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筛选白芷总香豆素缓释片的最佳制备工艺,并进行其体外释放特性研究.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HPMC为骨架材料,体外释放速率作为评价指标进行处方筛选与优化,筛选最佳处方.结果 采用最佳工艺制备的白芷总香豆素缓释片体外释放性能较好,能持续释药12 h,质量稳定,符合缓释片设计要求.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结果真实可靠,可作为白芷总香豆素缓释制剂生产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2.
苟美玲  李玲  杨文宇 《中成药》2014,(4):789-795
目的运用虚拟筛选方法筛选出白芷的活性成分并进行硝酸甘油诱导的偏头痛药效学实验。方法将白芷中所含的20种化学成分与8个靶标进行虚拟对接,筛选出的活性成分对硝酸甘油诱导偏头痛SD大鼠进行药理验证。结果 5-羟色胺受体、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和肾上腺素-β受体显示理论活性的成分远多于其他靶标。药效学实验证明白当归素、东莨菪苷、水合氧化前胡素、欧前胡素对硝酸甘油型偏头痛大鼠有明显作用。缩短大鼠耳红消失时间和挠头次数,但对大鼠爬笼次数无明显影响。结论虚拟筛选方法为白芷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提供了分子机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胰腺导管腺癌(PDAC)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构建并内部验证Nomogram预测模型,为患者的预后评估及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从SEER数据库中筛选2004—2019年的PDAC患者信息,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基于训练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评估与癌症患者生存相关的预后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1、2、3年生存率的Nomogram模型。使用C指数、ROC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和DCA曲线评估该模型的预测能力和临床效用。结果 共筛选出31 216名PDAC患者。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性别(HR=1.06,95%CI:1.03~1.09)、年龄(HR=1.16,95%CI:1.12~1.19)、婚姻状况(HR单身或未婚=1.09,95%CI:1.04~1.14;HR离婚或丧偶=1.14,95%CI:1.10~1.19)、原发部位(HR胰体=0.88,95%CI:0.84~0.93;HR胰尾=0.93,95%CI:0.89~0.98;HR其他=0...  相似文献   
4.
目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全球第三大死因,给社会带来极大负担。本研究通过对1990—2019年间COPD死亡率进行分析,并预测其未来趋势,从而为控制COPD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于全球疾病负担(GBD 2019)数据库中获得COPD死亡数据,通过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过去30年间变化趋势,利用年龄-时期-队列(APC)模型分析三个因素的效应,并预测2020—2030年COPD标化死亡率。结果 2019年COPD中国全人群、男性、女性标化死亡率分别为65.20/10万、93.41/10万、48.41/10万,其中男性水平高于女性。在1990—2019年间,其标化死亡率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中国全人群、男性、女性可分别得到5、4、5个拐点。总体看来,中国全人群、男性、女性COPD标化死亡率在1990—2019年间分别以平均每年4.12%、3.60%和4.67%的速度下降。其下降趋势受到年龄、时期、队列三个因素共同影响(P<0.001),COPD死亡风险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随着年份增加而下降,随着出生队列年份增加而下降。中国COPD未来标化死亡率将持续下降,到2030年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