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57例(83眼)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眼压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前房深度正常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成单纯手术组和术后复方樟柳碱治疗组,比较两组视力、视野的改善情况.结果术后两组眼压与术前眼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单纯手术组和术后复方樟柳碱治疗组比较,视力、视野变化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应用复方樟柳碱,患者视力、视野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视神经挫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2009-01/2011-05于沧州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视神经挫伤患者72例72眼。其中36例36眼应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行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为治疗组,36例36眼应用传统药物治疗为对照组。 结果:治疗28d后,治疗组的视力、眼底及视野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视神经挫伤是一种有效易行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学生视疲劳的疗效.方法 将眼科门诊就医的学生视疲劳患者100例(200眼),详细询问病史并记录,详细检查,排除眼部及全身其他疾病,除外干眼症、神经衰弱及三叉神经疾患的患者,矫正屈光不正,矫正斜视、隐斜视后,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5例70眼)给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滴眼,3次/d;对照组(35例70眼)给予珍珠明目滴眼液滴眼,3次/d;空白组(30例60眼)给予生理盐水滴眼,3次/d,20d后观察视疲劳症状消失的情况.结果 七叶洋地黄滴眼液治疗组有效率77.14%,对照组有效率54.2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有效率16.67%.结论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学生视疲劳与珍珠明目滴眼液比较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抗代谢药物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观察94眼行翼状胬肉切除后应用丝裂霉素C并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观察术后角膜面生长及胬肉复发情况。结果 94眼中术后创面修复快,只有2例有复发迹象者再次给予抗代谢药结膜下注射,均未再复发。结论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抗代谢药能有效预防及抑制翼状胬肉复发。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患者57例83眼经过手术治疗后,眼压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前房深度正常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成单纯手术组和术后复方樟柳碱治疗组,比较两组视力、视野的改善情况。

结果:术后两组眼压与术前眼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术后单纯手术组和术后复方樟柳碱治疗组比较,视力、视野变化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应用复方樟柳碱,患者视力、视野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眼外伤的发生规律及救治特点.方法 对来我院诊治的住院679例患者进行性别、年龄、受伤眼别、就诊时间、致伤原因、致伤性质、全身其他部位外伤及视力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主要致伤原因为拳击伤共238例(35.05%).眼外伤性质主要为眼挫伤共370例(54.49%).其中231例(34.02%)有全身其他部位外伤,以颌面部、头颅四肢伤居多.结论 眼外伤发病率高,伴全身其他外伤者多,发生原因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维吾尔族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降眼压治疗中继发脉络膜脱离的眼压和前房深度的变化,总结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2013年4月135例157眼维吾尔族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在降眼压治疗中,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眼部B超检查诊断是否继发脉络膜脱离,用Goldmann压平眼压计和UBM分别测量这组病例降眼压治疗前和发现脉络膜脱离时的眼压和前房深度,观察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45例57只眼(36.3%)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眼部B超检查发生了继发脉络膜脱离,降眼压治疗前眼压为(52.8±8.1)mmHg(1mmHg=0.133kPa),前房中央深度为(1.663±0.385)mm;脉络膜脱离时眼压(8.1±2.9)mmHg,前房中央深度为(1.547±0.334)mm;眼压变化(41.9±6.7)mmHg,前房中央深度变化(0.158±0.134)mm。继发脉络膜脱离无须特殊治疗,予减少或停用降眼压药物(尤其是缩瞳剂)3~7(3.5±1.4)d自愈,给予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可缩短疗程。结论维吾尔族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降眼压抢救治疗时,继发性脉络膜脱离的发生与眼压降低过快有关;UBM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可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例1.男,4岁。家长代诉:患儿自出生后眼球呈水平震颤,曾于外院多次检查视力,右眼0.15,左眼0.3;最近多次视力检查未见改善,外院未曾给予治疗。查体:视力右眼0.15,左眼0.3;眼球水平震颤,震颤幅度3 mm,频率120次/min,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