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比较急诊和择期股疝的临床特点及修补术后早期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股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择期股疝组53例,急诊股疝组85例。 结果2组病例均以女性偏多,急诊组较择期组的病程偏长,年龄偏高;急诊组中有并存病的患者较多,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肝硬化多见。急诊组和择期组中肠梗阻患者分别为64例和4例,2组术中需肠切除、肠吻合的患者分别为14例和0例,但2组的修补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血清肿和浅表感染急诊组较择期组明显偏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内急诊组死亡7例,而择期组无死亡病例,K-M曲线分析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急诊股疝合并症较择期股疝多,病程长,术后并发症多,且术后1个月内死亡率高。所以股疝一旦确诊,应及时纠正患者的并存病,尽早手术,或许可以改善股疝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开放式腹膜前修补40例股疝的手术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12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40例股疝的临床资料,其中急诊股疝组27例,择期股疝组13例。 结果择期组中疝囊内容物8例为网膜,4例为积液,1例为小肠;急诊组中内容物为肠管的26例,1例为单纯嵌顿网膜。13例择期组和13例急诊组患者进行了经腹膜前使用补片修补,另14例急诊组患者进行了Mcvay法组织的缝合修补;急诊组中有6例进行了肠切除肠吻合。择期组中早期并发症为3例次,急诊组为24例次,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6.615±1.321)d和(7.777±2.206)d,平均手术时间分别(77.692±22.695)min和(94.211±13.927)min,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过程中26例补片修补的患者均未发生补片感染;补片修补的无复发病例,急诊组缝合修补的出现1例复发。 结论开放式腹膜前无张力补片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和可供选择的治疗择期股疝和部分急诊股疝的手术方式;但急诊手术的早期并发症较择期手术多,建议尽可能在择期状态下对股疝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揭示法上肢各关节运动力学规律和运动特性,建立更加系统、完善的推拿手法评价体系。方法对10名专业组及10名学生组受试者的法操作进行分析,建立法3环节(上臂、前臂、手)-3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多刚体运动生物力学模型;采集受试者法操作过程的实时数据,应用Workstation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建立法3环节-3关节多刚体生物力学模型,标记点设置明确,可以描述法运动学特性。在法外摆阶段,专业组伸肘角度为(38.304±1.776)°,学生组伸肘角度为(18.199±1.6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专业组前臂旋转角度为(58.706±1.675)°,学生组前臂旋转角度为(42.556±2.812)°,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专业组屈腕角度为(79.516±1.654)°,学生组屈腕角度变化为(78.451±2.110)°,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环节-3关节的多刚体生物力学模型可模拟法研究各关节空间运动关系,明确运动位移,确定空间角度,适宜用于推拿手法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我院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superficial vein thrombophlebitis,SVT)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1年1月到2013年12月我院90例下肢SVT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SVT患者以女性多见,男女比例大约为2:3,平均年龄为63.2岁,大部分发病在左下肢。其中48例患者接受抗凝治疗,42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抗凝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1.4±4.4)d,手术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为(7.2±1.5)d。手术治疗组平均住院费用为抗凝治疗组的1.5倍。平均随访8.5个月,抗凝治疗组SVT再次出现的8例,占16.7%;再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患者2例,占4.2%;没有发生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病例。手术治疗组出现术口感染3例,占7.1%;SVT再次出现2例,占4.7%;出现DVT3例,占7.1%;发生非致死性PE2例,占4.7%。结论要高度重视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的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即根据病例特点进行抗凝或手术治疗,并且做到积极随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分娩方式与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关系并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8例产后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06年7月至2012年4月期间住院分娩总数15 897例,其中剖宫产10 097例(63.52%),发生下肢DVT 41例(0.41%);顺产5 800例(36.48%),发生下肢DVT 7例(0.12%)。剖宫产后下肢DVT发生率明显高于顺产(χ2=9.94,P<0.005)。每年的剖宫产例数和下肢DVT发生情况之间呈正相关(rs=0.87,P<0.05),即剖宫产率越高,下肢DVT发生率越高。48例下肢DVT患者均治愈出院,其中43例仅药物治疗,2例手术和药物结合治疗,3例采用气压梯度结合抗凝治疗,5例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结合药物治疗。结论剖宫产妇女下肢DVT的发生率较顺产者高,溶栓及抗凝疗法是治疗下肢DVT的有效方法,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及产后尽早下床活动可减少DVT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不同针具、不同操作方法运用恢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及其机制.方法 收集本院针灸推拿科疗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A组、B组、C组、D组,各36例.A组实施撬拔法联合粗针、B组实施撬拔法联合细针、C组实施提插捻转法联合细针、D组实施提插捻转法联合粗针.观察4组患者治疗后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腰椎JOA评分、压敏点痛阈测定值,并应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估4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 A组在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腰椎JOA评分、压敏点痛阈测定值级、SF-36生活质量、治疗疗程方面明显优于其余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腰椎JOA评分、压敏点痛阈测定值级SF-36生活质量方面明显优于B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撬拔法联合粗针组合的恢刺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效果显著,进一步证明粗针明显优于细针,撬拔法明显优于提插捻转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缓解肌筋膜痉挛,纠正错位腰椎关节相关.  相似文献   
7.
周围血管的缺血缺氧性疾病是血管外科领域的一大类常见病多发病,如动脉闭塞性疾病引起严重肢体缺血、血管炎性疾病及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等。目前很多缺血缺氧性疾病的发病确切病因并不明确,科研人员设计了许多模型模拟研究这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特点。下面针对细胞、组织和动物模型等模型结合文献作一综述。1培养细胞缺氧模型血管疾病可引起机体或组织的血循环障碍,从  相似文献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