已占位,则进邻位。苯胺11例转化率87%-99%;苯甲醚12例转化率56%~99%,4例环上有吸电子取代基的不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MRA)动脉期及3D CE-MRA双期检查对头颈部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1例患者行3D CE-MRA双期检查,分析3D CE-MRA动脉期检查及3D CE-MRA双期检查表现,并与DSA相对照,分析两者对头颈部动脉狭窄的诊断效能。结果 以DSA为金标准,3D CE-MRA动脉期及3D CE-MRA双期诊断头颈部动脉狭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总符合率、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90.81%(168/185)、92.96%(871/937)、71.79%(168/234)、98.09%(871/888)、92.60%(1039/1122)、12.90、0.10和90.81%(168/185)、95.62%(896/937)、80.38%(168/209)、98.14%(896/913)、94.83%(1064/1122)、20.73、0.10。3D CE-MRA动脉期、3D CE-MRA双期检查与DSA诊断结果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730、0.798)。3D CE-MRA动脉期与3D CE-MRA双期检查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总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3D CE-MRA动脉期及3D CE-MRA双期检查与DSA诊断头颈部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且3D CE-MRA双期较3D CE-MRA动脉期检查诊断准确率更高,尤其对诊断重度以上狭窄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