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考察盐酸非那嗪奈注射液的性状、色泽、pH、含量及有关物质,得到优选处方。本品在室温避光放置18个月,各项质量指标均在合格范围内。与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24h内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应用喷雾干燥技术使色甘酸钠(SCG)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F108及分散剂A形成共沉,制备无载体的SCG粉雾剂。比较了喷雾干燥和机械粉碎微粉化技术的差异,进行了粉体流动性、荷电性及吸湿住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采用喷雾干燥技术,经微粉化处理,制备粒径小,流动性好、吸入方便的色甘酸钠(SCG)无载体粉雾剂,建立了评价粉剂疗效的体外试验方法,包括排空试验、吸入模拟试验粘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无载体粉雾剂(1)排空率明显高于市售SCG粉雾剂(Ⅱ);吸入模拟试验中,在具治疗意义的部位其沉积量为Ⅱ的3倍,提示Ⅰ的临床疗效优于Ⅱ,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静脉营养中的有关营养成分(碳水化合物、脂肪、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及其作用,制剂和营养液的调配及临床应用的简况。  相似文献   
5.
英国药典(1973年版)和美国药典(第19版)在大型输液中规定的微粒检出方法,仅注意微粒的数目和大小,而忽视了化学组成和空间构型。作者研究了一种新的技术可用以评定微粒的物理化学组成并有助于检出微粒来源和可能引起的临床危险。用孔径0.2微米的过滤薄膜收集注射液中的微粒,直接供扫描电子显微镜测定。取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注射用水生产工艺的发展和近代技术。介绍了纯水和注射用水的各种制造方法,包括蒸馏、反渗透、超滤、去离子法以及这些方法的组合工艺。并指出注射用水应该用去离子水经蒸馏制得。注射用水应贮放在附有空气过滤器的密闭贮罐内,水温应保持在80℃以上及处于循环回流状态,以确保蒸馏水的纯度及无热原。  相似文献   
7.
用于全身治疗的鼻腔给药系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药剂学角度对鼻的解剖生理及给药特点、影响药物在鼻腔中吸收的因素,特别就吸收促进剂和剂型因素与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鼻腔给药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大鼠灌胃黄芩苷及其苷元黄芩素后的体内药动学特征。方法 分别对大鼠灌胃给予等量黄芩素和黄芩苷,采用高效液相方法测定大鼠血浆中黄芩苷,比较其药动学参数及生物利用度。结果 大鼠灌胃黄芩苷后体内的黄芩苷血浓经时曲线具有典型的双峰现象,灌胃黄芩素后体内的黄芩苷血浓经时曲线无双峰现象,黄芩素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是黄芩苷的200.9%。结论 黄芩苷制备成黄芩素后可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9.
吸入剂有效部位药物沉积量试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吸入剂体外模拟实验方法,进行有效药物量的测定。方法:采用自制双层液体碰撞器进行测定,第一级接受液为7ml,第二级(作用部位)接受液为30ml,抽吸速度为60L·min-1。测定结果与国外文献进行比较。结果:测定结果与国外文献一致,吸入剂有效部位药物量与剂型、品种及接受液种类有关。结论:自制双层液体碰撞器可用于吸入剂的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10.
抗氧剂的效用和重要性氧化作用是使药物破坏的过程之一,在体外(药剂剂型中)及体内(生物代谢)均能使药物分解破坏。虽然体外氧化包括氧的参与,但大多数生物氧化则在缺氧情况下发生,这是因为氧化作用实际上是一种脱氢作用。因此当化合物脱去一对氢原子时,它就被氧化(见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