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通过对近5年针刺治疗抑郁症的机制研究进行概括归纳,发现针刺可通过提高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单胺类递质等的表达,有效增强突触传递和可塑;能够通过调控半胱氨酸蛋白酶-3、B淋巴细胞瘤-2家族的表达,有效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通过抑制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β的增加、胶质细胞的过度活化,来调控中枢炎性反应的发生;通过调控相关激素水平的表达,良性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减轻海马神经元等的受损;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以及信号通路的表达等途径来治疗抑郁症。研究表明,针刺对于抑郁症的干预具有多途径、多靶点综合调控的特点。在今后的研究中,可加强针刺治疗疾病的临床应用;拓展穴位选用范围,加强体穴的应用频次;也应拓展对针刺穴位的研究,探索最佳针刺腧穴及操作的定量参数;同时要更加深入地探索针刺各机制间的相互关联性,加快基础机制研究,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2.
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AR)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可通过多靶点、多方位发挥治疗作用。近10年来国内外针刺治疗AR相关作用机制的文献显示,针刺主要通过调节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凋亡、炎性反应、神经肽物质发挥治疗作用。本文在夯实现有理论的同时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脊髓损伤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其致残率较高,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障碍给患者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研究发现电针有助于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无明显不良反应。本文从脊髓损伤的研究现状、电针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3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电针促进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