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索以信息化为支撑的家庭医生制的服务模式,并对其初步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以契约服务的形式,由家庭医生及其助理为辖区内的居民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及对特殊人群进行健康管理,并对各类档案、各种健康管理的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实时录入,实现各项数据的信息化管理。结果 :以信息化为支撑的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推行后,中心拓展了公共卫生、特殊人群的管理范围,在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方面,也有效节省了医疗资源。结论 :以信息化为支撑的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具有可持续性和可操作性,是能够为居民提供连续、适宜的综合医疗卫生和健康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谭玲琳  严名扬 《光明中医》2022,(24):4594-4597
为探讨传统哲理思域下中医术语的现代性话语诉说;对中医术语在临床辨证思维活动中的意向行为所产生的事态把握,进行现代语言的初步分析。以太阳中风表虚证为代表的中医术语在传统哲理的意义给予中具有自在的途径结构和客体对象;中医术语在以科学技术为背景的现代汉语言述说中,以客观事态认知的方式来把握对象的本质。事态视角下中医术语的现代性话语探索为新时期中西医结合的理论方法研究工作可提供一个参考角度。  相似文献   
3.
<正>近十几年来,对于年龄在40~65岁,以潮热盗汗、情绪变化、失眠、记忆力减退、性功能障碍等为主要证候群的疾病,称之为更年期综合征,此类疾病受到了各国医学界的关注。本课题目的是在社区居民中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期对更年期综合征社区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出生医学证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出生的新生儿的法定医学证明。天津市于2008年7月1日正式启用了妇幼卫生信息系统《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分系统》,实现了《出生医学证明》的联网计算机打印和信息资源的网络共享。《出生医学证明》的信息化管理促进了妇幼卫生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上海市面临着严峻的学生肥胖流行现状。因此,了解上海市学生体质指数(BMI)分布情况及肥胖流行现状,对我国进行儿童肥胖标准的修订和精准干预十分重要。目的 分析上海市闵行区学生BMI分布特征和肥胖流行现状,为我国制定相关卫生政策提供科学证据。方法 从上海市闵行区2016年度学生健康体格检查(以下简称体检)资料中,选取基本人口学信息、身高和体质量资料完整,月龄≥84个月(7岁)且<216个月(18岁)的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95 360名(其中男生49 926名、女生45 434名)。采用广义可加模型拟合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生BMI百分位数曲线;并以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中7~18岁人口作为标准人口,计算其标准化超重率、肥胖率、超重肥胖合计率。将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生BMI百分位数曲线及计算出的标准化超重率、肥胖率、超重肥胖合计率分别与“2005年九城数据”BMI百分位数曲线(源自教育部组织实施的“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研究”中来自北京、哈尔滨、西安、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福州、昆明9个城市数据拟合的BMI百分位数曲线)、“2014年中国汉族城市男、女生数据”(源自教育部组织实施的“2014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中7~18岁汉族城市样本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上海市闵行区男、女生BMI百分位数曲线均呈现随年龄增长不断上升的趋势,相同百分位数男生曲线BMI均比女生曲线BMI高,且男女生之间没有交叉。与“2005年九城数据”拟合的BMI百分位数曲线相比,不同性别的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生BMI随年龄上升趋势相同,但在相同年龄时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生BMI均高于“2005年九城数据”。上海市闵行区男生标准化超重率、肥胖率、超重肥胖合计率分别为15.9%、20.6%、36.5%,女生为7.8%、12.8%、20.6%,均高于2014年全国汉族城市男、女生数据标准化水平。小学阶段(7~11岁):公办学校和Ⅰ类民办学校男生标准化超重肥胖合计率高于Ⅱ类民办学校(χ2值分别为124.36、39.88,P值均<0.001),公办学校女生超重肥胖合计率高于Ⅰ类、Ⅱ类民办学校(χ2值分别为12.87、43.78,P值均<0.05)。中学阶段(12~18岁):Ⅰ类民办学校男生标准化超重肥胖合计率高于公办学校(χ2=15.08,P<0.05),公办学校和Ⅰ类民办学校女生超重肥胖合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1,P=0.17)。结论 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群体中,男、女生BMI百分位数曲线均呈现随年龄增长不断上升的趋势,相同百分位数男生曲线BMI均较女生曲线BMI高;男生超重率和肥胖率较明显,建议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联合采取社区-学校-家庭联动干预措施,为降低成年期慢性病患病率打好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家庭医生制度在高血压管理中的路径,分析家庭医生制度实施半年后高血压管理的效果.方法 采用大样本抽样调查方式,采集高血压管理数据库资料,比较家庭医生制度实施前后高血压登记率、管理率、规范管理率、血压有效控制率以及认知率、随访率和服药率变化情况.