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结合血液灌流在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 4月-2022年6月收治的78例尿毒症且伴有皮肤瘙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 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血钙、 磷、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血β2-微球蛋白 (β2-MG)]及皮肤瘙痒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1、3个月血钙水平高于对照组,血磷及PTH水平均低于 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3个月BUN、Scr、β2-M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 疗后皮肤瘙痒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透析结合血液灌流在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中的应用 效果确切,与单纯血液透析治疗相比,调节钙磷代谢、清除体内中分子物质的效果更好,还能有效改善患 者皮肤瘙痒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半数抑制浓度及细胞搏动频率为指标,评价生川乌与生半夏合用对原代乳鼠心肌细胞的毒性影响及与生半夏比例的关系.方法:分离出生3d内的SD乳鼠心肌细胞进行原代培养.生川乌组(Ⅰ组),生川乌配生半夏1∶0.25(Ⅱ组),1∶0.5(Ⅲ组),1∶1(Ⅳ组)分别以生川乌终质量浓度0,0.016,0.078,0.235,0.392,0.548,0.705,0.861,1.018 g·mL-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乌头碱含量分别为0,1,5,15,25,35,45,55,65 mg·L-1)染毒心肌细胞,分别培养1,2,4,12h,观察各时间点细胞搏动频率,以MTT法检测培养12h时细胞存活率,应用概率单位法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①染毒12h,生川乌组抑制率(CI)显著高于其他配伍组(P<0.01),且随着生半夏比例的提高,抑制率降低.②Ⅰ,Ⅱ,Ⅲ,Ⅳ组的IC50分别为0.446,0.460,0.530,0.575 g·mL-1.③在生川乌终质量浓度0.016 ~0.078 g·mL-1内,1~2h细胞搏动频率增高,4~12h搏动频率降低.在0.235 ~0.861 g·mL-1内,1h时细胞搏动频率降低,2h时搏动频率高于1h,但低于正常水平,4~12 h频率低于1h.给药1.018 g·mL-1,细胞立即停搏.结论:生半夏配伍生川乌降低了生川乌的毒性,且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比例生半夏与生川乌配伍对大鼠肝脏毒性的影响。方法 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川乌组、生川乌配生半夏组(1∶0.25组、1∶0.5组、1∶1组)。连续灌胃4周,每组随机选取6只大鼠,腹主动脉取血,生化法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计算肝脏指数并进行形态学观察。各组剩余4只大鼠停药2周,同法检测上述指标。结果给药4周,各给药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肝脏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生川乌组ALT、AST、ALP水平均明显高于生川乌配伍不同比例生半夏组(P<0.05或P<0.01),肝脏指数明显高于生川乌配生半夏1∶0.5组、1∶1组(P<0.01);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各给药组出现不同程度病理形态学改变;生川乌配生半夏1∶0.5组与1∶1组比较,ALT、AST、ALP水平,肝脏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2周,生川乌组ALT、AST水平,肝脏指数仍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或P<0.01),且光镜下仍能观察到明显的病理损伤。结论生川乌对大鼠肝脏具有明显毒性,生川乌配伍生半夏后其肝脏毒性明显降低,在一定比例范围内,毒性随配伍比例的升高而降低,即生半夏对生川乌大鼠肝脏毒性有拮抗作用,但当生半夏达到一定比例(1∶1)时,拮抗作用不再增强。  相似文献   
4.
