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张庆  茹庆国  刘艳  赵博琛  康倩  李辉  吴清 《中草药》2016,47(9):1548-1553
目的研究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对炎症相关结直肠癌的化学预防作用。方法采用氧化偶氮甲烷/葡聚糖硫酸钠(AOM/DSS)模拟炎症相关的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将小鼠分成对照组、模型组、苦参碱组与氧化苦参碱组,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取出结直肠,统计肿瘤发生率;病理切片观察肿瘤的发生程度、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结直肠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核转录因子-κB(NF-κB)、P53和γH2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无肿瘤发生,模型组、苦参碱组与氧化苦参碱组均有肿瘤发生,但肿瘤发生程度不同。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能够降低PCNA的表达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同时降低COX-2、i NOS、NF-κB、P53与γH2AX蛋白的表达。结论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均能减缓肿瘤的发展进程,降低肿瘤的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化学预防作用;同时能对溃疡性结直肠炎进行有效干预,减缓肿瘤的发生程度甚至降低肿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旨在优化柴栀凝胶贴膏的基质配方以及评价其体外释放与透皮行为。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通过探子初黏力试验,180度剥离强度试验和胶强度试验测定凝胶贴膏的黏性指标,包括初黏力,黏接力和内聚力,确定最优基质处方。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以有效成分栀子苷为指标,研究凝胶贴膏的体外释放和经皮渗透性能。柴栀凝胶贴膏的基质配方为NP700,甘羟铝,酒石酸,甘油,PVP K90,蒸馏水(9∶0.7∶0.8∶30∶5∶30.5)。凝胶贴膏中栀子苷24 h体外释放(77.02±3.73)%,经皮渗透速率为7.25μg·cm~(-2)·h~(-1),24 h累积渗透量为(156.22±4.90)μg·cm~(-2)。最优基质处方下制备的柴栀凝胶贴膏具有良好的黏性,栀子苷体外释放符合一级方程,体外透皮接近零级方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细辛水煎液对炎症与疼痛模型小鼠的影响,探讨不同剂量细辛水煎液的抗炎镇痛作用与肾毒性作用。方法:昆明小鼠180只,分3批分别进行醋酸扭体、耳廓肿胀和热板法实验,每批60只小鼠按体质量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阳性药组(给予地塞米松1.5 mg/kg)以及细辛水煎液剂量1、2、3、4组(给药剂量分别为24、12、6、3 g/kg),每组10只,雌雄各半。对照组小鼠按20 mL/kg体积灌胃蒸馏水,其余各组小鼠给予对应药物,每日1次,连续7 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阳性药组小鼠耳廓肿胀度显著降低、扭体次数显著减少、痛阈值显著升高(P <0.01或P <0.05);细辛水煎液剂量1、2组小鼠耳廓肿胀度显著降低、扭体次数显著减少、痛阈值显著升高(P <0.01或P <0.05),细辛水煎液剂量3、4组小鼠耳廓肿胀度显著降低、痛阈值显著升高(P <0.01);细辛水煎液剂量1、2组小鼠肾组织中肾小管与集合管轻度扩张,皮髓质交界处少量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细胞肿胀,胞质疏松淡染。结论:24、12、6、3 g/kg剂量的细辛水煎液均具有显著的抗炎、...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当归挥发油结肠靶向微丸在大鼠消化道内的释放行为。方法给大鼠灌胃当归挥发油结肠靶向微丸,不同时间点处死大鼠,收集大鼠消化道内容物,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内容物中当归挥发油的指标成分藁本内酯的含量,以藁本内酯作为指标评价结肠靶向微丸在大鼠消化道内的释放行为,评价制备微丸的结肠靶向性。结果藁本内酯在大鼠消化道内容物中的线性范围为1.268~507.2 mg/L;在大鼠给药后4 h,即可在盲肠和结肠部位检测到有药物释放,而且微丸在大鼠消化道内持续释时间超过16 h,说明当归挥发油结肠靶向微丸可以在大鼠结直肠部位维持长时间的释药。结论制备的当归挥发油结肠靶向微丸有较好的结肠靶向性,可以用于后期炎症相关结直肠癌的化学预防研究中。  相似文献   
5.
