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液透析救治尿毒症合并重症高血钾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血液透析(HD)抢救治疗尿毒症合并重症高血钾症.方法:根据血液透析原理,高浓度溶液的溶质向低浓度溶液弥散,对不同病因所致的尿毒症合并高血钾患者进行紧急血液透析.结果:透析后血钾、心率、心电图恢复正常.结论:尿毒症合并重症高血钾可致心跳骤停而危及生命,通过血液透析抢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胸膜活检对胸腔积液病因诊断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胸腔积液行闭式胸膜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皮胸膜活检成功率为95.3%,直接明确病因诊断的共57例,确诊率为66.3%,其中结核性胸膜炎阳性率为91.3%,恶性胸腔积液的阳性率48.4%,发生胸膜反应3例,气胸1例。结论经皮胸膜活检操作简单、易行、创伤小、安全、阳性率高,对胸腔积液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国产新型长效胆碱能受体拮抗剂盐酸戊乙奎醚(penequinine hydrochlordie,PHC)雾化吸入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45例稳定期COPD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以PHC0.5mg+生理盐水15mL雾化吸入,每日2次;对照组(22例)给予喘定0.25g+生理盐水15mL,雾化吸入,每日2次。1周后,观察肺通气功能及痰血IL-13、TNF-α改变。结果:两组治疗前肺通气功能及痰、血炎性细胞因子IL-13、TNF-α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雾化吸入PHC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FEV1和PEF均明显改善,痰炎性细胞因子IL-13、TNF-α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IL-13、TNF-α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FEV1、PEF以及痰、血炎性细胞因子IL-13、TNF-α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PHC可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肺通气功能,减轻肺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国产新型长效胆碱能受体拮抗剂盐酸戊乙奎(penequinine hydrochlordie,PHC)雾化吸入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45例稳定期COPD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以PHC 0.5mg+生理盐水15mL雾化吸入,每日2次;对照组(22例)给予喘定0.25g+生理盐水15mL,雾化吸入,每日2次。1周后,观察肺通气功能及痰血IL-13、TNF-α改变。结果:两组治疗前肺通气功能及痰、血炎性细胞因子IL-13、TNF-α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雾化吸入PHC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FEV1和PEF均明显改善,痰炎性细胞因子IL-13、TNF-α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IL-13、TNF-α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FEV1、PEF以及痰、血炎性细胞因子IL-13、TNF-α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PHC可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肺通气功能.减轻肺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全麻加局麻在老年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老年患者84例,根据麻醉方法分为两组,42例患者实施异丙酚全麻为对照组,42例患者实施异丙酚全麻加利多卡因局麻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情况、临床指标改变情况、反应性症状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异丙酚用量、舒张压波动值、收缩压波动值、血氧饱和度波动值、心率波动值、呼吸频率波动值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起效时间、麻醉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反应性症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加局麻是老年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有效麻醉方法,可明显减少患者的麻醉药物用量,在保证麻醉效果的基础上可显著减少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波动,有助于稳定患者的身体状况,引发的反应性症状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6.
胸腺肽致过敏性休克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女,51岁,农民。因受凉后出现畏寒、发热、咳嗽、胸痛、气促20d于1999年5月20日入院。行全胸片及晨痰找抗酸杆菌检查,确诊为“右肺浸润型肺结核、胸膜炎”。强化治疗予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和吡嗪酰胺四联,行胸穿抽积液及支持治疗。5月25日上午首次输液50g/LGS250ml加胸腺肽40mg时,约5min后,患者突然出现寒战,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继而不省人事。查体:体温36℃,呼吸30次/min,脉搏130次/min,血压7/4.5kPa。神志不清,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四肢湿冷,脉搏细弱。左肺呼吸音粗,右肺呼吸音减弱,心音低沉,心率130次/min,…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对COPD合并肺部感染和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50例不需立即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合并肺部感染和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灌洗组24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及无创正压通气(NIPPV);灌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及疗效.结果:血气分析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第4天灌洗组WBC、中性粒细胞率、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灌洗组细菌培养阳性率及观察第7天X线示胸片炎性病变吸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灌洗组有创通气上机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不需立即行持续有创通气治疗的COPD合并肺部感染和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联合BAL治疗较安全,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谢战忠 《实用预防医学》2008,15(5):1527-1528
目的评价头孢他啶与环丙沙星联合治疗对医院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疗效,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48例医院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肺炎进行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头孢他啶与环丙沙星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头孢他啶,连续给药10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给药后第5d和第10d痰培养情况。结果实验组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实验组痰培养铜绿假单胞菌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头孢他啶与环丙沙星在治疗医院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肺炎中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孟鲁司特钠对哮喘儿童肺功能及sIL-2R、TNF-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对哮喘儿童肺功能及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20例6~14岁的轻中度哮喘儿童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每日1次,每次5mg.治疗共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进行肺功能检查。测定sIL-2R和TNF-α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哮喘患儿治疗后肺功能指标FEV1、FVC、PEF、V25和V50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前哮喘患儿血sIL-2R、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儿童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sIL,2R和TNF-α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可改善肺功能.降低血sIL-2R和TNF-α水平,在哮喘的抗炎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结果发病诱因以呼吸道感染和负重为主(74.47%),发病诱因为呼吸道感染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以呼吸困难和咳嗽为主,典型的胸痛少见;听诊呼吸音明显减弱或消失者占72.34%;误诊率17.02%。1例高龄患者因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抵抗力差,并发严重肺部感染而死亡,其他患者确诊后经积极治疗获得了较好的预后。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症状和体征不典型,确诊后经积极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