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经常可能遇到一些疑难病症。所谓疑,大抵是指辨证而言。清·林佩琴在《类证治裁》指出:“司命之难也,在识证;识证之难也,在辨证。”正因为辨证方法既灵活多样,又是立法遣方的关键所在。掌握恰当,疗效往往可以立竿见影,药到病除,否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余近治一曲姓男患者,28岁,中学教师,来自安徽。患  相似文献   
2.
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所论治法,确是丰富多彩,枚不胜数,其于八法之外,还法中有法,法外有法。众所周知,立法的准确与否,是提高疗效的重要一环。《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首先提出几个立法原则:一是“治未病”。强调已病脏腑邪实相传,所胜脏腑正虚受邪的规律,立法应从整体出发。例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二是表里同病。急者先治。例如“病有急当救里救表者,何谓也?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  相似文献   
3.
走上临床,将书本知识付诸实践,这是学医的必由之路。俗谓“心中了了,指下难明”,这是说脉诊难学;又说“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这是说切脉虽似玄虚难懂,但通过临床,多实践,多切脉,识别各种不同脉象还是不难的。初上临床者,常感到学习了许多基础知识,不知具体如何应用,如何有机地将书本  相似文献   
4.
茹十眉老中医,临床、教学五十余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其诊治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例介绍于下:蒋××,男,48岁,技术人员。门诊号79—075640。病史:1978年5月间突然发热,气急,全身不适,继之两下肢、躯干部遍布针尖样红疹。经某院检查:下肢、躯干部可见小点状麻疹样皮疹,伴色素沉着,少数色泽鲜,压之不退,尤以足背、腘窝、腹股分布为多。腹股沟可及黄豆大小淋巴结数颗,无触痛。肝  相似文献   
5.
对祖国医学遗产,我们强调要继承好,贵在发扬。继承是发扬的基础,发扬是继承的目的,二者不能偏废或割裂。我体会发扬的涵义,除充分发表意见,详尽阐明道理外,还包含着创新的精神。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促进祖国医学的发展。在这一点上,汉代张仲景便是我们最好的学习榜样。他反对“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他在“勤求古训”的前提下,“博采众方”,又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创造性地完成了经典医著《伤寒杂病论》(即现存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此书的实用价值,不但被历代医家所肯定,而且被现代医学所证实,并盛行于日本等世界各国。  相似文献   
6.
医方,是历代医家在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隋书·经籍志》载:“医方者,所以除疾病,保性命之术者也。”故世谓“千金易得,一方难求”。亦有凭祖传秘方治愈某种恶疾者,所谓秘方,其实亦大多出自各种方书,只是人们见而未用,用而不总结经验,或者该书早佚,难以复见而已。早年我坐堂应诊,得见医家处方较多。有的用药杂,有的处方轻灵寡味,既非时方,又非经方,却能治疗一些疑难杂症。我常抄录下来,闲时细研推敲,始悟其方多取法于《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从此,就引起我对《千金》二书钻研的浓烈兴趣。后在内科临证时见症重濒危者,常仿《千金》诸法,或寒热并用,或攻补兼施,或开阖两顾,或  相似文献   
7.
两宋时期,由于专制王朝的统治,极力提倡儒学道教,于是宿命论的五运六气学说盛行,加以官方颁布《和剂局方》,不辨虚实寒热,按症给药,使辨证论治遭到削弱,造成医学理论停滞不前。出版方面虽有校正医书局设立,大权却掌握于医官手中,除编撰几部大型的医方总集与本草书外,对《内经》《伤寒论》等只着眼于注释,整理和补充,甚至掺入一些唯心观点的内容,形成表面上的蓬勃发展,实质上的内科理论“死水一潭”。直至金元,刘、张、李、朱四家崛起,才掀起一阵波澜。新声破沉寂,高亢入青冥。金元四家在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有所突破,把祖国医学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金匮要略》是汉·张仲景撰著的《伤寒杂病论》中有关杂病的部分。由王洙在阁馆蠹简中发现,经宋·林亿等整理校正而成。其基本论点,是在《内经》《难经》理论上发展而来,即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为基础,四诊八纲为辨证依据,强调整体观念和扶正祛邪。因书来自蠹简,残缺较多,又经后人辗转抄传,臆添妄改在所难免,如果要学深学透《金匮要略》,就必须参阅汉代前后的医学著作,因此,颇费时艰深,对初学者不相适宜。我个人体会,学习《金匮要略》不妨先从辨证论治着眼,通过临床反复探索,收获可能更大。初学者可用《医宗金鉴·金  相似文献   
9.
喻嘉言说:“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至其约。”(《医门法律·卷一》)中医书籍浩如烟海,学者欲博不易,求约更难,约而且精,则非博览群书,并有丰富的临证经验不可。清代医家如陈修园、汪昂等,虽在由博反约上做了大量工作,但修园思想尊经,论述难免偏颇,汪昂从通俗易诵出发,只可登堂,未能入室。还有一部集体编写的《医宗金鉴》,重  相似文献   
10.
早在《内经》已记载有关温病的病因病机与症状、疗法。后世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发展,直到清代才完整地形成学说体系。温病学的成就,是继《伤寒论》后提出更多热性病的刨见:如病因方面明显突出季节性,病机方面点明容易化燥伤阴,辨证则注重卫、气,营、血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