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病毒鼠的聚集性分析李十月莫尤美杨明瑞汪桂清陈湘宜朱光奇张建飞我们选择湖北省历年有流行性出血热(EHF)发病的天门市、咸宁市及新洲县为调查地区,用挖洞法捕鼠。按窝编号后,鉴定鼠种、性别等。取血分离血清,取鼠肺置液氮保存,备检。采用免疫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出现的显著性的埃尔尼诺现象(Elnino)及其长期气候与天气变化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已引起气象学家的广泛关注。1987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埃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湖北省出现倒春寒,2至3月发生罕见的红斑性肢痛症(Erythromelalgia)流行。本文着重探讨影响流行的因素,并对该病发生与埃尔尼诺现象的关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70只湖北省流行性出血热疫区的草兔经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查发现5只草兔的多个腔器中带有流行性出血热抗原,4只草兔血中有特异性抗体,证明野兔在自然界中可受到感染。这一发现使EHFV的自然宿主范围扩大到兔形目,为研究EHFV在不同动物宿主间的传播及今后如何采取预防措施提出了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从湖北咸宁黑线姬鼠中分离到一株 EHF 抗原因子,经系统的血清学鉴定,与多个单克隆抗体和抗血清起反应,排除了呼肠病毒Ⅰ、Ⅱ、Ⅲ型的污染,证实为 EHFV,并命名为 A_(24)株。  相似文献   
5.
1987年2~3月湖北农村许多中学发生红斑性肢痛症流行,对两所中学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罹病率为13.1%(248/1 892),女生为30.7%(138/449),男生为7.6%(110/1 443),平均病程为6.5±4.3天。分析了气象,生物致病因子感染,营养等因素。寒冷与湿度因素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HFRSV野鼠型毒株A24和家鼠型毒株LR分别感染家兔,用血凝抑制试验(HI)对感染后的家兔血清进行了分型。结果,感染A24株家兔的血清抗A血凝素的抗体滴度为抗R血凝素的4~6倍;感染LR株家兔的血清抗R血凝素的抗体滴度为抗A血凝素的4~8倍。这表明HI试验能通过血清分型区分是受野鼠型或是受家鼠型的HFRSV感染。  相似文献   
7.
一起阑尾炎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郭毅1孙宁东2莫尤美1燕虹1李十月1(基础医学院1流行病教研室,武汉430071;2解放军457医院外科武汉4300)1997年4月11日至6月13日,武汉空军子弟中学发生阑尾炎暴发,共11例患者,1例为战士,10例为学生...  相似文献   
8.
1992~1993年对湖北省英山县进行了莱姆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人群感染率林场工人为10.8%,林场小学生为19.0%,非林区居民为2.0%,从豪猪血蜱(2/40)、二棘血蜱(3/20)中检出伯氏疏螺旋体。本调查证实在湖北省东部的英山县有莱姆病存在,人群感染莱姆病与环境性蜱暴露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对城市60例和农村54例家鼠型出血热病例作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经单因素配对分析和多元 Logistic 模型拟合,表明城区居民罹患本病的高危因素是接触鼠及其污染衣物、沟田边坐卧、家里或工作场所鼠患和蚤叮咬;而农村居民的高危因素则是手足皮肤破伤、接触家鸡、沟田边坐卧和吃鼠污染食物.提示城乡居民感染本病病毒的途径有所不同,在预防工作中应予注意.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导从湖北疫区不同动物宿主分离的5株EHFV,用21个单克隆抗体经间接免疫荧光法对其抗原性进行了比较,5株EHFV均属野鼠型,但彼此间稍有差别,与国内其他省份和南朝鲜76-118等8株比较,抗原决定簇似乎要少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