结果 实施家庭医生制度后,高血压登记率由71.6%上升至77.5%,管理率由58.4%上升至65.6%,规范管理率由44.0%上升至53.6%,血压有效控制率由42.2%上升至58.7%,认知率由71.3%上升至80.1%,随访率由93.4%上升至99.6%,服药率由69.7%上升至80.8%,七项指标均明显上升,认知率、随访率和服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医生制度下的高血压管理有利于提升高血压管理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了解中小学生群体中肥胖相关健康意识和行为情况,为探讨儿童青少年肥胖健康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闵行区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辖全部中小学生共5 048名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肥胖相关健康意识、行为和家庭环境影响.结果 5 048名学生对基本的肥胖相关知识掌握较好,平均7.5分,其中中学生得分高于小学生(t=-3.797,P<0.05).但中小学生每次运动应持续的时间、肥胖的危险因素知晓率均不高,且超重组学生对自身体重的感知度不高,有57.3%的学生不觉得自己超重.而学生在肥胖相关行为方面的表现落后于健康意识,平均6.4分,但睡觉前0.5 h经常加餐、晚饭前后吃零食等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却在超重或肥胖组中所占比例低于正常组(P值均<0.05).结论 未来学生肥胖干预应进一步关注提高行为转变的动机和保证行为转变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刺激治疗对痛经患者症状改善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通过天津市妇幼保健网招募和筛选痛经患者60例,根据自愿选择原则分为治疗组(30例)和空白组(30例),使用盆腹动力评估治疗仪PHENIX PLUS ML36对治疗组患者进行电刺激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疼痛缓解情况。疼痛的量化指标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为标准进行疼痛评分,并对两组间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3个月经周期过程中,不同周期治疗组与空白组比较,VAS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不同周期的VAS评分组间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依据症状缓解程度(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无效)的比例在治疗1周期时与空白组进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治疗2周期和3周期时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3个周期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电刺激治疗对痛经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随着治疗周期的增加,疼痛症状改善越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产后妇女骨密度影响因素及其与婴儿 3 月龄时身长和体质量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5 年 1 月 1 日至 2020 年 7 月 31 日在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进行超声骨密度 T- Score(T - 值)筛查的 6806 例产后妇女,采用单因素分析、非参数检验 Kruskal-Wallis H 检验、多元线 性回归等方法对产后妇女骨密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婴儿 3 月龄时身长和体质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①6806 例产后妇女平均年龄 30. 41 ± 3. 68 岁,骨密度异常发生率为 51. 0% 。 ②不同年龄、孕 次、产次、民族、文化程度的产后妇女骨密度 T - 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 经产妇不同的两 次分娩间隔时间及产后 6 个月内不同检测时间的骨密度水平和骨量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 ③产后妇女骨密度与其婴儿 3 月龄时身长、体质量均无相关性(P > 0. 05)。 ④多元线性回 归分析示:年龄和经产妇为影响骨密度的保护性因素(B > 0,P < 0. 05),随年龄的增加,产后妇女的 骨密度相对更高,经产妇骨密度高于初产妇。 结论:半数产后妇女会发生骨密度异常,低龄以及初产 妇需要更加重视孕产期的骨骼健康。 建议产后常规进行骨密度筛查,尽早干预,防治女性骨质疏 松症。  相似文献   
10.
天津市2010年巨大儿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天津市2010年巨大儿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控制巨大儿发生的干预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使用天津市妇幼卫生信息系统获得人群数据,以天津市2010年出生的活产新生儿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13.0,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巨大儿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010年天津市出生活产新生儿108412名,巨大儿发生率为8.85%。通过信息系统导出数据发现,2009年巨大儿发生率为8.57%,2011年上半年(1月1日~6月30日)巨大儿发生率为9.09%。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与巨大儿发生有关的因素为:母亲孕前BMI、空腹血糖、性别、出生孕周、分娩方式、户籍类型、母亲是否贫血、孕次、文化程度、职业。结论天津市巨大儿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现有孕期保健工作基础上,强化孕期健康教育,加强营养指导,推动孕产期保健服务均等化,有助于预防巨大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