该文拟探讨并比较薄荷油与薄荷醇对中药复杂成分的经皮促透作用特征规律。选择系列不同logP(油水分配系数)中药有效成分作为模型药物,即蛇床子素(logP=3.85)、川芎嗪(logP=2.34)、阿魏酸(logP=1.26)、葛根素(logP=-0.35)、京尼平苷(logP=-1.01),简化并表征中药复杂成分体系,采用体外透皮试验,对比分析薄荷油与薄荷醇的经皮促透作用特征。同时,采用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进一步比较薄荷油与薄荷醇对皮肤角质层内在分子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适宜浓度的薄荷油与薄荷醇均可促进不同logP药物成分的经皮吸收,薄荷醇作用下药物经皮促透倍数对数值与药物logP向于负线性关系,薄荷油作用趋向于呈抛物线关系,但都表现出对logP较低药物(即亲水性药物)具更佳的经皮促透效果,其作用趋势相似。红外光谱研究显示,薄荷油与薄荷醇主要通过影响角质层脂质而影响皮肤屏障功能,且作用强度相近,与体外透皮试验结果一致。可知,薄荷油与薄荷醇的体外经皮促透作用特征相似,且对角质层内在分子结构影响相同,因此,作为经皮促透剂应用条件下,可以考虑选择成分单一的薄荷醇代替组成复杂的薄荷油。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氮酮对不同亲脂性中药有效成分的经皮促透作用特征,探讨其对中药外用制剂中复杂成分的经皮促透效果。方法选择不同亲脂性中药有效成分,包括强亲脂性和强亲水性药物,即蛇床子素、川芎嗪、阿魏酸、葛根素、京尼平苷,采用体外透皮试验测定不同浓度氮酮对各药物的经皮促透吸收情况,并建立药物油水分配系数值(log Ko/w)与其对应促透倍数间的相关性。结果氮酮对不同亲脂性药物均表现出显著经皮促透作用,并呈现先随氮酮浓度增加而增强,达到一定浓度后其促透倍数开始下降的作用趋势;氮酮作用下药物log Ko/w值与促透倍数对数值呈抛物线关系,对log Ko/w值约为-0.5的药物具有最佳的经皮促透作用。结论氮酮对不同亲脂性中药有效成分均具有良好促透作用,且其促透倍数对数值与药物log Ko/w值呈抛物线关系。  相似文献   
7.
茹庆国  彭宇  马书伟  张庆  谭鹏  吴清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13):2442-2448
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当归超临界提取物丸芯,以丸芯载药量和包封率为指标,对影响载药量和包封率的多个因素进行考察,并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载药丸芯的处方进行优化,然后进行包衣工艺研究。通过体外释放研究,优选当归超临界提取物结肠定位微丸的包衣工艺及处方并评价其结肠靶向性。确定最佳的丸芯制备工艺∶3%果胶,果胶与卵磷脂比为4∶1,果胶药物比为4∶5,4%的醋酸锌溶液为交联剂,混匀温度35℃,交联温度35℃,交联时间30 min;包衣工艺∶包衣材料为尤特奇FS30D,包衣材料1.5%的柠檬酸三乙酯和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吐温-80),包衣材料1.2%的单硬脂酸甘油酯,包衣增重15%。最优工艺制备的当归超临界提取物结肠定位微丸在人工胃液中2 h几乎无释放,人工小肠液中4 h释放小于20%,人工结肠液中6 h释放大于90%,说明制备的当归超临界提取物结肠定位微丸具有良好的结肠靶向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选苦豆子提取工艺。方法建立大鼠足趾炎症模型,以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率为药理指标,并采用HPLC测定不同提取工艺苦豆子提取物中氧化苦参碱和氧化槐果碱含量,药效指标结合化学指标筛选苦豆子提取工艺。以化学成分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参数。结果所有提取物均能抑制大鼠足跖肿胀,但以醇提物能更显著地降低大鼠足跖的肿胀率(P0.05),且与其他提取物相比,醇提物中氧化槐果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均最高;药理指标和化学指标含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大鼠足跖肿胀率和化学指标含量呈负相关。正交试验结果显示,苦豆子制剂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80%乙醇,浸提时间4 h,浸提温度50℃。结论苦豆子制剂提取方法稳定、可行,有效成分含量与其药效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该文选择Ha Ca T皮肤角质形成细胞测定萜烯类经皮促透剂对皮肤活性表皮层的影响,探讨其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作用机制。选择具良好经皮促透效果的萜烯类化合物,即薄荷醇、柠檬烯、1,8-桉树脑、薄荷酮、4-萜品醇和长叶薄荷酮;采用MTT试验测定萜烯类经皮促透剂的细胞毒性,利用荧光漂白恢复技术(FRAP)考察不同萜烯类促透剂对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萜烯类促透剂对细胞膜电位的改变,同时考察了萜烯类促透剂对Ha Ca T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采用超微量Ca2+-ATP酶试剂盒测定萜烯促透剂对Ha Ca T细胞内Ca2+-ATP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常用化学促透剂氮酮,6种萜烯类促透剂均显示较低细胞毒性;所选择的萜烯类促透剂可显著增加Ha Ca T细胞膜流动性、降低细胞膜电位,同时可降低Ha Ca T细胞Ca2+-ATP酶活性和细胞内Ca2+浓度而影响细胞Ca2+平衡。因此,萜烯类促透剂可能通过改变细胞内Ca2+平衡而影响细胞膜流动性及膜电位,增加皮肤活性表皮流动性而降低皮肤屏障作用,从而利于药物的透皮吸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