许柳  张树峰 《河北医学》2013,19(4):616-619
1药理、药效学研究 1.1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激活骨髓造血干细胞。高冬等推测六味地黄丸低、中剂量(3.25g/kg、6.5g/kg)药物有激活造血干细胞的作用。另外,DNA检测结果表明,三个剂量均有促进细胞增殖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生川乌配伍不同比例生半夏对大鼠心肌毒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比例配伍的生川乌和生半夏对心脏的毒性作用.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配伍组、1∶0.25配伍组、1∶0.5配伍组、1∶1配伍组各10只,各配伍组给予相应浓度药物0.4ml/100g,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灌胃4周,停药2周.分别于给药4周及停药2周,计算体质量增长率、心脏系数,生化法和免疫组化法测定相关心肌酶.结果 各组大鼠给药4周及停药2周时体质量增长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4周各配伍组大鼠心脏系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停药2周1∶0配伍组及1∶0.5配伍组心脏系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给药4周和停药2周,各配伍组心肌酶含量不同程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并且1∶0.25配伍组、1∶0.5配伍组、1∶1配伍组部分心肌酶含量均较1∶0配伍组低(P<0.05或P<0.01).结论 生川乌对大鼠心脏有明显的毒性,生川乌与生半夏配伍对心脏的毒性则明显降低,且配伍生半夏的比例越高,对心脏的毒性越低.  相似文献   
6.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19年9月采用常规护理的30例老年T2DM患者资料纳入对照组,将2019年10月-2020年7月采用三位一体居家护理干预的30例老年T2DM患者资料纳入观察组。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BG)水平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位一体居家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老年T2DM患者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生川乌与生半夏的配伍比例与大鼠肾脏毒性的关系。方法按1∶0、4∶1、2∶1、1∶1比例制作生川乌、生半夏冻干粉。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川乌组、川乌4半夏1组、川乌2半夏1组、川乌1半夏1组,每组10只。保证各给药组大鼠生川乌给药剂量均为0.8 g/kg的前提下,按比例灌胃给予各给药组冻干粉溶液4 ml/kg,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4周末次给药后24 h及停药2周时测定大鼠尿液中微量白蛋白(m Alb)、转铁蛋白(TRF)和血清中尿素氮(BUN)、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计算肾脏指数并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给药4周后,除川乌1半夏1组血清BUN外,各给药组大鼠m Alb、TRF、BUN、SCr、β2-MG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生川乌组、川乌4半夏1组、川乌2半夏1组大鼠肾脏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生川乌组上述检测指标均明显高于其余给药组(P0.05或P0.01),川乌2半夏1组与川乌1半夏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2周后,各组肾脏指数、m Alb、TRF、BUN、SCr、β2-MG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川乌对大鼠肾脏具有明显毒性,生川乌配伍不同比例生半夏后其肾脏毒性降低,且在一定比例范围内毒性随生半夏配伍比例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8.
P38MAPK与血管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重构是一个动态过程,其内容至少包括细胞的增殖、迁移、凋亡以及细胞外基质成分合成、降解及重新排列等过程;血管重构又是血管对刺激的复杂的动态反应过程,包括信号的感受、传导和调节因子的合成、释放,最后产生结构变化。目前很多研究发现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与血管重构密切相关,并认为P38有可能成为血管重构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9.
万灵  许柳 《西部医学》2009,21(2):191-191
病例 女,58岁,因结石性胆囊炎拟在静吸复合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摘除术。ASAⅠ级,胸部摄片及实验室检查无异常。既往无呼吸系统疾病,自述有氨苄青霉素过敏史。患者入室后常规ECG、BP(150/70mmHg)、SpO2(99%)监测下开始诱导,芬太尼0.1毫克静滴后,缓推异丙酚10毫克氯胺酮100毫克静脉推注,行气管插管,患者颈短,声门暴露Ⅳ级,第一次气道插管未成功,再面罩给氧,发现气道阻力增大,SpO2降至90%,疑为麻醉过浅,再追加异丙酚50毫克,患者发生类似抽搐症状,同时SpO2降至74%,疑为喉痉挛,急予司可林100毫克后,下颌松弛,但气道阻力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脐带结扎方式对孕周<34周早产儿的影响。 方法 选择孕周<34周早产儿388例,按照脐带结扎方式分成常规组、延迟脐带结扎组和挤压脐带组。常规组于分娩后30 s内结扎脐带;延迟脐带结扎组于分娩后120 s结扎脐带;挤压脐带组于近新生儿端20 cm处,从母亲端向新生儿端挤压脐带2~3次后结扎脐带,耗时5~10 s。分别于生后48 h 和7 d采集静脉血,检测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和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出生后1~7 d测定经皮胆红素值;记录住院期间光疗、1周贫血、输血及窒息发生率。 结果 延迟脐带结扎组和挤压脐带组48 h,7 d时Hb、HCT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脐带结扎组和挤压脐带组48 h,7 d时Hb、H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脐带结扎组和挤压脐带组1周贫血、输血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脐带结扎组和挤压脐带组1周贫血、输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光疗和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快速挤压脐带与延迟脐带结扎均能提高早产儿机体内Hb和HCT水平,减少1周贫血、输血发生率,且不增加出生后窒息和光疗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