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3篇
  免费   326篇
  国内免费   122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40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182篇
口腔科学   187篇
临床医学   800篇
内科学   380篇
皮肤病学   43篇
神经病学   46篇
特种医学   29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331篇
综合类   1476篇
预防医学   650篇
眼科学   42篇
药学   509篇
  5篇
中国医学   455篇
肿瘤学   107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206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217篇
  2005年   259篇
  2004年   250篇
  2003年   210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177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131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1篇
  1976年   8篇
  1974年   7篇
  196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华细辛和北细辛HPLC特征图谱并结合聚类分析研究2种来源细辛的识别方法;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细辛潜在抗炎靶点并寻找潜在抗炎成分。对89批细辛药材(12批华细辛和77批北细辛)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了11个特征峰,用对照品、紫外光谱和LC-MS指认了11个特征成分。特征峰面积聚类分析显示华细辛和北细辛被分为2类,且利用特征峰面积比值可实现两者区分,当特征峰9(细辛素)/参照峰S(卡枯醇)峰面积比值大于5时为华细辛,小于2时为北细辛。对119种细辛成分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的结果表明细辛抗炎作用可能与COX-2,COX-1,iNOS,MAPK14,LAT4H,NR3C1,PPARG和TNF等8个靶点相关,其中COX-2最为关键,与5种特征成分细辛脂素、芝麻脂素、细辛素、甲基丁香酚和黄樟醚均存在相互作用。此外,细辛脂素、芝麻脂素与iNOS,MAPK14也存在相互作用关系,黄樟醚和细辛素可作用于iNOS,COX-1,LAT4H,甲基丁香酚可作用于COX-1,LAT4H。细辛脂素与芝麻脂素均可作用在COX-2,iNOS和MAPK143个靶点上,提示它们是细辛发挥抗炎作用的活性成分;COX-2分子对接结果和COX-2活性实验结果验证了细辛脂素、芝麻脂素可抑制COX-2活性,为细辛抗炎作用活性成分。基于HPLC特征图谱的华细辛和北细辛识别方法简便易行;预测到的细辛抗炎靶点和抗炎成分为完善细辛质量评价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既往的研究中 ,为探讨肝癌裸鼠移植瘤细胞DNA合成与端粒酶表达的生物节律 ,在时辰同步化裸鼠中构建了肝癌细胞SMMC 772 1裸鼠移植瘤。继续在程控光照条件下饲养 ,于光照后 3,6 ,9,1 2 ,1 5 ,1 8,2 1小时取样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时期细胞DNA含量 ,细胞周期分布及端粒酶活性水平。结果 ,肝癌裸鼠移植瘤细胞DNA合成随昼夜节律变化 ,且伴随端粒酶活性的同步节律变化 ,均在光照后 2 1小时达高峰 ,光照后 9小时处于低谷 ;节律周期呈余弦分布。表明 ,肝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与端粒酶活性表达在静止相达高峰 ,为制定肿瘤时辰化疗方案提…  相似文献   
3.
护理记录是具有法律意义的原始文件依据.特别是涉及到医疗纠纷案件时,它是支持医院、医生、护士公正地评价事实的最关键的依据,由于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和维权意识的相对滞后,护理人员尚未充分认识到护理记录内容存在法律问题,因此在实际书写过程中存在许多缺陷,如何杜绝存在的缺陷,完善书写规范,是每一个管理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现就本院病历质控检查和随机抽查中发现的一些缺陷进行归纳和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原地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的表型特征,为制订适合我国国情的HNPCC遴选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Am sterdam标准的8个家系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A组),与随机抽调我院40例确切无家族史的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B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发病年龄:A组平均46岁,B组62.6岁,平均提前16.6年;<50岁者:A组73%(27/37),B组30%(12/40),两组比较P<0.01;第1、2、3代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69.2、46.9、34.6岁,逐代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②发病部位:右半结肠A组73.2%(30/41),B组39.0%(16/41),两组比较P<0.05。③同时、异时多发大肠癌:A组8.1%(3/37),B组2.5%(1/40)。④大肠外癌:A组17.1%(7/41),B组0,两组比较P<0.05。⑤合并腺瘤:A组0,B组22.5%(9/40),两组比较P<0.05。⑥组织学类型:低分化腺癌A组69.7%(23/33),B组40%(16/40),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原地区HNPCC有其独特的临床特征,国际遴选标准不能完全适用于中国人,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HNPCC遴选标准确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布鲁氏菌病感染与免疫研究近况(续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3 布氏菌在单核细胞内生存、繁殖和感染的可能因素 我们知道,布氏菌是胞内寄生菌,主要寄生于机体的单核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内,在胞内生存、繁殖后才能发挥其在体内的致病作用。因此,将布氏菌能在胞内寄生能力视为其致病基础。3.1 不同血清对布氏菌调理及在胞内生存的作用血清对细菌调理吞噬作用的影响是肯定的,尤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部认真落实三总部《军队健康教育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要求,狠抓健康教育工作的系统组织、系统建设、系统教育、系统考评,努力在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和部队健康素质上下功夫,使官兵健康水平和自我保健、自我保护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1 健全组织,明确责任,是落实《方案》的可靠保证 1.1 成立组织,明确分工 各单位成立了以军事主官挂帅,有作训、军务、宣传、卫生等职能部门领导参加的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营、连也相应成立了健康教育组织,对健康教育的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制作不同程度心肌缺血的动物模型,以声处理5%人血白蛋白为超声造影剂进行心肌灌注造影,探讨MCE时间-强度曲线各指标与心肌缺血程度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心肌显影的峰值强度和曲线下面积均与缺血程度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98,P值<0.005;r=-0.94,P值<0.05),且能区分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程度的心肌缺血;而三项时间指标与心肌缺血程度间未发现显著性差异。本实验的初步结果表明,MCE是一项活体评估局部心肌血流灌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杀菌剂三环唑的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杀菌剂三环唑(又名克瘟唑)毒理学研究的初步结果,三环唑原药(80.61%)对大鼠经口LD_(50)雌雄分别为619、369mg/kg,小鼠雌雄性均为1260mg/kg,大鼠经皮>2000mg/kg,蓄积系数K>5.0,,冲击量试验表明大鼠对三环唑无明显耐受现象。九十天喂养试验表明除500ppm以上可使动物肝/体比增加,对体重、进食量及食物利用率有明显影响外,未见明显中毒症状,血象、心电图、肝、肾功能等均未见异常。初步提出了最大无作用剂量雌性为200ppm或11.2—13.3mg/kg,雄性为500ppm或27.0—30.5mg/kg的建议。致畸试验结果除对胎鼠的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外,未见明显畸形及内脏异常。纯品的快筛致突变试验包括Ames试验,DNA损伤修复试验及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SCE观察结果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9.
铁路运输事故的发生有设备因素、规章制度因素、人为因素等,而人为因素即机车乘务员的健康状况、人为疏忽、心理因素等往往是造成运输事故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内外专家和广大运输工作者已经日益重视直接从事机务人员的视觉功能、心理特征、生物节律与行车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院感染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许多从事医院感染管理的工作者都在寻求科学实用的该管量的监控网络软件。但是,该监控软件内容要涵盖医院消毒卫生学监测、感染病例监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分析等多个方面,数据流程复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跨学科、跨专业的难题。为此,我院成立了由医院感染管理者和计算机专业人员共同组成的课题小组,自行开发了一套医院感染监控网络软件,应用两年多来,效果良好。一、材料和方法医院感染监控网络软件:软件包括《医院消毒卫生学监测系统》、《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系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分析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