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后腹腔镜手术CO2气腹对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CO2气腹对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 方法选择后腹腔镜下肾及肾上腺肿瘤切除术20例,ASAⅠ~Ⅱ级,分别于气腹前,气腹后10、30、60 min和关气腹后30 min,抽取颈静脉球血和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比较不同时点动脉血PH(aPH )、颈静脉球PH(jv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糖(aGS)、动脉血乳酸(aLac)、颈内静脉血氧分压(PjvO2)、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颅内动静脉氧含量差(AjvDO2)、颈内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jvCO2)、血糖(jvGS)和乳酸(jvLac)的变化. 结果与气腹前比较,气腹后各时间点aPH、jvPH显著降低(P<0.05);PaCO2、PjvCO2气腹后各时间点与气腹前相比显著升高(P<0.05);AjvDO2气腹后各时点与气腹前相比显著下降(P<0.05);jvLac气腹后各时间点与气腹前相比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aGS、 jvGS气腹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 结论后腹腔镜手术期间,脑血流量显著增加,未发现脑无氧代谢增加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七氟醚作为小儿吸入麻醉药已经迅速地取代了氟烷,但由其所致苏醒期谵妄和躁动的发生率却高于氟烷。原因可能与苏醒迅速、疼痛、七氟醚的内在反应、患者年龄、性格、麻醉的时间、环境的刺激以及辅助使用的药物有关。使用笑气、完善镇痛、术前使用苯二氮卓类镇静,在七氟醚深麻醉下拔管以及插管后更换吸入麻醉药可能降低谵妄和躁动的发生率。当麻醉医师遇到此类并发症时应采取系统评估并及时处理以保证患儿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心率变异性的变化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40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 (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中 ,麻醉、头高位及CO2气腹对心率变异性 (Heartratevariability ,HRV)的影响。 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的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Cholocystectormy ,LC) 2 0例 ,异氟醚维持麻醉。腹腔充CO2 气体 ,维持腹内压 11mmHg~13mmHg。分别在清醒平仰位及头高位 15°~ 2 0°、麻醉平稳后平仰位及头高位、充气后 10分钟、2 0分钟测定HRV。采用频域分析法 ,得出心率功率谱图。HRV总功率 (TP)频段范围是 0Hz~ 0 5Hz ,其中低频(LF) 0 0 3Hz~ 0 15Hz,高频 (HF) 0 15Hz~ 0 35Hz。 结果 头高位对HRV无明显影响 ,麻醉使HF、LF、TP均明显下降。腹腔内充入CO2 后 ,LF、LF标准化值 (Normalizedunit,nuLF)及LF HF明显上升 ,其中LF HF由 2 15± 1 16上升至 4 6 1± 2 0 4 (q =4 4 91,P <0 0 1) ,nuLF由 39 36 %± 9 6 3%上升至 6 1 82 %±10 81% (q =5 180 ,P <0 0 1)。气腹后HF和TP无明显改变 ,nuHF在各观察点均无明显差异。 结论 CO2 气腹后代表交感活性的nuLF及LF HF上升 ,表明CO2 气腹使心交感活性提高。  相似文献   
4.
