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30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泛昔洛韦缓释胶囊的人体药代动力学行为,证明受试制剂的缓释特征,评价其与参比制剂泛昔洛韦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单次给药试验四阶拉丁方试验设计,受试制剂250、375、750 mg 三剂量组及参比制剂 750 mg 组;多次给药试验两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3P97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药代动力学分析.结果:12例受试者单次口服泛昔洛韦缓释胶囊250、375、750 mg 后,Cmax分别为(0.31±0.06)、(0.51±0.09)、(1.0±0.16) μg/mL,tmax分别为(4.4±1.8)、(4.0±1.4)、(4.3±1.8) h,平均滞留时间(MRT)分别为(6.9±1.3)、(7.3±1.0)、(7.6±0.7) h,AUC0-24分别为(3.3±0.8)、(5.2±1.1)、(11.3±1.4)μg·mL-1·h;普通片 750 mg 给药后,Cmax为(3.81±0.38) μg/mL,tmax为(1.2±0.6) h, MRT为(3.3±0.4) h,AUC0-24为(13.7±1.5) μg·mL-1·h.缓释胶囊单次给药后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81.96±2.54)%,两种制剂的生物利用度相当.10例受试者每日口服 750 mg 泛昔洛韦缓释胶囊和普通片 3 d 后缓释胶囊和普通片血药浓度均已达稳态,Cmin分别为(0.32±0.13)、(0.16±0.04) μg/mL.达稳态后的Cmax分别为(0.71±0.14)、(1.67±0.44) μg/mL,Cav分别为(0.44±0.09)、(0.56±0.13) μg/mL,波动度DF分别为(90±26)%、(270±59)%.缓释胶囊谷浓度明显高于普通片,波动度则明显小于普通片.结论:泛昔洛韦缓释胶囊具有明显缓释特征,并与普通片生物利用度相当.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能够客观评价痤疮患者相关知识的问卷,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回顾、半结构化访谈、专家访谈和专家评议法,形成初始问卷。选取403例痤疮患者进行调查。对问卷信效度进行评价,形成问卷终稿。结果最终形成的痤疮相关知识问卷包括5个维度、24个条目。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5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3.907%,问卷内容效度为0.961,Cronbach’sα系数为0.829,重测信度0.897。结论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评价痤疮患者痤疮相关知识了解程度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中医治疗蕈样肉芽肿性红皮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女,61岁,病案号6365.患者双下肢红斑33年,泛发全身13年,近日加重而就诊。患者于1963年始双下肢散发钱币大小浸润性红斑伴少量鳞屑,微痒,缓慢发展并渐增多。1980年皮疹泛发全身。多次在本所及各级医院就诊,并于就诊前在某医院住院治疗2个月。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 ,83岁 ,主诉因左侧面部红斑结节肿块 7月余 ,于 1999年 5月入院。患者于 1998年 10月份无明显诱因 ,左侧前额部突发 1.5cm× 2cm大小的红斑结节 ,有灼热感 ,无明显疼痛瘙痒 ,未起水疱 ,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带状疱疹” ,给予口服阿昔洛韦、维生素B1 、维生素B2 ,外用黑药膏(具体成分不详 ) ,未见好转 ,并向左眼部扩展、浸润。在院外行组织病理示 :右额部表皮增生肥厚 ,基底层色素增加 ,真皮内大量纤维增生 ,排列致密 ,血管附属器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未见基底细胞癌特异性改变 ,依此片可除外基底细胞癌。在外院诊断为“带状…  相似文献   
5.
中医经络细胞生物场与生物共振概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2004年,我们首次完整总结出中医经络理论实质经络细胞生物场十大特点[1],其后4年,该假说相继被研究者引用[2-3],或被专业统计源网站中国知网作为推荐论文或作为引证文献[4-6].之后经络细胞生物场相关的研究工作逐渐展开,已涉及到包括人体生理、病理以及中西药物,以及预防医学、人体环境医药学等非常广泛的领域.根据该理论所涉及的内容,需要我们充分利用现代生物场相关技术,开展学术研究与理论论证工作,尽快论证中医经络细胞生物场理论,并真正找到中医药学与现代科学的结合点.文章将涉及中医经络细胞生物场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概述.内容包括中医经络细胞生物场理论简介、物理场的基本概念、中医阴阳学说与波粒二项性理论、日本良导络学说与经络细胞生物场效应、电子针灸仪的发明与经络细胞生物场效应、超声波穴位治疗与经络一细胞生物场效应、光针灸仪的应用与经络细胞生物场效应、生物共振技术(仪)与经络细胞生物场效应、生物共振的诊疗原理、生物共振技术在医学防治中的临床应用前景、生物共振技术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前景等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6.
48例红皮病型银屑病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维A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的疗效已被广泛认可,但其疗程长、减药困难、严重的不良反应也同样存在.1我们通过回顾分析48例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口服阿维A的同时给予中药针剂(清开灵针、生脉针)静滴,不仅提高疗效、有助于减药,还明显减少了不良反应,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黄瘤病伴高脂蛋白血症二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男,27岁。患者出生时,臀部、双肘关节伸侧面可见零星的隆起性黄色小皮疹,3岁后逐渐增多,且双膝天节也见相同的皮疹,皮疹逐渐增大,部分融合。家族中其叔叔有类似病史。体检:体温36.8℃.脉搏80次,呼吸21次,血压15/10kPa。一般情况尚可,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肘膝关节伸面可见直径5cm大小的斑块,色黄,质硬,对称分布,与皮肤粘连。  相似文献   
8.
咪唑斯汀治疗冻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10例冻疮患者分2组分别口服咪唑斯汀和赛庚啶,每2周观察1次,共4周。用各项观察指标总积分下降率评价疗效。结果:在治疗第2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7.8%和43.1%,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第4周时,基本治愈率分别为57.6%和27.4%,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咪唑斯汀治疗冻疮起效快,治愈率高于赛庚啶。  相似文献   
9.
10.
我们于2008年4月至2009年12月应用六神软膏治疗过敏性皮肤病患者39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入选39例均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医院)门诊临床确诊为过敏性皮肤病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