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13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中老年人多发病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和劳动方式的改变,本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同时呈现年轻化趋势,且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笔者近年来采用牵引中给予中药贴敷结合低频电刺激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醒脑开窍针刺加头针早期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醒脑开窍加头针法早期介入(48h以内)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临床上在48h内开始治疗,在神经科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观察醒脑开窍加头针法(治疗组)、常规体针组(体针组)和单纯常规药物治疗法(对照组)的NIHSS、MAS及Ashworth的评定比较和安全性评价.结果:NIHSS、MAS积分,组内比较:各组不同时间段(0、7、14天)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组间比较:在治疗第7、14天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NIHSS:P<0.05,MAS:P<0.01),而体针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Ashworth等级与各组比较明显改善(P<0.01).安全性评价,无死亡病例,各组出现少数颅内出血、上消化道出血、血压升高、GPT升高病例,各组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早期介入,与常规体针法比较,醒脑开窍加头针法对脑梗死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能够减少肢体痉挛,且安全性好,有助于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3.
腹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腹针与传统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40例确诊为颈性眩晕的病人随机分为腹针组与传统针灸组,治疗后对两组病人症状进行积分评估,疗效的对比,在不同时间点(针灸5次后与针灸10次后)进行不同的症状改善情况对比。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的有效率,虽然腹针组的有效率高于传统针灸组,但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方法都有效;从两组的治疗前后症状的积分的改善情况的对比,P<0.01,腹针组症状改善优于传统针灸组;从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有效率看,眩晕症状的改善,腹针组快于传统针灸组,而后伸不适却是传统针灸组改善快于腹针组。结论:两种方法在治疗颈性眩晕时同样有效,腹针组在症状改善方面优于传统针灸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腹针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的调节作用。方法:75例颈性眩晕病人经颅彩色多普勒仪(TCD)检测,根据其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分为血流加快组和血流减慢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TCD数值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流加快组治疗后血流减慢,血流减慢组治疗后血流增加,组内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腹针治疗颈性眩晕具有较好疗效,并对椎-基底动脉血流有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关节僵硬和活动障碍,症状可随年龄增长逐年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除少数患者需手术治疗外,多主张保守治疗,其中物理因子治疗一直得到临床的应用和验证,我科在此基础上结合运动疗法治疗KOA,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针刺结合核心肌群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92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2组,每组96例。对照组给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针刺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躯干控制能力(PASS评分)、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平衡能力(BBS评分)、步行能力(Holden评分)、生活质量(SF-36健康问卷)及治疗前后双侧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与平均血流速度(Vm)的变化。 结果 治疗后,2组PASS评分、FMA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BBS评分、Holden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与精神健康等方面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RI、PI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Vm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针刺结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可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针刺结合核心肌群训练能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有关。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43岁,感觉不持续的腕部不适3个月,桡侧三指半麻木,疼痛,有麻醒,醒后行甩手或搓手等活动后好转,于2005年10月21日来我院就诊。体检:无大鱼际肌萎缩,拇对掌功能正常,Phalen阳性,颈椎CT检查未见异常;肌电图检查无异常:拇短展肌无自发电位,运动单位电位(MUP)时限在正常范围,募集电位干扰相;神经电图检查有异常:两侧正中神经,腕-拇展短肌段潜伏期(DML)均延长,左侧4.8ms、右侧4.4ms;两侧运动传导速度(MCV)肘-腕段及复合运动神经动作电位(CMAP)波幅均正常;  相似文献   
8.
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 pseudocyst,PPC)是胰腺炎常见并发症之一,本科2002年3月至2007年6月,对20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采取物理疗法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笔者采用针灸加中药热敷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0例,均来自我院妇产科门诊病例.根据病史、症状、妇科、实验室及B超检查,符合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运动再学习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和步行能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30例,采用运动再学习加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康复治疗。二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BI)评测ADL、Fugl-Meye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MA)和步行分级(FAc)评测步行能力。结果:治疗组患者的BI、FMA积分、步行分级(FAc)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运动再学习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的ADL能力、步行能力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可显著提高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