气管插管条件受不同肌群组织肌松程度的影响,也受麻醉深度和所选择的麻醉诱导药物的影响.在临床所用的肌松药中,罗库溴胺是一种甾体类新型非去极化肌松药,它的主要特点就是起效快、中时效、恢复迅速.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探讨椎管内麻醉下测定咪达唑仑血浆浓度的适宜方法,并观察其靶控输注(TCI)^[1,2]用于术中镇静时血药浓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联合麻醉下施行上腹部手术对病人应激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晨  蒋建渝 《天津医药》2001,29(2):78-81
目的:通过测定儿茶酚胺(CA)、皮质醇、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观察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对上腹部手术病人应激激素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性上腹部手术病人30例,随机分成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n=15)和单纯全麻组(n=15)。两组病人分别于麻醉前、麻醉诱导后切皮前、手术结束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采血,测定血浆中CA、血清中皮质醇、IL-2、SIL-2R浓度。结果:肾上腺素(E)水平在联合组无明显变化,全麻组在手术结束前、术后第1天都升高(P<0.01)。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在联合组麻醉诱导后出现降低(P<0.05),而手术结束前及术后第1、3天与麻醉前相比均无明显变化。全麻组病人在麻醉诱导后无明显变化,而在手术结束前术前术术后第1天升高(P<0.01),术后第3天仍未恢复到麻醉前水平。皮质醇浓度两组病人的变化相仿,在麻醉诱导后都呈降低趋势(P<0.05)。IL-2在联合组的任何采样点与麻醉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而在全麻组,手术结束前降低(P<0.01),与联合组相同采样点比也降低(P<0.05)。两组病人SIL-2R在麻醉诱导后及手术后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在上腹部手术,联合麻醉在抑制病人的应激反应及保护免疫功能方面优于单纯全麻。  相似文献   
7.
我院白1978年以来,开展了针麻下行颈椎后路手术。其中有50例合并心血管疾患病人,也在针刺麻醉下顺利完成手术,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Ⅰ、Ⅱ级率达80%以上,现小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鼠尾静脉单次注射异丙酚后血清和脑组织中浓度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昆明小鼠140只,按给药后1、2、3、4、5、6,7、8、9、10、15、30、45、60min分为14组,n:10。单次经小鼠尾静脉推注异丙酚,采取动脉血,断头取全脑。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测定血清和脑组织中异丙酚浓度。结果小鼠尾静脉单次推注异丙酚后血清的达峰时间为1min,脑组织的达峰时间为3min。结论脑组织中的峰浓度滞后于血清中的峰浓度。异丙酚在小鼠血清和脑组织中浓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异丙酚浓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一荧光检测法测定血清中异丙酚浓度。方法:用美国Spectra—Physics高效液相色谱系统,色谱柱为Diamonsil C_(18)柱,以乙腈-水(70:30,含0.1%三氟乙酸)为流动相,荧光激发波长276 nm,发射波氏310 nm。饱和硫酸铵作蛋白沉淀剂,血清中加入内标麝香草酚,含有内标的乙腈溶液作为异丙酚提取剂。结果:本方法测定的线性范围0%25~10 mg·L~(-1),最低检出浓度25 μg·L~(-1),加标回收率为91.2%~100.9%,日内精密度≤1.50%,日间精密度≤2.51%。结论:本方法较为简单,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异丙酚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及临床手术中异丙酚药物浓度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在全身麻醉下行上腹部手术病人应激和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对选择性上腹部手术病人 30例 ,以氟哌利多 2 5mg、芬太尼 0 0 5mg、异丙酚 1 5 2mg/kg、琥珀胆碱 75 10 0mg ,快速诱导插管 ,以阿曲库铵和异氟醚维持麻醉。于麻醉前、麻醉诱导后、手术结束前、术后第 1天、术后第 3天采血测定血浆中儿茶酚胺(CA)、血清中皮质醇、白细胞介素 2 (IL 2 )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的浓度。结果显示 :肾上腺素 (E)和去甲肾上腺素 (NE)在手术结束前、术后第 1天都明显升高 ,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NE浓度在术后第 3天仍未恢复到麻醉前水平。皮质醇在麻醉诱导后降低 ,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IL 2在手术结束前明显降低 ,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术后第 1天回升至术前水平。sIL 2R在麻醉诱导后及手术后均无明显变化。本研究结果表明 ,在上腹部手术 ,以异丙酚、芬太尼、异氟醚全身麻醉 ,能抑制麻醉诱导插管所引起的CA和皮质醇升高 ,IL 2无明显变化 ,但不能抑制手术刺激导致的E、NE升高和IL 2的降低 ,应激激素和免疫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