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自1988年5月~2001年7月采用闭合复位多针交叉双重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20例,通过临床观察和随访,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20例中,男13例,女7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20岁;左侧8例,右侧12例;股骨头下型5例(25.0%),股骨颈型8例(40.0%),基底型7例(35.0%)。  相似文献   
2.
背景:目前常用基因载体具有一定缺陷性,无法直接在体内应用。应用腺相关病毒作为转化生长因子β1载体促进软骨修复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构建重组转化生长因子β1腺相关病毒,测定病毒滴度,并测定重组病毒对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感染活性。方法:PCR方法扩增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构建重组骨架质粒pAAV-转化生长因子β1-绿色荧光蛋白,与包装质粒pAAV-RC、辅助质粒pAAV-Helper共转染AAV-293细胞包装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转化生长因子β1-绿色荧光蛋白。应用该重组病毒感染AAV-HT1080细胞测定病毒滴度并鉴定。并感染体外培养的兔骨髓基质干细胞,检测重组病毒感染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效率及活性。结果与结论:转化生长因子β1扩增产物测序结果正确,重组骨架质粒pAAV-转化生长因子β1-绿色荧光蛋白双酶切后可见位于1.3Kb附近转化生长因子β1条带。收获病毒滴度5.2×1011v.g/mL。鉴定重组病毒rAAV-转化生长因子β1-绿色荧光蛋白包装成功。重组病毒感染骨髓基质干细胞后可于荧光显微镜下观测到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感染效率达42%。结果证实,成功构建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转化生长因子β1-绿色荧光蛋白,能够高效感染兔骨髓基质干细胞。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肱骨干不同部位骨折的手术入路选择.方法回顾2003年5月~2010年8月间,对于肱骨干骨折部位不同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即肱骨干上段骨折采用传统的前外侧入路、肱骨干中段骨折采用前内侧入路、肱骨下段采用后正中入路.统计病例169例,其中上段骨折采用传统前外侧入路42例不做比较,我们主要对中、下段骨折手术治疗的127例,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桡神经对手术操作影响率对比分析.结果 对肱骨中段采用前内侧入路及下段行后侧入路较传统前外侧入路手术具有明显地优越性,手术时间大大缩短,术中出血量也明显减少,桡神经对手术操作影响率减小.结论 经后方劈肱三头肌入路可较好的显露肱骨下段、前内侧入路能满意的显露肱骨中段、前外侧入路能很好的显露肱骨上段,而且相应部位肱骨光滑平直能对骨折进行妥善固定,三切口均绕开桡神经使手术操作更加容易,大大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后踝不同治疗方法对三踝骨折治疗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该次选取来该院2012年12月—2018年12月就医的46例三踝骨折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分为治疗组(n=23例)和参照组(n=23例),参照组患者后踝仅用石膏进行辅助固定,未采用内固定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内固定治疗的方式。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手术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9.57%相比较于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95.65%来说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相比较与参照组患者来说具有显著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内固定对三踝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相比较与石膏外固定法来说治疗效果更好,加快了患者的康复,术后恢复快,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法,若严重后踝骨折可选手术,无移位可选择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FasL-844T/C基因多态性、腰椎MRI和退变的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FasL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集10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静脉血和髓核组织;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对FasL-844T/C基因多态性进行了检测;采用S-P法染色检测FasL在髓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MRI研究发现,与CC基因型携带者相比,携带TT基因型的个体腰椎间盘退变的积分显著增高(P=0.003);与CC基因型携带者相比,TT基因型携带者髓核细胞表达FasL的积分有统计学差异(P=0.048),但CT基因型携带者与CC基因型携带者之间髓核细胞表达FasL的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264);腰椎间盘退变积分和椎间盘髓核组织FasL表达无相关性.结论 FasL-844T/C基因多态性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椎间盘髓核组织FasL表达存在相关性;腰椎间盘退变积分和椎间盘髓核组织FasL表达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髋臼骨折绝大多数由直接暴力引起,暴力撞击股骨大粗隆,经股骨颈、头传达至髋臼发生骨折。对于无移位的骨折及除臼顶骨折以外的Ⅰ度脱位的各型骨折采用牵引疗法,而对于Ⅱ度及Ⅲ度脱位的前柱、后柱及横形骨折多采用手术治疗。我院近3年来对Ⅱ度及Ⅲ度脱位并骨折有5例进行牵引治疗,均能使脱位及骨折满意复位,其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7.
背景:间歇性负压被证实可以促进软组织修复及骨愈合,但其对交叉韧带重建后腱-骨愈合的影响尚未见报道。 目的:观察间歇性负压对兔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腱-骨愈合及肌腱移植物生物力学的影响。 方法:取24只新西兰大白兔制备自体半腱肌前交叉韧带重建模型,随机取一侧后腿作为负压侧,负压侧关节通过引流管接微型负压吸引器,并维持低强度、间歇性负压;对侧后腿作为对照,接普通引流管。5 d后两侧同时拔除吸引管。造模后6周,取关节液检测白细胞介素1β的表达水平;取股骨-韧带-胫骨复合体行肌腱移植物拉力测定和腱-骨界面组织学观察。 结果与结论:1只兔关节感染,最终23只兔进入结果分析。拉力测定结果显示,负压组完全断裂所需拉力显著大于对照组(P < 0.05)。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负压组成骨细胞数目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关节液检测结果提示负压组关节滑液中白细胞介素1β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提示间歇性负压可能在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腱-骨愈合、肌腱移植物的塑性过程中扮演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背景:目前前交叉韧带重建后关节滑液对移植物强度以及腱骨愈合的影响尚无定论。 目的:观察兔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腱骨愈合过程中,关节滑液对移植肌腱生物力学及组织学的影响。 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下肢半腱肌腱,以同侧肢体半腱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模拟关节滑液影响模型,并同时取对侧肢体半腱肌行股骨髁上“U”形肌腱埋植避免关节滑液的影响。重建4周,取股骨-韧带-胫骨复合体,行生物力学测定和组织学观察。 结果与结论:重建后4周,生物力学测定时发现“U”字形埋植肌腱断裂时平均载荷明显大于前交叉韧带重建后处于关节内的肌腱(P < 0.01)。组织学观察发现,骨隧道内坏死的腱组织已被纤维组织、新生骨组织替代,腱骨交界面形成Sharpey纤维连接和纤维软骨,优于关节内肌腱;“U”字形埋植肌腱腱骨交界面成骨细胞数目明显多于前交叉韧带重建肌腱(P < 0.01)。结果证实“U”字形埋植肌腱的生物力学及腱骨愈合均优于处于关节内肌腱,提示关节滑液对前交叉韧带重建后韧带的强度以及腱骨愈合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青年患者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GCT)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就诊并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GCT患者共32例。其中男14例,女18例,均为初次手术治疗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膝关节周围GCT病灶刮除植骨术。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30个月,术后4例复发,复发率12.5%,末次随访时根据MSTS标准评定疗效:优21例,良8例,可3例,差0,总体优良率90.6%。结论:膝关节周围GCT患者行病灶刮除植骨术疗效满意,正确使用广泛刮除术配合辅助方法是降低其复发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