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反映图书情况、作者情况等方面对中医古籍的冠名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同书异名、同名异书现象及产生原因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论七情之动的个体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三因方》中说:“七情为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干肢体,为内所因。”七情为重要的致病因素,早已成为中外学者的共识。然七情乃人之常性,正常情况下并不致病,所致病者,则为七情之动。引起七情之动的原因,首先离不开外界刺激,但外界刺激并非是导致七情之动的决定因素,外界刺激需要经过内在因素的作用才能引起七情之动。  相似文献   
3.
论传统文化对人格形成及心身疾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国医学视七情变化为诱发疾病的内因,所谓:“七情为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看到有着不同人格特质的人在面对同一紧张刺激时会表现出不同的情志反应。如有的可若无其事,有的则反应强烈,有的甚或致病。这就说...  相似文献   
4.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以长生成仙为基本信仰。为此信仰,在长达1800多年的发展中,道士们一代又一代不断地研究着、实践着各种各样养生方法,并以此为基本道术。虽然这些养生方法有很多是来源于神仙方术,其中含有不少糟粕。但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祖国医学、保健学思想的影响和补充,所以经许多学者研究证明,其中确实含有许多对健身疗病都很有成效的养生方法。至今仍不失其科学价值与现实意义。一、养性纵观道教之养生学思想,其要旨在于性命  相似文献   
5.
葛洪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哲学家、道家,又是一名卓有成就的医学家。在他所著的《抱朴子·内篇》中“金丹”“仙药”“黄白”三卷详细地记述了炼丹过程、炼丹  相似文献   
6.
7.
健康人格不仅是健康的标志,而且有益于益寿延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儒家就非常重视健康人格的塑造。在人格塑造方面,儒家首先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孔子提出大德大得其寿。其次是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即孔子所论“发奋忘食,乐以忘忧。”第三是自我控制能力的塑造,即“致中和,万物育,”使人们能够有效地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反应,保持内心的安宁,从而使心身得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情志的致病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情志致病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病因方面,祖国医学论文 志致病首先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其次与个体适应性有关。在病理机制方面,认为情志异常可导致体内气体升降失调,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平衡的破坏,以致正气弱,邪气入侵而致病。  相似文献   
9.
健康人格不仅是健康的标志,而且有益于益寿延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儒家就非常重视健康人格的塑造。在人格塑造方面,儒家道先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孔子提出大德大得其寿。其次是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即孔子所论“发奋忘食,乐以忘忧”。  相似文献   
10.
论意志因素在情志致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医的情志致病学说中不仅包括喜、怒、忧、思、悲、惊、恐七种不同的情绪反应及其致病机制 ,同时也包括了一个人的意志因素在七情致病中的制约作用。关于意志 ,《灵枢·本神》谓 :“意之所存谓之志。”对此 ,张景岳注释谓 :“谓意已决而卓所立者 ,曰志”(《类经》)。这就是说 ,意志是对“已决”(确定 )的目标 ,以坚韧不拔的精神 ,努力奋斗 ,从而成就“所立”之事。现代心理学认为 :意志是人在工作、学习和日常的活动中 ,为达到预定目标 ,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克服体力和智力上的困难的行为 ,即是意志的表现。这正如《灵枢·本神》中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