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08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9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型糖尿病中医(中西医结合)证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概 述2型糖尿病的发病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减退有关 ,是多种遗传和环境因素 (肥胖、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减少等 )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病理改变可引起全身代谢紊乱及大、中、小、微血管病变与神经病变 ,因此其并发症较多。常见的并发症有高血压、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糖尿病因其典型的临床表现有“三多”(多食、多饮、多尿 )“一少”(消瘦 )的症状 ,因此可归属于中医消渴病的范畴。但临床也有不典型的表现 ,并非少见。 2型糖尿病不典型者相对较多见。根…  相似文献   
2.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的中医病名及病因病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回顾性文献研究方法,对中医药防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研究其中医命名、病因病机及致病特点。结果表明,SARS中医命名比较混乱,命名为“肺疫”比较合适:SARS的致病原因为“疫毒”,具有“湿热”的特点;其病机特点主要为“湿、热、毒、瘀、虚”5种;发病与季节、年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等有关。  相似文献   
3.
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VEC)是铺陈于血管壁内侧的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对血栓与止血、炎症与免疫和血管新生、物质转运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当凋亡触发因子作用于VEC时,细胞内出现多种调控基因表达改变、蛋白酶活化等一系列的变化,并出现胞膜泡状突起,染色质浓缩,细胞核裂解以及膜分子结构和功能等的改变,从而参与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多种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吃肥肉: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的烹饪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猪肉(五花肉) 进行不同时间的焐炖,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其中饱和脂肪酸(S)、单不饱和脂肪酸(M)、多不饱和脂肪酸(P) 进行分析, 研究表明: 随着烹饪时间的延长, 猪肉中十碳(10∶0)、十二碳(12∶0)、十四碳(14∶0)、十六碳(16∶0)、十八碳(18∶0) 等饱和脂肪酸含量大幅度地下降, 2.5小时时下降46.04(P< 0.01), 4 小时下降了37.9(P< 0.05), 2.5 小时达到最低点。而单、多不饱和脂肪酸随着烹饪时间的加长而呈不断上升趋势, 软脂油酸(16∶1)、油酸(18∶1) 等单不饱和脂肪酸较亚油酸(18∶3)、花生四烯酸(20∶4) 等多不饱和脂肪酸上升的幅度大些, 在2.5 小时时, 升高值为最多 (P< 0.05), 分别为35、15.19、20.52、13.6、10.16, 而在4小时时呈上升趋势, 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提示: 肥肉只要通过适当时间的炖煮, 其内部营养构成会发生深刻的改变, 就可以变不利因素(脂肪、胆固醇、饱和脂肪酸降低) 为有利因素 (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增加), 比较适合中老年人食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一种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而诱导的大鼠局灶性脑梗死血瘀证模型。方法:取SD大鼠,分离左侧颈总动脉、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结扎左颈外动脉远心端,夹闭左翼腭动脉和颈总动脉,经颈外动脉逆行插管并缓慢注入月桂酸钠至颈内动脉系统,造成大脑中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结果:从模型动物的行为表现、梗死灶形态学和病理学及血液流变学等方面考察,大鼠可产生一定程度的脑梗死和血瘀证表现,造模成功率为90.9%。结论:该模型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较好,能在大脑中动脉的供血区产生恒定的梗死灶,适合进行中医药防治脑梗死血瘀证研究。  相似文献   
6.
质疑血清药理学,加强多层次半体内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质疑血清药理学的主要理由包括①从胃肠吸收的中药成分在体内是进入血浆,而不是血清;②凝血过程有一系列酶生成,同时刺激白细胞释放溶酶,这些酶可能降解某些中药成分;③凝血酶刺激血小板与白细胞释放大量生物活性物质;④凝血过程伴有纤溶、补体、激肽等系统活化;⑤制备与灭活血清过程会导致中药成分与中药介导体内释放物质损失。新近利用HPLCMS指纹图谱分析与抗白血病细胞增殖实验证明利用血清药理方法可能带来错误结论。建议加强中药多层次半体内实验研究,其中血浆药理方法可能避免血清药理方法的弊病。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共收集自SARs爆发以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网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中医药防治SARS学术交流专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华北五省市区及广东省中西医结合防治SARS学术座谈会专辑》(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药报、中国医药学报等刊载的中医药相关文献92篇(其中分别涉及中医病名及病因文献68篇、病机文献65篇、症候特征及辨证诊断文献63篇、治疗方案的文献72篇),运用文献综合分析方法(以频数统计为主,结合聚类分析),系统研究了中医关于SARS的病名、病因、病位、病性、病机及病机演变、症候学特点、辨证分型及治法方药等,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研究中医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在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或"急性缺血性中风"为主题词,"临床疗效"或"中医治疗"或"中医药治疗"为副主题词,检索2000~2016年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文献368篇,其中符合条件的有51篇,将这51篇文献中所涉及到的单味药物输入Excel 2003进行一般统计学用药规律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51篇文献中,共涉及复方53首,药物152味,用药频次达526次,其中,用药频次大于或等于10次的分别为川芎、黄芪、丹参、水蛭、地龙、赤芍、红花、当归、桃仁、天麻、石菖蒲、甘草、全蝎、郁金、牛膝,按照中药类别分析,用药类别排前四的分别是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和平肝熄风药。聚类分析揭示中医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组方规律,如红花配当归、黄芪配川芎、石菖蒲配郁金等。结论: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和平肝熄风药对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好的疗效,聚类分析能发现组方规律,为临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脑泰方对大鼠血小板活化作用的影响,探讨其抗血栓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旋转玻璃球法测定血小板粘附率,采用比浊法测定ADP,ACA,COL诱导的大鼠血小板最大聚集率;采用血栓法观察脑泰方对大鼠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脑泰方能降低血小板粘附率;降低ADP,ACA,COL诱导的大鼠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减短大鼠体外血栓长度、减轻血栓湿重、干重。结论抗血小板活化、抗血栓形成是脑泰方预防、治疗脑梗死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泰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沙姒脑组织谷氨酸及其转运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阻断模型。利用脑组织突触膜颗粒对^3H-L谷氨酸摄入量及高效液相色谱仪观察脑泰方对脑组织谷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模型组脑组织谷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而其转运体功能则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脑泰方治疗组明显降低脑组织谷氨酸含量(P<0.01)及显著升高大脑皮层、海巴、纹状体谷氨酸转运体功能(P<0.01)。结论:脑泰方对缺血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是通过提高谷氨酸转运体功能以降低神经元突触中过多堆积的谷氨酸,从而减轻其兴奋性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